第06版:读书

谛听商帮会馆的人脉和跫声

王日根

认识古代中国,以流域为单位是较为合理的一种路径。“同饮一江水”成为唤起人们相互认同的一种重要媒介。汉江的历史悠久,且跨越陕西、湖北和河南多个省份。沿汉江居住的人口多,谋生方式也较为复杂,因为灾异、兵燹、商业活动、仕进生涯等原因,人口流动显得非常频繁,沿着汉江的各种建筑中、石刻中、其他遗存中隐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意识地搜集、保存这些濒临绝迹的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秀桦先生矢志于汉江流域历史的研究工作,2015年与张平乐老师合作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襄阳会馆》,洋洋45万言,以遗存于襄阳的会馆建筑与碑刻资料为依据,将地处汉江中游的这个经济枢纽城市的商业繁华、移民荟萃、会馆林列乃至商业精神、文化内涵都作了精彩的呈现。毫无疑问,襄阳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从《三国志》中我们了解了其独特的军事地位和战略地位,所谓“东瞰吴越,西控川陕,南蔽荆衡,北接宛洛”,与之相称的则是这里的商业便利地位,“南船北马”在这里汇聚转换,形成“七省通衢”,早在汉晋时,已成一大重镇。明清时期,南北货品更是会集于此,凡竹木、茶叶、桐油、生漆、药材、曲酒等,均在此贸易、储存、中转,包括鄂、川、豫、赣、陕、晋、皖、湘、苏、浙、闽等不同地域的商帮在这里落足、建立据点,慢慢形成规模大小不同的会馆。这些会馆既充分展示了各商帮在襄阳发展的成就,也努力彰显着各自家乡的文化特色和内在精髓。其中既有物质文化的,也有非物质文化的。建筑学家、艺术史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抱着浓厚的兴趣,挖掘其中的内涵,形成了多学科研究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张平乐、李秀桦两位先生对襄阳会馆做了全面的普查,发现共有120余处会馆,可以说是一个不菲的成绩,赢得了学界、文物保护部门一致的赞许。

如今,李秀桦、任爱国两位贤伉俪拓展视野,将目光放宽到整个汉水流域,实地察访了陕西、湖北、河南等地,搜集了100余通碑刻(铭文),将它们汇编成册,这项工作是拓荒性的,对于重建汉江航运史、汉江社会生活史、汉江社会经济史都具有重要的奠基性意义,有利于探明汉江流域商帮及其相互关系、经济纠纷及其解决、公共建设及其治理等以往较为模糊的问题,阅读这些碑刻,我们能了解各商帮纷繁的神灵信仰与情感寄托,能把握官府对商业活动的管理政策与效果,能认识行业规章的形成与行业秩序的建立等。李秀桦先生还力求将他的研究向汉江以外的秦巴山区、汉江支流延展,考察商帮发展壮大的脉络,谛听南来北往商人们的心声。

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李秀桦先生的不懈努力势必能在当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借助文博部门的支持,在树立文化自信方面做出自己不朽的功绩。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