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特刊

王武菊:从职业经理到职业农民


通讯员 王勍

王武菊出生于1973年,是汉滨区五里镇药树垭村人。1995年,王武菊大学毕业在深圳发展多年,2017年底在回乡探亲的过程中,了解到家乡因经济落后被评定为贫困村,看着过去生机勃勃的庄稼地因为青壮年外出务工己撂荒多年,荆棘丛生,她感到十分可惜,随即萌生了回到家乡做点实事的想法。

经过多次考察论证、慎重筛选,王武菊成立了安康盘龙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最终选择安康市重点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魔芋”作为发展方向。没有任何种植经验的王武菊像一个愣头青年一样,一头扎在茫茫的山林里,经过近2个月的选址,终于选出适合魔芋种植的土地。土地虽然选好了,但要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看似简单,实属不易,农户各人想法不同,有的宁可闲置、杂草丛生,也不愿让流转,这给王武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她天生的倔强性格促使她必须要达到目标,于是她和农户交心谈心,和村委会沟通交流,组织村民会议说出自己的规划蓝图,终于和农户达成共识,流转土地1000余亩。

土地的事解决了,随即而来又面临新的困难——土地复耕。因面积大,土地撂荒20余年,地里树木已成林,人工复耕不现实,于是王武菊又开始组织资金购买挖掘机、旋耕机、三轮车等设备,开始了复耕之旅。

4个月后土地整理完毕,王武菊又开始实施新的任务,引种、种植,飞到云南选种、调种。但是,经过长途运输的日晒雨淋及遮捂,第一年从云南调回的60吨种芋,到基地虽然表皮看似完好,但内里已经腐变,而当时请的一个土专家告诉她,这个种子经过高锰酸钾浸泡消毒,生石灰裹种,不会有任何影响,于是,从未做过农活的王武菊把这些种芋请工人按其方法消毒后,种在了这片精心整理的土地上,结果当年的出苗率连30%不到,加上人工成本,第一年损失近150万元左右,工人看到如此惨烈的出苗率,干活的劲头也倍受打击。王武菊一直鼓励工人,但其实她心里也很焦急,那是辛苦未得回报的失落和难过,而她也深知“将可乐而不可忧”道理,唯有坚持,才能给自己信心,给工人希望。

2019年,王武菊继续着她的坚持,选择本地的花魔芋进行改良补种,同时选择了安康农科所研发的抗病菌强的安魔128的品种做试种,从病虫害的管护到施肥除草,从播种到发芽,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魔芋成长,天干雨涝都让她整宿无法睡眠,当看到满地郁郁葱葱的芽苗,她总算是有了些许欣慰。可谁曾想,到收获季节时,持续的雨季又给了她重重的一击。魔芋喜湿怕涝怕旱,但魔芋成熟倒杆后,大量的雨水灌入造成魔芋大面积被浸泡腐烂,损失相当惨烈。而安魔128的新品种出奇地挺过了这一自然灾害,当时试种的50斤最终收获了600斤,这让她的梦想又继续绽放着希望。

2020年,因安魔128的良好表现,这一年王武菊开始大面积种植此新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迎来了稳产稳收的好收成。花魔芋也适应了地域,形成了稳定的种源。到2020年底,盘龙山生态农业已建成标准化魔芋产业园区800余亩(其中花魔芋600余亩、抗病菌强的安魔128种芋200余亩),附带建设休闲农业体验园200余亩(含葡萄园、无花果体验园、李子园、茶园垂钓、民宿休闲步道等)。经过几年的努力,农场经营逐渐步入持续发展轨道,年收获商品芋及种芋200吨左右,实现销售收入150余万元,其他休闲观光等体验收入近20万元。

从职业经理转变为职业农民,虽然苦了很多、累了很多,但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王武菊坚持在日晒雨淋的田间地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她始终铭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把“农民富,则乡村富;农民强,则集体强”作为自己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走公司与农民共同发展之路,力求把家乡建设成幸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