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要闻

分甘共苦出平衡

记者 朱洁 通讯员 邹斌

每周3次有护士带领做保健操、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定期有医生电话回访……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这已然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也成为了医护人员和患者间的日常默契。

作为我市综合医院唯一独立设置的治疗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专业学科,内分泌科始终保持前进的姿态,将患者健康放在首位,在分甘共苦的同时,追求精益求精,促进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双提升,在科室内形成了规范的诊疗方案,“调”出平衡,“调”出健康,也“调”出最佳的身体状态。

在科室主任张晓军的带领下,内分泌科2015年被安康市卫健委授予市级内分泌科医学重点专科培育单位,先后被确定为中国医师协会住院患者血糖培训管理实践基地、陕西省糖尿病防治健康窗口单位、国家慢性创面管理建设单位。

“当医生,不仅要会治病,还要教会预防”

将时间拉回到2010年,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内分泌科正式从肾脏内科分离出来,成立“糖尿病院”。内分泌科主任张晓军说,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系统,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被打破,这就造成内分泌失调,会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有人说,我们内分泌科是‘万能科室’,其他科室找不出病因的复杂疾病,一般都会推荐到内分泌科来看。”在张晓军看来,内分泌科从头管到脚,涉及病种属于所有内科系统最多最复杂、会诊也属于全院最多的科室。在考验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彰显着“内分泌人”的态度。

多年来,如何让患者学会科学地管理自己的身体、让群众学会有效地预防疾病,是团队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实践证明,这种互动是有效的,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当医生,不能光看病,还要教会其预防。”张晓军认为,糖尿病的预防比治疗更具有意义,为此,科室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推进。“两个病区分别都有一个患者教育室,每天对住院病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宣讲,每两个月在医院面向社会和出院病人开展健康大讲堂,给‘糖友’和有相关需求的人提供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知识。”为了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给更多需要的人,科室还牵头成立了安康“糖友”专属的“糖友群”和“筑巢甜蜜之家”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关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用药、饮食控制等方面的技巧,便于“糖友”学习和预防。

“把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充分的结合在一起,让病人找到自我健康的方法和手段。”记者看到,在“糖友群”里共计有300余名“糖友”,大家相互分享着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常识,病人在群里提问,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解答疑问。在互相分享、一问一答的过程中,紧紧地将医护人员和患者拴在一起,微信群的作用也不仅是工作需要,而且也架起了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信心支撑。

张晓军从1990年进入中心医院从事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疗工作,至今已经30年。他说,他所接触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达标率都相对较低,而且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是一个常见普通的疾病,基本医院都能看,但要想为病人做正确的诊断、治疗,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还是有所欠缺。”正是基于这种担忧,张晓军要求科室主动走出去,不定期进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宣讲。张晓军还走进各县开展甲状腺疾病等诊疗技术讲座,副主任裴先锋每周一到社区上专家门诊,将三级医院技术向基层医院辐射,副主任陈鹤鸣到各县医院开展糖尿病足诊断治疗专题讲座,尽最大能力提升基层的诊疗水平,为患者谋福利。

“互相尊重、信任,对诊断起决定性因素”

“回去要随时监测血糖,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给患者诊断完毕,内分泌科副主任裴先锋又从办公室追了出来反复向病人叮嘱注意事项。裴先锋告诉记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严格执行医嘱很重要,可很多患者做不到这一点,有时医护人员需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叮嘱,才能使患者配合治疗。

对于患者,裴先锋要求其他医护人员也要拿出最大的耐心去对待病人。“病人住在病房,病友之间也会有一些小摩擦,我们护士就会主动去调和解决。对于没有床位的危重病人,我们就会和普通病人及居住在城区的病人协调,保证危重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治疗。”进入内分泌科工作24年以来,裴先锋始终秉承“人敬人高”的理念,他认为只有充分尊重患者,才能让患者放下心理防线,为后续配合治疗“开好头”。

“对病人尊重,这是作为医生的一个基本要求。不管来的病人也好,陌生人也好,首先对他们要保持一个平等的状态、互相尊重的状态。只有尊重他们,他们才会信任你。”裴先锋说,互相尊重、信任,对诊断起着决定性因素。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患者才能放下警惕,如实地告知自己的状态,包括一些难以开口的病情,医生拿出最契合的治疗方案,让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回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遇到的一个病人,裴先锋还记忆犹新。来自汉滨区共进乡的张静入院时情况危急,经过3天2夜的守护,终于抢救过来了,但由于家庭贫困没有钱,不得不中断治疗。裴先锋了解情况后,帮张静垫付了治疗费用,让其继续接受治疗。两年后,张静主动找到裴先锋,将其垫付的医疗费还给了他。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深深地影响着裴先锋的行医路。

在裴先锋心里,每一个人的病情或轻或重,但每个人的分量在他心里却是一致,秉承着这样“一杆秤”,裴先锋在从医路上治病救人,他相信,所有医生的善意都会成为患者抗病路上温暖的光。

“治愈一个病患,拯救一个家庭”

糖尿病足病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因为足部下肢血管神经病变、感染引起足部溃疡和组织破坏,会引起严重的组织缺损,其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

“糖尿病足病不是单纯的足部溃疡的问题,是全身内科疾病基础上一个局部的疾病,治疗复杂,既要兼顾糖尿病全身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治疗,还要进行足部溃疡促愈治疗。”从2015年开始,内分泌科副主任陈鹤鸣开始牵头联合手足外科、感染科、血管外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开展MDT诊疗。

MDT是一种创新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通过近5年的临床实践,又将其进行不断优化,建立了内分泌科“一站式”的诊疗活动。“糖尿病病人既有外科的问题,还有内科的问题,需要综合治疗,病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要来回奔走于不同科室。”陈鹤鸣告诉记者,现在将病人放在内分泌科,根据病人情况、不同阶段、诊疗需求,所有专家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序列化协作诊疗,避免了病人来回往返于不同科室,可在内分泌科完成一站式诊疗服务,实现了就诊“最多跑一次”,减小了病人看病难的痛苦。

经过各科室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不断探索创新,多学科协作在糖尿病足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达到了提高病人救治率,降低致残率、致死率,保肢的目的。诊疗理念做到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同步,真正让病人在“家门口”享受到先进理念带来的医疗救治。截至目前,共计诊治了400余例糖尿病足病人。

在陈鹤鸣看来,MDT的核心在于人文关怀,给患者希望,不忘“治愈一个病患,拯救一个家庭”初心。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一般周期在1至3个月的时间,平均花费大概在3万元以上,病人常伴有其他方面的疾病,死亡率较高,给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医护人员也承受着巨大压力。“日复一日,虽然过程很辛苦,付出也很多,但看见病人逐渐康复,辛苦一点,也都值得。”陈鹤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