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末

最闹热是火狮子




■ 戴新成

辛丑年春节期间,石泉老城禹王宫搭起了舞台,各文艺社团连续上演了精心准备的四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喜迎新春,但爱赶热闹的观众稀稀拉拉,而从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远在二十公里之外的后柳中坝作坊小镇和池河镇明星村每个晚上举行的火狮子表演,却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上万名观众,男女老少争相一睹火狮子的风采,给狮子烧花,一时造成停车位严重不足,道路交通十分拥挤的现象。

可能是看惯了歌舞文艺之类节目的表演,汉水之畔的石泉人对传统民俗火狮子情有独钟。据清道光《石泉县志》记载:“石泉狮舞多风彩,来年丰收又挹秀。”将其视为图腾,最火的民间舞蹈,并顶礼膜拜。

相传火狮是天中的神灵图腾,神灵下凡赐予人类神奇的力量,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辟邪、降魔的美好愿望和幸福美好的生活。火狮夜间降临,先民们就用堆火来迎接神灵。用火来烧它,才能显出威风。后来烟花爆竹产生,人们就用烟花爆竹来烧狮子。

火狮子在石泉有正规的传承,清光绪年间,老城商户郭开先,人称郭八老爷,曾主办火狮自乐社,继承人郭希斌等收徒传技数百人。到民国时期,传给后人郭从喜、孙子郭世义,解放后郭世义、郭学奎父子继承了先辈技艺,保留了火狮子传统民俗风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郭学奎又将技艺传授给城郊二里村自乐社艺人左明新、陈佑林等二十多人,2009年石泉火狮子被命名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年轻时就喜欢玩火狮子的年过七旬的陈佑新对笔者说,每年春节期间,由十几名青壮汉子头戴红头巾,两个壮汉披上狮子,大头罗汉摇婆子伴随前后,阵阵锣鼓声响,狮子上下飞动,蜿蜒翻腾,沿街头给商户居民纷纷拜年,恭喜发财,保佑平安。我们舞得满头大汗,但越舞越有劲,遇到烧花,越烧得多烧得大越喜欢,那时围观的群众都利用准备好的粗竹筒棕蔸装火药加铁沫子筑成的花筒,对着狮子随意喷放,舞狮人赤膊上阵抹满了鸡蛋清,狮皮不时地用水浇透,只见火花四溅,五颜六色,映红了夜空,绚烂多姿,我们嘴里还不断地喊叫,耍花呀,耍花呀!令人眼花缭乱。

石泉火狮子的扎制非常讲究,先用竹篾皮纸细铁丝细麻绳制作成狮子头形状,彩绘而成。狮子头有九个突出的大包,一般为绿色。再用金银线条勾画出轮廓,眼晴像铜铃,口如血盆,威风无比。狮身则用红布麻绳,捆绑成十二节脊骨,再披上蓑草苎麻棕叶精细编织而成的狮皮,与狮头连在一块。过去狮子扎制好了以后,还要送到寺庙请高僧为狮子诵经开光,民间认为只有开光后的狮子才具有灵性和威慑力。

自古以来,石泉火狮子分文耍和武耍两种。文耍,武士打扮的引狮郎手持绣球,侧翻入场,以绣球逗引狮子,模仿狮子的生活习惯,表演舔毛、搔痒、打滚、翻跳、亲昵、护幼狮等动作,来表现狮子灵巧温顺的性格,还表演测字等。武耍表演,引狮郎手持绣球,不等狮子摇摆,一个鹞子翻身,跃上狮背,进行各种翻滚动作,犹如武士和狮子的一场恶斗,来体现狮子威风八面,气大雄伟的特点。如表演跳跃、跌扑、登高、搏斗、过梅花桩、独木桥、葡萄架、摘绣球等。

火狮子在石泉民间一直有祛病消灾,祈求平安吉祥,日子红红火火的讲究。火狮出行前,班首要念经,祈祷神狮下凡赐予神奇的力量,舞狮者也要沐浴、祈祷。商会大户企业要下请帖请火狮子上门表演。夜幕降临,火狮子伴着热闹欢快的锣鼓点,挨家挨户拜年,先进堂屋巡游一周,若主人祈求儿女,班首捏住狮头顺发高声喝彩:“狮子头上九个包,来年生个胖宝宝。”十几名青壮汉子接口:“好啊!”若主人儿子上学,班首喝彩:“狮子来到贵府前,保佑公子点状元,文状元来武状元,状元门前立桅杆!”“好啊!”若小孩子易生病,就把娃娃从狮子口中递入腹中,再由狮尾送出,意为重生。主人家将串串鞭炮丢到狮子身上和脚下,狮子便在噼噼啪啪和滚滚浓烟中蹦、闯、凛、吼、踏,功夫硬是了得。耍完了主人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送进狮子口中。

火狮子不单是迎着烟花乱舞,同时还要根据主人情况出各种节目进行对应表演,集智慧勇气于一身,集舞蹈杂技于一体,极具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深受民众的喜爱,成为地方年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