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书

文学对脱贫攻坚的致敬

——序魏田田长篇报告文学《绿满秦巴》

钱远刚

摆脱贫困,是人类几千年的追求和梦想。而如何摆脱贫困,则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向贫困宣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经过长期持续的努力,使全国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到2020年,我国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贫困县将全部摘帽。这必将是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

安康是镶嵌在秦岭巴山腹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山区之一,是全省脱贫攻坚战场的硬骨头、主战场。安康作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探索出了许多特色亮点:

——创新开展的“支部+X+贫困户”模式、新民风建设工作得到中央领导汪洋、赵乐际同志批示肯定。

——全省扶贫扶志、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等12个现场会在安康召开。

——易地扶贫搬迁和技能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经验被中央、陕西省肯定推广。

——安康推荐的郑远元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新社区工厂”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径被评为“2017年中国改革十大案例”。

——安康获评“全国最佳金融扶贫示范市”,等等。

这些辉煌的成就,如何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魏田田,这位八0后青年作家,以这代年轻人少有的敏锐眼光和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根植时代、扎根本土,关注身边普通人的真实事件,讲述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动人故事。从陕西安康市这样一个点上拓展开,反映了新时代秦巴山区的巨变,展现了全市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热情讴歌了我们这个伟大新时代,用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表现了人们在战胜贫困的过程中命运的改变和精神的升华,用事实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报告文学《绿满秦巴》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倾注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是竭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之作。作品以安康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重要论述为主线,紧扣陕西省委省政府开展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描写了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生动感人的故事,迅速拉近读者与时代的距离,使人由衷地惊叹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惊叹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改善!惊叹安康市各级干部群众的顽强作风!

《绿满秦巴》的突出特点:一是礼赞了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形象。从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来到秦岭深处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任第一书记的于晓磊,驻村之初,就翻山越岭去拜访居住在深山里的老支书,探讨帮扶贫困户之策;从省城西安来到平利县西河镇三合村任第一书记的黄琳,在帮扶贫困户的过程里,同时完成了自身精神与情感的飞跃,和贫困户产生了亲人般的感情,离任时被三合村授予“荣誉村民”;岚皋县滔河村的帮扶干部张吉平,面对一家四口三个哑巴的贫困户金宗友,立誓做哑巴一家的代言人和亲人,并且身体力行,带领他们高山养鸡,最终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二是讲述了贫困户在易地搬迁过程中的生动故事。作品通过对搬进安置房的贫困户们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易地扶贫搬迁使“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历史壮举——平利县城关镇二道河梦幻般的美丽社区、镇坪县曾家镇如诗如画的和顺家园……一个个静静耸立在秦巴腹地的贫困户安置社区,无言地为安康市脱贫攻坚的辉煌战果作证!

写到入住安置房的贫困户的生活状态时,作者选取了几个颇有代表性的人物:入住二道河社区安置房的贫困户吴丰英,首先是鲜亮的连衣裙、漂亮的外表让作者惊讶;接着是室内与城镇居民家庭一般模样的装修和现代化家电器具让作者止不住赞叹连连;而吴丰英楼上居住楼下上班的幸福生活更是让作者感叹不已。

双杨村的贫困户鲍德珍的故事更为感人:一个背着瘫痪的丈夫在外漂泊打工多年的女人,在脱贫攻坚中被村委会接回来,安置了一分钱不掏的“交钥匙”工程住房,还为他们购置了全套生活用品。当她打开屋门时,不敢相信天下有这样的好事,用轮椅推着丈夫在屋里转着圈看,用手反复抚摸那崭新的灶具和装有排气管道的火炉,让她热泪盈眶的是:政府还在社区为她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并且给她每月2000元工资。鲍德珍说,她报答党和政府的方式就是把社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即使下班后,看到地上有个纸片也要捡起来。

三是敏锐地关注了脱贫攻坚的深层问题。贫困户脱贫之后如何稳定致富、持续发展,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作品没有回避矛盾,而是直面现实,真实再现了市委市政府为此所做的巨大努力——雨后春笋般在安康遍地开花的毛绒玩具厂和其他劳动密集型工厂在社区的兴起,不仅助力贫困户稳定就业脱贫,还改写了众多留守妇女儿童的命运史,同时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大门!新民风建设也是作者浓墨重彩表现的方面——旬阳县金寨新民风建设的星星之火如何燎原;原先的懒汉、二流子如何在道德评议里觉醒:那于夜黑风高时从“黑榜”上悄悄揭下自己的照片、立誓登上道德“红榜”的颜家余;那通过“道德评议会”由“二混子”变成“自强标兵”的柯昌全,都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四是讴歌了人民群众苦干实干改变命运的精神。在《贫困户成了村主任》一文中,作者生动地记述了贫困户沈太荣脱贫之后,无私地带领村里人揽工程、搞建筑,通过各种渠道脱贫致富,最后被大家全票当选为村长的故事。汉阴县蒲双敬老院里的贫困户们充当天使伺候临终老人的故事让读者潸然泪下。作者这样写道:他们是贫困户,但他们在汉阴县蒲双敬老院、在一群失能老人面前却充当着“天使”的角色。他们把人间最珍贵的、家人般的亲情给了失能老人,维护了生命最后的尊严。“他们是贫困户里的模范,是站在精神高地上的人。”读罢这个故事,掩卷之后,那位脸部严重烧伤、失去左手的重度残疾人龚昌凤,在敬老院里悉心伺候临终老人的情景仍在眼前浮现,而她那淳朴的话语“把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就行了”,更是具有石破天惊的力量。

五是热情颂扬了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以紫阳县双安镇闹热村返乡能人黄寿远为原型创作的紫阳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展演(陕西片区)开幕演出剧目,在西安易俗大剧院精彩上演,以独具陕南特色的清新之风唱响乡村振兴的赞歌,为脱贫攻坚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产品,并获得2019年度国家文化艺术基金,实现了安康文化史上零的突破;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托起“扶智扶志”大任;“非遗”精神与物质的转换助力脱贫攻坚,等等,作者都有忠实的记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以摧枯拉朽之势开展脱贫攻坚,而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渊源却极其复杂,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农民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青年作家有勇气驾驭这样高难度的题材,精神难能可贵,但还要在反映农村脱贫攻坚的深度和广度上多下工夫。

脱贫攻坚的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预祝《绿满秦巴》早日问世!祝安康市各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以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实际行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相约2019年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如期成功脱贫,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