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谭

传承民歌文化 沉淀时代记忆

邱德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艺术的创作与社会的变化发展密切相关,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文化创造力的民族,每遇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民众,为伟大祖国鼓与呼。而作为诗与乐高度融合的民歌艺术,就在其中。它不仅凝聚了民众生存的智慧,也沉淀了时代变迁的记忆。

《礼记·乐记》中曰:“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音乐作为中国古代治国四大法宝之一,是凝聚思想、统一民心,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之道。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先后出现了记录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表达青年男女爱慕之情的《关雎》、赞美女子英勇从戎的《木兰诗》,以及描述土家族民众生产的《龙船调》、反映民众自然比德审美的《茉莉花》、歌颂家乡美和革命精神的《沂蒙山小调》等,都是古今民众生产生活、精神情感的真实写照。旬阳民歌,即旬阳县域流传的民众之歌,是旬阳广大老百姓自己创造的精神性产物和最淳朴的艺术结晶。在千百年来旬阳民众的口口相传中,旬阳民歌形成了既有荆襄楚调,也有巴蜀川腔,既有中原晋豫之声,又有西北秦陇之风,且兼容并蓄,南北合和,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2014年11月,旬阳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旬阳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侯红艳老师的《生态之维与民歌之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旬阳民歌研究》首次从旬阳民歌产生的生态基础、音乐载体、题材类型及旬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用“生态美学”的系统理论将生态体系的整体性以及民歌艺术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用“主体间性”体现对等共存的法则研究旬阳民歌艺术生成的地理生态、社会生态基础,又根据旬阳民歌文化适应生态体系的禀赋,不断解构旬阳民歌文化自身,最终使旬阳民歌文化与它所处的生态体系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从生态美学视觉考察县域民歌,这不仅为民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是民歌研究方面的新突破、新发展。这一研究符合中华民族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的中国美学原则。

从《生态之维与民歌之美》可以看出,侯红艳老师在“立言”方面已从渐进、渐悟,走向渐成阶段。在“立功”方面为一个县域民歌传承而著书立传,体现了一代青年人“为往圣继绝学”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生态之维与民歌之美》让旬阳民歌从“过去完成时”转变为“现在进行时”,再次活跃在民众中而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音符。这对于提升旬阳县域文化软实力,推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