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史·文讯

掌好人生航船之舵

刘松

报载,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湘潭大学九旬教授沧南的事迹。1995年,71岁的沧南离休后,主动要求到湘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有人劝他:“既然离休了,何不多休息休息?”沧南答道:“共产党人只有一个人生观,没有离退休后的第二个人生观。对老师来说,就是要把每一堂课讲好。”

人生观是支撑一个人境界格局、价值选择、前进方向的精神之源,其体现在共产党人身上,就是时时处处践行党的宗旨,勤勤恳恳为党干事,一心一意为民奉献。无论是将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作为终生追求的教师沧南,还是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干部黄文秀,抑或隐姓埋名30年、矢志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的科学家于敏……他们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人生经历也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树立和坚守为民服务的人生观,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也正是因为拥有崇高的人生观,他们历经名利诱惑、困苦折磨、生死考验仍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航船,那么人生观就是舵,坚守奋斗便是帆。校准航向把稳“舵”,持续发力扬好“帆”,才能破浪行舟,抵达成功彼岸。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做事的出发点不是为党为民,而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所以特别热衷于做短期内容易出成绩的工作,而对符合群众长远需求、但与个人晋升关系不紧密的事则躲着推着;有的党员干部工作之初能严于律己、踏实干事,但在面对挑战与挫折时,心生惧意,逐渐丧失斗志、走向懈怠;有的党员干部大半辈子都能坚守正道,临近退休时,却放松了自我要求,腐化蜕变,晚节不保……究其根源,在于忘了初心,人生观扭曲,以致碰到困难就泄气、遇到诱惑就动摇。

“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树立和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观,需要不断增强思想淬炼和实践锻炼,要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在经风雨见世面中,校准自己的“总开关”。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在前,党员干部唯有树牢正确的人生观,始终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和期盼作为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事不避难,奋勇争先,才能不负韶华、无愧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