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担保激发市场主体动能 服务加力安康追赶超越

——写在安康担保成立十五周年之际


  □ 康安成 冯文康



  赵俊民市长调研指导安康担保工作。



  市政府为8个县区分公司集中授牌。






近年来,我市加快“后发赶超”步伐,一大批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成为全市追赶超越“加速度”的新引擎。“安康担保”自诞生之日起,肩负着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和“三农”提供融资担保,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十五年来,安康担保注册资本从成立初期的2000万元增至15.15亿元;累计为2615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45.51亿元;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200亿元注入实体经济;通过特色产业企业扶贫,累计带动超过3万个贫困户家庭,1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步脱贫……为我市限时脱贫摘帽、经济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大关、年度考核实现“四连优”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沙成塔,铸就“安康担保”品牌

2005年春,经市政府同意,由市县区财政部门发起,联合民营资本组建的安康担保挂牌运营。安康担保的组建,是我市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大举措,以“打造西北地区融资担保行业领跑者”为定位,以“搭建银企之桥,使天下没有难做的融资,助力中小微企业效能腾飞”为使命,以“培植财源促财政增收、破解瓶颈为政府分忧、融通资金解企业困境、银企合作保金融安全”为己任,肩负着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和“三农”提供融资担保,助推我市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奋力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重要使命。

十五年来,从“襁褓”到“成人”铸就了“安康担保”的市场品牌和信誉。通过十次增资扩股,安康担保注册资本增至15.15亿元,资产总额达19.06亿元,累计实现利税4.05亿元,为2615户企业,4452个项目提供贷款担保245.51亿元,在保企业427户,在保余额38.1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200亿元,企业新增经营收入288亿元,新增利税26亿元,新增就业超过4万个,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安康担保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201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助力脱贫攻坚优秀国有企业”和“优秀融资担保公司”,连续9年获得市政府通报表彰;2019年在中国担保高峰论坛上,创新实施的“生猪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和“合力扶贫发展模式”被评为全国“三农”类优秀产品,并在担保行业推广。

聚焦主业,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康担保始终坚持政策性定位,以服务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和“三农”为侧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聚焦主责主业,切实降费让利,强化风控意识,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全力服务我市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高质量发展,政策性红利加速释放。

“降费用”服务经济发展。本着“以支定收、保本运行”原则,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小微及“三农”主体担保费率降至1%,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小微及"三农"主体担保费率降至1.5%,均免收保证金和评审费,累计降费优惠担保费用1262万元,免收及退还保证金和评审费达1.4亿元;“无缝续贷”业务间接为企业节约成本超过1亿元;探索200万元以下项目免除反担保措施;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达2.4亿元,切实为企业减负,支持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严格按照中省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整改清单,逐项逐条落实,构建亲清新型担商关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深化银担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和质量,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推动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防风险”强化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了担保企业七级分类管理、或有资产核算管理、七类风险准备金及穷尽追索等风险管控工作机制。市县区财政建立了风险代偿补偿专项资金,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面对经济下行,按照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的思路,坚持一企一策,协调各方力量帮助困难企业渡难关。对于救助无望的企业及时代偿,推进资产处置重组,降低了银行贷款不良率,推动安康存贷比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有效改善了信用环境。

“敢担当”主动抗击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支持我市疫情防控企业正常运转、在保企业复工复产,安康担保出台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开辟绿色快速审批通道,适当降低担保条件,增加授信额度,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2020年1季度,累计为151户企业,178个项目提供担保贷款11794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0%,其中涉及疫情防控企业28户,担保贷款金额2.46亿元,为我市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锐意进取,捧着“金字招牌”走在全省前列

安康担保作为全省首批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成员单位和安康唯一一家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近年来围绕构建具有安康特色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总目标,多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担保实力持续增强,设立13家县域分公司,在全省率先实现分公司全覆盖,新型政银担业务量排名全省前列,成为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样板。

“市带县”做大担保实力。充分发挥市县区“抱团”优势,成功创建安康为“全国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省级增资奖励资金,多渠道多方式,落实增资任务,全力做大安康担保实力,通过十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从成立初期的2000万元增至15.15亿元。力争2020年注册资本增至20亿元,安康担保服务能力将得到更大提升。

“建机制”推进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县区“人地两熟”优势,创新实施市县区合作,吸纳县区投资入股,安康担保设立工作部开展业务,2011年实现了担保业务县域全覆盖。2014年开展了探索设立分公司的试点工作,2016年、2017年安康高新分公司、西安分公司相继设立,2019年底依托县区股东设立了11家分公司,在陕西省率先实现了县区分公司全覆盖。市县合作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管理机制,为财政撬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趟出了全新路径,成为全省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排头兵。

“抓机遇”加强业务合作。安康担保陆续与20余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与省再担保公司签订了《新型政银担业务合作协议》,成为陕西省首批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成员单位。加强衔接协调,与邮储银行、农业银行、长安银行、安康农商行、旬阳农商行、石泉农商行签订《银担风险分担合作协议》,落实银行承担20%风险责任,在全省率先建立“资源共享、风险共管、优势互补、多利互赢”的新型“政银担”合作关系。2019年安康担保新增融资担保业务、新型政银担业务、比例再担保业务、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业务全省名列前茅。 

开拓创新,多元扶贫模式屡建奇功

安康担保在实践中,创新实施了“生猪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合力扶贫发展模式”“市县合作联动模式”“开发性金融“四台一会”“支持返乡创业模式”“担商合作模式”五大模式,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优势,助力我市脱贫攻坚。在2019年“中国担保高峰论坛”上,“生猪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和“合力扶贫发展模式”被评为全国“三农”类优秀产品,在担保行业推广。

生猪产业联盟模式:引导安康生猪养殖产业链企业,依托产业龙头,技术互助、资源共享、融资互保,组建产业联盟,打造融资链,争取开发性金融政策和其他商业银行融资支持,破解制约生猪产业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瓶颈”,有力支持了安康生猪产业优势企业乃至推动整个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合力扶贫发展模式:联合有关部门设立“苏陕扶贫协作融资担保基金”,探索出针对性极强的融资担保创新产品,通过注入产业引导资金方式,让扶贫资金与企业产业发展更好地联结,扶持安康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推动陕煤集团出资5000万元设立汉阴县扶贫基金,按“五五”比例分担风险,发挥产业扶贫优势,引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实现稳步增收脱贫。

安康担保发挥平台“凝聚”“撬动”“撮合”作用,多渠道引导金融活水和社会资本注入产业扶贫实体,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增收、代种代养等方式,累计带动超过3万个贫困户家庭,10万贫困人口实现稳步脱贫。

党建引领,强根铸魂突出政治建设

安康担保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根”与“魂”,充分发挥市属国企政治优势,不断完善组织构架,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组织党员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坚定理想信仰,牢记初心使命,矢志建功新时代、干出新业绩。

“设支部”筑牢战斗堡垒。成立公司党支部,落实支部书记、总经理“一肩挑”,按照组织程序配备专职副书记、支委委员,完善支部架构,成立党群工作部,全面负责党建工作。完善共青团、工会、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群团履职尽责、多方协调配合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党建+担保”特色品牌彰显,安康担保党支部成功创建标准化党支部。

“强学习”夯实思想基石。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强根筑魂国企兴”活动,完善“三重一大”“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党建工作思想基石,推进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

“抓关键”推进廉政建设。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主体责任,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建立廉政监督制度,切实将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到实处。突出抓好“关键少数”作用,加强廉洁警示教育,通过开展专题培训、观看教育警示片、参观教育警示基地等,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廉洁从业。

展望未来,奋进新时代再谱新华章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安康担保将深入贯彻中省市相关政策,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发展战略,继续完善具有安康特色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深化银担合作,做大担保实力,积极稳妥推进安康担保集团化发展,为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续乡村振兴,我市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奋力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发展贡献新力量、再谱新华章。

“促转型”推进集团化发展。围绕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目标,制定统一的业务政策、操作流程,银担合作模式,构建风险控制、人才引进培养体系,完善市县镇村(社区)业务联系人机制,完善“市带县”发展模式,逐步将运行成熟的分公司转变为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主营1000万元以下政策性担保业务,积极稳妥推进企业集团化发展。

“再发力”做大业务规模。做好项目库建设,通过“主动营销+推荐录入”等模式,密切对接中省创新业务,与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加强衔接沟通,互相推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切实扩大业务面。加快非融担保业务发展,力争业务量占比达到40%以上。围绕小微加快科技金融融合,开展“线上+线下”业务模式,全力推进银担合作,落实银行承担20%风险责任,实现分公司与县级金融机构独立开展担保业务,努力实现担保业务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80亿元。

“惠小微”提升担保覆盖率。以“担保服务社区行”为载体,推动村组社区产业与龙头企业对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业联盟发展模式,严格落实小微企业服务支持计划,将担保业务向社区、村镇延伸,构建起惠及“支农支小”网格化服务体系,力争村组社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切实降低企业获贷难度,提升担保业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