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读书

灵动而厚重的巴山情怀

——读杜文涛散文集《家在巴山》有感

□ 吴应勇

我喜欢默默地欣赏他人的作品,用心去品味作品中一个个律动的文字,把阅读的感受埋在心底。当我捧读着杜文涛先生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家在巴山》时,不知不觉间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而且产生了一种想说点什么的冲动。

文涛自小受父亲的影响喜爱文学,青年时代便开始发表作品,变成铅字的第一件习作是发表在《安康日报》上的一首小诗,后来一直坚持多种文体的创作。他出的第一本书《创业巴山》是一本报告文学集,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岚皋的一代人抢抓机遇,大胆改革的创业者,他们大多是卓有成效的企业家。后来又出了《巴山深处》,写的是岚皋和各地的景观,是一本对自然观察和思考的散文集。而新出的这本散文集《家在巴山》是作者的第三本文集,其内容则要丰富得多,有寄情山水,感悟人生的思考,有平凡百姓的普通生活,有对乡村风景的伫足和欣赏,有对岚皋历史文化名人的回望与疏理,有对家族祖先的追忆和寻访,有编纂地方文化书籍后的前言与后记……

文涛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党政部门工作,曾先后在旅游、文化部门任职。他深谙文旅融合的力道,非常关注地方文化方面的工作,先后牵头编辑出版了十多部表现岚皋历史文化、民情风俗、民间歌谣、自然风光、历史传说等方面的书籍并为之书写序跋,修复了周氏武学馆和双丰桥禁赌碑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拍摄了推介岚皋旅游资源的多部电视散文专题片和风光电视片,研究岚皋巴文化与岚皋杜氏家规并推介至国家层面,丰富了岚皋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为岚皋文化和旅游做了大量的工作,增强了文化软实力。

2015年底文涛因年龄退居二线以后,他潜心于文学创作,先后有近百篇作品跻身《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中国艺术报》《陕西日报》《延河》等报刊,加入了中国作协。他还应邀编辑出版了《岚皋古树名木谱》和《岚皋历史文化丛书》系列地方专著,为岚皋留下了重要文化产品。

从文涛三部连续写巴山的作品集可以看出,他的文风发生了一些转变。以前他的作品主要是讴歌时代,写现实中的人和事,写眼前的景和物,作品中充满了激情和梦想。而在这部作品中,增加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寻与辑索,对历史文化的归纳和探究,对家族祖先的寻根和访祖。一间老屋、一通石碑、一座山寨、一座古墓、一段古文、一房宗谱、一则家训,他都不遗余力地追根求源,更显出一种文人的执着和从容。他整理地方家规家训,寻访先贤遗文,探究先祖荣耀,也追寻自己的家族和先人,终结了很多以讹传讹的错误甚至是上了县志的失误,也让很多流传的故事正本清源,回归到了事物的真实。

岚皋是巴山北坡一个深山小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给人的印象自然是荒蛮偏僻,原始落后,就像一些作品中的穷山恶水,永远是沟壑纵横,荒凉寂寥。但在文涛笔下的岚皋却是别有洞天,春暖花开的梨树垭、稻花飘香的桂花村、风景如画的天池村、岚雾弥漫的全胜寨、林木遮蔽的小溪、层林尽染的巴山,温柔浪漫的岚河……美丽而质朴,悠然而安祥,清秀而辽阔,让人沉醉,令人神往。

作家多年深耕地域文化研究。大脚才女杜继燕、散文方家杜继安、学富五车的谢氏三进士、流芳百年的杜氏家规……有的被老辈人口口相传,有的谱牒被悬吊房梁以防老鼠啃食,有的载记压入箱底早已受潮发霉,有的文字塞入墙缝已不知去向。他们的后人或道听途说,或张冠李戴,或闻所未闻,从没有认真的考证,偶有想法也有心无力。文涛下河南走湖北,逾长江上北京,穿蜀道奔四川,溯汉江驰汉中,进图书馆,查志书,寻家谱,访乡贤,朝遗址,抄碑铭,澄清了口碑的传说,补全了史料的缺遗,最终让这些地方历史文化名人和他们的作品,传说中的历史事件,庋藏尘封的家乘家规,模棱两可的时间节点,清晰地跃然纸上,让今天的人们感触到了历史的鲜活与芬芳,古老与神秘。

《或恐是同乡》是集中文字最长的一篇作品,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篇作品。作家以文化散文的式样,以后学同乡的视角,探索记述了一位即将沉入历史的地方文人、史籍名人祝垲及其相关故事。散文以百余年后作家远涉北京大学图书馆寻得作者遗著《体微斋遗编》入题,回望历史烟云,探求祝垲生活遗迹及脚印,探访祝垲相关传说故事,寻求并解读祝垲著作为线索,力图以现场的触动、细节式的追忆、昨天与今天的对眸,尊重情感的力量,保持对认知世界的敏感与疼痛,以史写实,以事传情,真诚地写出了作者的感知与敬畏,是作家以文学的方式对地方文化的又一次叩问与实践。正如著名作家朱鸿在《家在巴山》序言中谈到的那样:杜文涛应该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作家,进退适宜,行止不失规矩,作品多选择可以反映家国之情和贤士之德的题材,并表现出温柔敦厚的诗教,其思想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面对亲人和祖先,文涛倾注了更多的笔墨。被抓壮丁而不知所终的爷爷,几经磨难而不改初心的父亲,勤俭持家的婆婆,温柔敦厚的母亲,作品中无不流露出深情厚谊。可以想像,他在写作这些文字时一定心情复杂,或激动,或欣喜,或感慨,或悲愤,或平和,每一种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还有作家和兄弟一路追寻祖先根脉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执着,更显示出了作者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家国情怀,一种强大的人文力量。

散文是一种自由度颇大的文体,在从容和平淡中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或闲适,或激昂,或清丽,或淡远,而在文涛的散文中,似乎都能感受到这种情愫。这种根系于家乡的炽情,这种对文化和历史的执着追求,在岚河、在巴山、在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一景中,他的所爱之情在笔端飘然溢出,信步而行。他对家乡巴山这种天然的爱,不是出于功利,也无动笔目的,只为心灵的慰藉,精神的托寄。

如果说这本散文集再放开一些,空灵一些,会更好。正如朱鸿老师在《家在巴山》序中所言:“不过文章放荡,并非不可。”但我知道他是一个谨慎而守规矩的人,有敬畏和中正之心,在这方面他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文集第四辑“序跋记言”中缀续的书稿先后跨度数年,前后映现出了不同文风,这好像已经诠释出了他自我的认知和自我的忖想。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散文也一样要直面现实,拓展题材,深入思考,同时在文字和艺术方面进行探究和升华。文涛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尝试,他对文章的分布与筑构,以及对思想性和艺术境界的融合,生发了十分积极的探索,也使得文字表现得厚重中不乏动感,更加深刻,更加立体,更耐赏析。而像这种在创作中不断创新的探索,必然会获得双倍的丰收。

文字灵动,情绪宁静,平和中有感悟,从容中有哲理。这就是《家在巴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