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生活故事·要闻

发现坚守的力量

□ 陈力

2021年即将画上句号的时候,下了一场雪。5岁的女儿看着飘飞的雪花,手舞足蹈、蹦蹦跳跳,心情愉悦地“说诗”:“雪花一片一片落下/开满了山川/给大山穿上了白裙子/人们对大山说:/你更漂亮了/大山自己(却)说:/我看不到自己”。孩子的语言自然地从心底流出,干净、纯粹、本真,没有赋予过多的内涵,却让我陷入深思。

我们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有活力、有梦想、有荣光。每一丝温存,都显情暖融融;每一缕光芒,都会熠熠生辉。我们往往追逐艳羡光鲜、华美、盛大,却常常忽略了背后默默挺直的脊梁,没有发现坚守的力量,大家的、他人的,包括自己的。

“博士退学(再读博)、4平米小屋”“为防脱发去健身,练出8块腹肌”“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2021年,一篇篇博士论文致谢在网上热传,一次次用“血泪千行”诠释了“坚守”二字。坚守精神标高、坚守学术良知、坚守人生价值。没有经历,没有坚守,就难有喝彩。

回望平凡又不凡的2021年,面对自己的“成绩单”,无法使用“骄傲”二字,但却十足“庆幸”。庆幸自己选择了坚守,更庆幸自己在努力地发现坚守的力量。

尽管天资驽钝,但文学梦始终是我内心跃动的“小火苗”。无论工作生活再忙再累,就着一杯浓茶看一看、写一写始终是不变的习惯。“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句句铿锵,字字有力,让人听后热血沸腾。2021年,我将文学写作的重点瞄向乡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条件怎么改善,乡土始终是最厚重的基座、最熨帖的安放。春之希冀、夏之繁硕、秋之丰盈、冬之深邃,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事一情,入眼眸,进心底。《新年,心念》《乡村元宵节》《且说面食》《又是一年稻香时》《小学琐记》《记忆中的火炉》……我努力尝试着让记忆在字句中复苏、让乡愁在文本中延续。

2021年,是我在新闻宣传战线工作的第5个年头。我始终认为,身处新闻宣传战线,使命担当力重千钧,应有为时代画像的高度和格局,也应该有为人民讴歌的广度和气韵,努力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把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好声音越来越洪亮。对一篇一章,永葆敬畏之心;对一字一句,永怀虔诚之意。

尽管我没有写出华美的篇章,但仍要感谢自己熬过的长夜、思考的焦灼、坚守的努力。“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基层一线有最生动的场景、最鲜活的事实,是新闻素材集聚的“富矿”,也是创作灵感的“加油站”“好课堂”。经历过烈日骄阳、凛冽寒冬、泥泞坎坷,但只要所看、所闻、所思、所想化成一段段文字,便是最好的回馈。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每个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小确幸”,有实现自己理想与价值的舞台,体现着坚守的力量,需要新闻人的发现与捕捉。在进行宏大叙事的同时,我更多地将视角和笔墨投向平凡的普通人,发现他们身上坚守的力量。且看《三十七载为茶忙》,平利县茶叶和绞股蓝发展中心的高级农艺师刘涛,37年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和茶叶打交道,研究茶叶种植加工技术,让科技兴农、科技为农之花绽放在广袤的热土上,2021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且看《绿色茶山的“绿色声音”》,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原党支部书记、平利县新时代群众宣讲团成员罗显平坚持在蒋家坪茶山进行宣讲,有一天他宣讲了27遍之多,不停地上山下山,但年过60的他仍然保持高昂的情绪,认真对待每一遍宣讲,2021年他被中宣部办公厅表彰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平利县大贵镇百家湾村的村民汪道成。他照顾因脑梗留下后遗症的母亲,女儿正在上大学,双胞胎儿子在上初中,我原本想着,面对生活的重压,他会疲惫不堪、牢骚不少。但让人意外的是他用自己的毅力和乐观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在用心用情呵护家人的同时,他也是一个懂生活的人。家里始终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花盆里的花开得很美;房前屋后整齐的菜畦里,长满了绿油油、水灵灵的蔬菜。菜畦周围的篱笆上,围着他从网上买来的红色彩带,惹眼的彩带在风中摇曳,增添了不少生机和喜气。他在微信朋友圈写下:“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只要种下希望,相信就会收获美好!”

2021年末,西安等地的疫情又骤然紧张。越是艰难,越要向前,在全民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用责任坚守,就是中坚;用信念坚守,就有力量。坚守,为了疫情消散、山河无恙。

2022年翩然已至,曙光升腾,万物不息,“相信阳光、新鲜空气、蔬菜、水果以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踏上征途,就不畏遥远、不惧风雨,不断充实“坚守”的内涵,朝着梦想的方向,不停不息地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