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话题

“熊孩子”的背后有着家长的影子

安康市高新一小 姚红梅

今天到超市买东西,在人声鼎沸的超市里还没开始挑选要购买的物品,只听到一阵尖锐的孩子哭声撕破了暖烘烘的年味,让人心里一紧。再一听,哭声里还夹杂着一个女子的厉声呵斥:“说了不买,非要买,你不知道吃糖长蛀牙吗?这孩子太不听话了。”

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经常看到,是不是你也曾经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生活中处处有矛盾,尤其是亲子之间。孩子学习磨蹭、效率低;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饭;孩子不听话、顶嘴;多孩家庭里孩子之间发生了争抢、吵闹……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出于爱与关心,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指责与不满。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令家里鸡飞狗跳,成为暴力冲突的战场。亲子间的无效沟通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令孩子感到受伤,我们感到挫败。当孩子感到气馁、紧张、难过、恐惧或者困惑时,你任何的忠告、责怪、批评、羞辱或者惩罚都无济于事。那些反应不会让孩子真正明白是怎么回事,也不能令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反而会使他们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

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但深究起来都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是冲突的主导者,也是矛盾的解决者。非暴力沟通,会让我们重新思考冲突的本质,认清冲突背后的需求,更新思维方式,改善表达,最终达成合作,解决冲突。邀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作为父母的自己有多少比例的时间在说(lao)话(dao),多少时间在听孩子说?一遍又一遍地掰开了揉碎了说给孩子听,到执行的时候却发现孩子根本就没听进去。

如果你有和孩子建立联结的意愿,那么应该怎么做呢?“非暴力沟通”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的一种沟通方式,主要是运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进行沟通,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谐相处。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来解决孩子哭闹着要吃糖果的情况:

表达自己:当我听到你说你想买糖果的时候(观察),我感到担心(感受)。因为我需要确保你的健康,我担心吃太多甜食会影响你的牙齿(需要)。现在我想,我们是否可以想一想别的方法,既能满足你想吃东西的愿望,又不会影响你的健康呢?如果你愿意的话,你能和妈妈一起想一想,有什么别的方法吗?(请求)

倾听孩子:当你听到妈妈不给你买糖果时(观察),你感到有些难过和生气,是吗?(猜测对方的感受)因为你需要妈妈的支持和爱,是吗?(猜测对方的需要)这会儿你想要妈妈抱抱你亲亲你吗?(猜测怎么能满足对方的需要)

如果这样的话,多多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非暴力沟通亲子关系,你会发现孩子一定会有巨大的变化。孩子内心的风景是大人造就的,“不听话的孩子”的背后家长们到底使了哪些不该使的、看不见的劲才变成这样的,我们需要明了。当这一切被厘清,用心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事情的真相就会浮现,生活本该有的样子就会还原,一切会清爽、简单、如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