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社区

一线情深

——社区基层防疫员掠影

通讯员 周明华

“90后宝妈”变身“抗疫战士”

“刚刚去登记从武汉回来的人,现在还有些担心……号召大家不出门不串门,可我要天天出门,家里孩子还小,万一把病毒带回来了怎么办……”

“90后”赖丹是汉滨区老城街道培新街社区工作人员,刚编辑好这段话准备发给家人,就收到社区工作群里发出“战疫情·我是党员我先行”的紧急集合哨。她顿时感到脸红,急忙删掉了这段文字。从那天起,她将刚满2周岁的孩子交给了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抗“疫”战斗中。

堵住卡口,是防止输入型感染的有效途径。她主动担负起车流人流量最大、任务量最繁重的培新东口的防控勤务,并自愿在最“不受欢迎”的夜间、饭点的班次进行值守。她还制定了详尽的卡口值班细则,排班、联系培训领岗党员和志愿者、收集整理登记表,协调处理突发问题。看到战友们打湿却不能及时更换的口罩,她将家里的口罩全部拿出来分给大家,还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了小喷壶、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为了尽快掌握小区住户尤其是外来返安人员和弱势群体的人员信息、健康状况等情况,她将几名志愿者合理细化分工,逐栋逐户逐人开展了全覆盖、地毯式的排查,只用了3天时间就排查完了住户信息。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各行各业逐渐复产复工。这些天她化是“巡逻员”,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张贴复工宣传通知,登记复工信息,排查复工人员,检查门店消杀记录,督促企业落实复工要求……

他同疫情最较真

“李姐,培新街上又有一家店复工,这是人员信息,给你。”说话的是培新街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郑冰。作为社区为数不多的男同志,从最早的人员摸排、防控知识宣传到后来的卡点值守、复工复产登记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辖区第一批武汉及湖北方向来(返)安人员信息他烂熟于心;每天又增加了多少返安人员他了若指掌;哪家门店在哪,老板哪里人他全部心中有数。

防疫开始后,郑冰把辖区广大党员动员起来,哪里任务险重就往哪里去。

健康码的运用为社区值守人员减轻了不少的工作量,但对郑冰来说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他分包的路段商户众多,要求复工门店的所有人员必须每天扫码打卡,如实填写各项信息。有一次,某奶茶店老板在打卡过程中显示为黄码,这可吓坏了不少人,郑冰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社区书记和主任,并联系片医上门为其测量体温,要求老板歇业回家休息。随后奶茶店老板专程送来十几杯奶茶希望社区人员不要这么“较真”,却被郑冰严辞拒绝,“这不光是对你负责,更是对所有居民负责。”

她们撑起疫情防控半边天

张园园身上有两个“标签”,工作中她是汉滨区培新街社区副书记,生活中她是妈妈、妻子和女儿。婆婆刚去世,还在服丧期的她知晓社区处在疫情防控关键期,便将两个孩子抛给公爹,投身到疫情防控战役中。

张园园与社区包片干部、社区医生配合,上门摸排是否有武汉返安人员,对排查登记重点人员每日电话跟踪随访;她走街串巷带着宣传音箱,循环滚动播放防疫知识;在卡点值守中,她仔细查看来往人员的车牌、通行证、体温,问清来源、去向,努力将“潜在传染因素”拒之门外;在复工复产中,她走街串巷,了解门店开业情况,重点查看“一省四市”人员,对开业人员耐心叮嘱防疫知识,劝导居民群众不随意外出,不随意聚集,持续绷紧“防控弦”。

张园园只是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女性的一个缩影。面对社区普遍存在防控人员不足、资源匮乏、人心浮动的严峻形势,所有社区女干部都是“张园园”,她们放弃了家庭团聚,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逆行”,投身“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