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史·文讯

安康沿革史话

方 琛

第三集 金州之殇

横空浊浪万钧威,千年城郭一时摧。

忍看文华付东流,金州一去不复回。

自西魏废帝(元钦)三年因越河川道出麸金改东梁州为金州(治西城县)至明万历十一年(554~1583),华夏大地的战争与和平、毁灭与建设、天灾与人祸无不为金州镌刻着深深的烙印,写下波澜壮阔的史篇。

金州的第一项壮举是迁城。原西城故城在汉江北岸,汉江在今汉白公路一带。随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汉江逐渐向北改道,不断向故城脚下推进。北周天和四年(569)西城县更名吉安县,这年吉安县城(原西城县址)迁于汉水南岸——即安康老城。隋朝大业三年(607)撤州复设西城郡,辖西城、金川(吉安更名)、安康(宁都,今石泉)、丰利、洵阳县。时黄土县(旬阳蜀河)划归上津(湖广上津郡),西城郡辖区与今安康地区大略相同。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共设十五道,金州初为山南道,后为山南东道。经裁并,金州领西城、平利、洵阳、安康(757年改名汉阴)、石泉五县。

北宋初年,将全国十五道改称十五路,南宋疆域缩小,辖境仅有十七路,时金州属京西南路。淳化五年(994)置京西路安康郡(金州),金州领西城、安康(今之汉阴)、平利、洵阳、石泉五县。

宋元世祖至元(1264~1294)年间,金州降为散州,撤销附郭西城县,将平利、洵阳、汉阴、石泉的县级建置降为巡检司。金州领平利、洵阳、汉阴、石泉四巡检司。此时白河县亦复归金州。

明洪武四年(1371)守御所指挥李琛始建砖城。成化八年(1472)置白河堡,1476年巡抚都御使原杰置白河县,先属湖广郧阳府,后改属金州。至此,金州领五县。1477年以金州兼属郧阳巡抚。正德七年(1512)分汉阴及州西南地置紫阳县。嘉靖年间(1522~1566)分守关南道自商州移驻金州(时汉中、安康、商洛属关南道)。1560年,石泉、汉阴划归汉中府,金州仅领四县:洵阳、白河、平利、紫阳。

金州时期,在军事方面,南北朝宋、梁与西魏在此发生多次争夺战;唐末至五代十国,唐与前蜀、后唐与后蜀,也曾争战不息;到南宋,陕南成为抗金、拒羌的战略要地,军队云集,战事频繁,战争规模很大。公元935年6月,后唐金州防御使马全节悉散家财,激励将士,出奇兵拒战,以死相拼,经多日激战,后蜀兵无法攻下金州城,只得退去,金州得保。

王彦,上党(山西)人,北宋抗金名将。绍兴三年(1133)正月,金兀术入侵金州,其部将撤离喝率军驰至旬阳。金州知州王彦退保石泉县。金人入均州、金州,王彦退兵至西乡。二月,金人攻饶风关,王彦与吴玠拒战。宋军不支,溃败,王彦收余兵奔达州。五月,王彦遣兵至汉阴县,击败伪齐帝刘豫部,恢复金州。时金州处军事要冲,多年仍为宋有,赖王彦文治武功,人民千秋祭祀。

人文底蕴深厚,兴建文庙、双溪寺,推出以“古洞仙踪”为代表的金州八景等古建筑;编纂《创修兴安府志》和紫阳、旬阳、汉阴、石泉县志;涌现白居易、姚合、陆游、鲁得之、刘宇、陈师道等名人大师及其作品,成为安康人文的伟大奠基。

漫长的金州时代先后产生过许多蜚声九州的杰出人物。佛界高僧

怀让(677~744),金州人。唐垂拱二年(686),到荆州玉泉寺,拜宏景禅师出家。唐先天二年(713)往南岳般若观音台,弘扬慧能学说,开南岳一系,世称“南岳怀让”。怀让一生忠实继承慧能衣钵,主张“心性本静,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强调“以无念为宗”和“心即是佛”,自称“顿悟法门”,又叫“顿门”,其宗旨“净心、自悟”四字。修行方法简便,僧徒众多,成为中国佛教禅宗正统。他和行思两人先后分出禅宗五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其中以南岳怀让门下的临济宗流传时间长,影响大。晚唐和宋代传入朝鲜、日本。怀让圆寂,葬于南岳,唐敬宗李湛赠谥号大慧禅师。

刘致忠,河南延津人,万历十年(1582)任关南道,驻守金州。刘致忠到任即兴礼劝学,平徭薄赋,除强禁奸。次年仲夏,淫雨如注,汉水暴涨。刘致忠于城外备舟筏,城内苫筑加固堤防,封严东北两门,仍难以抗拒,洪水越堤数丈灌城。郡府属官催促逃水,他说:“与民宜属一体,如去,民其鱼矣!”留城指挥抢险,乘筏、越树、攀房,一昼夜后方由善水者救出。眷属五人死于水难。水退,即筹资筑新城于赵台山下,又增高加固万春、长春二堤。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归家途中无舟车代步,惟一子携药囊陪送,客死南阳。众于新城立刘公祠,春秋享祀。

凡是清正廉洁、心系社稷的良臣,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金州特产许多已驰名海内外。自唐代始,紫阳毛尖作为贡品已进京入朝。安康土漆在明代著名医药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漆树,人多种之,以金州(安康)者为佳。”故世称“金漆”。特别是平利的“牛王漆”、岚皋的“大木漆”作为朝廷贡品而闻名于世。

万历十一年(1583) 四月,雹如鸡卵,猛雨数日。二十三日,汉水涨溢,大水冒州城丈余,全城淹没,溺5000余人,全家淹死无殓者甚多。史载明嘉庆年间(1566)金州有人丁2.41万口(含汉阴),那么城市人口应该不足万人,也就是说溺亡人口过半。这场大水毁了一座城,也终结了一个时代,留下“金州之殇”的惨痛记忆。

尽管金州时代以“灭顶之灾”告终,但千年金州所开创的历史文化高峰依然光耀史册。金州文化高峰具有以下三个显著标志:以白居易、陆游、方千、姚合、陈师道、鲁得之等的不朽作品为代表的辉煌文学成就;以禅宗高僧怀让为代表的经典宗教文化,奠定了安康佛、道两教在地方乃至全国的崇高地位;以金州知州郑福创修《金州志》为代表的官修地方史册开先河之作,引导各县编修方志蔚然成风。

(连载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