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育

赏识——为学生撑起一片自信天空

李锦存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分为两种: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

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在这两年的教学中,我渐渐发现: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因此,我想结合自己的一点工作心得来谈谈进行赏识教学的方法和效果。

首先,谈谈我在日常教学中怎样利用赏识教学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自我心理暗示赏识。教育心理学指出,一个人的自信一部分来自他的成功、别人的认可与赞赏,还有很大一部分源于自我的心理暗示。许多学生在回答问题、参加活动时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即自我暗示:我不行。这种自卑心理暗示会使原本优秀的学生失去自信,越来越沉默,更加不敢尝试表现自己。所以我在每节课的开始,只要觉得学生情绪低落,我就会要求全班学生进行如下自我暗示,“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能行,我一定行!”用激情与自我暗示打开一堂充满着激情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意识就会增强,而自卑的学生,也会自信满满。

第二,赏识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体现为:激励性的评价语言、鼓励的眼神、充满理解与爱心式的引导、体贴关心的动作与话语等。一个班的学生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对于那些发言积极大胆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多鼓励多表扬,但同时也要多劝勉,要求这些学生争取更大的进步。对于那些自卑胆小、从来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怀着一颗赏识之心,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每一次小进步,多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你真的很棒”“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等等。在教师种种充满关心与爱心的话语中,自卑的学生必然能够渐渐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课堂主动参与性。

第三,赏识人格,尊重学生。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要予以肯定、赞赏,当不尽如人意时也要加以鼓励。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我是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贯彻赏识教学理念的。

第一,赏识构思。指导写作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构思,对于那些构思新颖、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而对于其他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指点迷津式的拓宽视野和启迪思维。

第二,赏识修改。指导修改,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原生态的作文,这是一个去糟存精的过程。我要求学生在誊抄之前尽量先找我修改,此时,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写作意图,结合学生的写作意愿,做出赏识性的指导。从题材、语言、修辞、结构等方面给予鼓励,尽量发现学生习作里面的优点,多赏识,多激励;委婉地提出意见,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优化作文质量。

第三,赏识评改。学生的每篇稚嫩习作里面必定有闪光点,教师在评改时候要慧眼独具,要理解学生的心情,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即使是提出修改意见也应该用赏识、激励的原则去点拨学生。评改赏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符号赏识。我最常用的赏识符号是画波浪、画圈圈。如果发现作文里有好的词句、字词、好段,就情不自禁地画上美丽的波浪线,并且打上重重的感叹号,附加简短的话语,会增强他们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班级范读。对学生写得好的段落、字词、片段,教师应该要熟知于心,选择适当时候,比如:一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课间讲故事、作文评改课各种机会,充分进行表扬和肯定。批语赏识。给予学生独特的鼓励性语言:“从你的作文里老师看见了你的善良”“你的语言真美,相信你一定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要委婉指出,不可以板着脸孔一味指责。打分赏识。在学生心目中,分数高就代表着更多的自信和肯定,所以,教师在打分的时候,以鼓励为主,放宽标准,宽打分数。

第四,竞赛、发表赏识。教师应该尽量利用校园征文竞赛、校园广播站投稿、校园展板、大规模的作文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同时对获奖的学生及其作文充分肯定并表扬,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赏识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加油呐喊,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感受中,把这种外在的激励化为内在的发展动力,并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