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秦巴·旅忆

一碗烩面片 烩了三十年


■ 吴 苏

从安康到石泉的高速上,一行人惦记着烩面片的滋味,便中途下车直奔涧池镇的康裕二街。听同行的老师说,这巷子口的“陈氏烩面片”最是滋味一绝,每次外出只要经过涧池,就必定寻香而来,一碗滚烫鲜香的烩面片下肚,躁动不安的五脏庙被安抚妥帖,遂精神舒展,可以在打个饱嗝之余安心前往下一程了。

烩面片在涧池镇的发源甚早,流传甚广的说法还是因涧池镇地处月河川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贸易往来的重镇,商贾云集之地自然而然催生了餐馆饭店的诞生,在农忙时节,当地人为了节省时间,便将地方烹饪习俗与面片菜蔬两相结合,形成了烩面片最初的模样。后经陈根华先生改良,遂有了流传至今的统一材料配方。

我们到店的时候,掌勺人刘加余正忙着拾掇各类菜蔬。等候烩面片上桌的间隙,我特意跑到厨房去看了看,洁白的面团被拉成条状整齐地码在盘中,一小条面胚就是一碗的量。待水烧开,厨师手指翻飞间面胚就被拉扯成了厚薄均匀的面片,飞进开水锅中与各种菜蔬彼此翻滚,滋味渐渐交融。无需过多的调料,一撮盐、几滴醋、一勺赤红鲜亮的油泼辣椒,便可激发出食材原本的味道。起锅时再稍许勾一点薄芡,清亮的汤汁倏然间就凝厚了许多,它使原本不相干的面与粉、肉与菜在小小的碗中有了筋骨上的缠绵,食客在唇齿触碰间能尝到鲜香后的隽永余味。

在涧池镇,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烩面片,其做法也都大同小异,有讲究点的就在汤头上稍微下些功夫,将新鲜的筒子骨或者老母鸡煨成一锅高汤底,再进行二次烩制。不过这样的做法凸显出的就是汤的味道了,面片和菜蔬反倒成为配角。在我们埋首于碗筷吃得满头大汗的间隙,刘加余告诉我,他家从80年代开始做烩面片时,便一直坚持只用清水来烩,手揉面胚,肉丸子也只选市场上三肥七瘦的精肉自己剁,其他搭配的小菜,则都是当地农户自种自销的时令菜,唯一的准则就是颜色要丰富、营养需均衡。木耳黑、豆腐黄、青菜绿、番茄红、面片白……色彩上的明暗搭配带来视觉的享受,肉丸的加入则为原本寡淡的面片带来更为丰腴的口感。

在我以往的认知里,一直以为汉阴人是不爱吃面的,这里多种水稻,麦苗都很少看到,又哪有多余的面粉供人在厨房里发挥巧思呢。没成想广袤月河川道边的涧池镇,却将一碗烩面片做到了极致。不过细细思量便也能明白过来,正因为面粉难得,所以当地人才如此大费周章、精心对待,挑选出各种得宜的佐料来配它。

在食物的世界里,从来都是有人只管做,有人只管吃。每一个冒着热气的早上,刘加余都会站在灶台边,拍拍柔软的面团,为新鲜的蔬菜抖净一身的水珠,等待着熟悉的街坊四邻或慕名而来的饕客坐定下来,听到一声“老板,来碗烩面片”他便会迅速按照从父亲那里接过来的老手艺,在一揪一烩间,将沉淀了三十年的老味道端到食客面前。这份对滋味的传承与坚守,造就了涧池烩面片的始终如一。

而今,涧池烩面片已是陕西名小吃,汉阴籍的歌唱家和企业家姚立森先生更是将涧池烩面片带到了遥远的东南亚,受到了国际友人的喜爱。热气氤氲间,一碗既简单又复杂的烩面片就在味蕾的传递间完成了年轮的替换。它跟随着每一双思乡的脚步,将涧池的味道、家的味道,于不同的空间中复刻下来,这香味一飘,便让人恍然觉得,似从今夕回到了八十年代的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