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谭

民歌、生态、美学的互融交辉

李春平

《生态之维与民歌之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旬阳民歌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是青年教师侯红艳的第一本学术著作,也是安康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长期担任美学课程的主讲老师,其自身的美学理论功底自然不需怀疑。但是,将美学理论植根于现实民间艺术的土壤中,去全方位地考察旬阳民歌的前生今世,是完全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的文本对接,这与单纯的美学教学是有本质区别的。在此,美学理论被作为工具使用开来,用美学这个透视镜,来窥视旬阳民歌内在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密码,是一种思接千里,心游万仞的精神劳动,需要有所创造,有所发现,由此决定了劳动本身的价值。

民歌,生态,美学,原本是三个截然不同的独立概念,在学术领域是没有直接关联的。在《生态之维与民歌之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旬阳民歌研究》一书中,作者巧妙地将三者融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本结构。民歌是研究对象,美学是研究工具,生态是民歌产生的母体,研究民歌就要追根溯源,回到母体中去。可研究思路没有这么简单,它所需要的信息体量,它的逻辑起点,它所呈现的创造力,都严峻地检视着作者的学术维度。生态美学是一门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新兴学问,是现代美学的一个分支。它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放置到美学的层面上去研究,由原来的自然科学跨越到了人文科学领域。那么,旬阳民歌对应的就是旬阳生态,旬阳民歌就是从旬阳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精神附着物,天然地打上了旬阳的地域烙印。这个烙印是文化的,民俗的本色印记,是百姓生产生活样态的生动写照。从《诗经》的记录看,早在几千年前,汉水流域就是盛产民歌的地方,紫阳民歌也好,旬阳民歌也好,都是历史文化传承的结果。从外地流传过来的民歌又经过了本土化的改造,具有了一定的地域属性。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美丽的汉水、旬河、吕河等河流切割而成的崇山峻岭,都是旬阳民歌生成和流传的土壤,旬阳民歌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收获。山水之美孕育了民歌之美,民歌之美又吟诵着山水之美,二者相互融合,在现代美学的光照下交相辉映,因此便有了《生态之维与民歌之美》的绚丽文本。

作者是关中人,对陕南文化有一种职业性的“他乡”好奇心,这也是学术驱动力产生的内在前提。从书中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看到,作者对旬阳民歌充满了激情和探究冲动,沉醉其中,辨析其里,精释其意。从宏观论述到章节把握,从分类解读到单曲鉴赏,其张驰之道,收放之术,都做到了游刃有余,层次清晰,逻辑缜密,既有文艺美学的学术支撑,又有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使文本内部得到了密实而通透的交融。对《兰草花》等婚恋民歌题材的分析,细腻而真切,让乡村记忆洋溢着爱情的美好,成为超越时空的田园牧歌。对红色歌谣的分析,紧扣旬阳红军纪念馆的革命背景展开,是战争年代的一次深情回眸。

中国民歌,无论来自哪里,都有很多共性的特质,大同小异的多,很容易类型化,比如情歌、山歌、号子,它们的故事表达方式,它们所呈现的风格与韵味,并非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那么,如何从旬阳民歌中解读出它特有的魅力?如何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歌?这对研究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侯红艳牢牢把握生态美学这个研究视点,着眼于旬阳的山川地貌和人文风情,用文艺美学和生活美学理论去解读民歌艺术美与人民生活美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共性中提取其鲜明的个性特质和审美属性,以此提高旬阳民歌在中国民歌特别是在陕南民歌中的辨识度和清晰度。

旬阳民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一种方式,是地方高校投身地方文化建设服务的具体体现,这本身就是传承和保护的一种积极行为。侯红艳在本次研究中,以充分激发旬阳民歌的艺术活力为出发点,对旬阳民歌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符合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思路和策略,从而使本书具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