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特刊

一缕茶香入梦来

通讯员 刘全军

缤纷夏初,万物竞绿,一派勃勃生机。笔者前往陕西隆浒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访省劳动模范、制茶技术能手王能香。公司位于紫阳县红椿镇尚坝村,史志记载,这个地方旧时是西北茶客集散地,每到茶季,茶客雇请当地脚力将收购的大部分茶叶运至西乡,再转运至十八里铺及南郑。当年“背佬二”长吁吼叫的“报路歌”和古道情肠悠远的马铃声已远去,俱进的岁月在绿水青山中放歌时代画卷。

公司负责人李隆浒引领我们去了车间外,隔着透明的窗户,观看生产过程。李隆浒指着一位穿着工装的女工介绍说:“她就是王能香,正在萎凋机边工作。”王能香微笑着向我们招了下手,便专心投入工作了,只见她不时捧起嫩绿叶芽仔细观察、闻嗅,神情专注而又虔诚。

王能香今年42岁,朴实无华,轻声细语,一脸微笑。进入公司10年来,她勤恳好学,刻苦钻研,用心做茶,玩转手艺,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远近闻名的制茶能手。一缕茶香照亮青春梦想,由传统家庭妇女转型为技术能人,走出了自己的坦途。2019年5月,王能香被公司推荐参加陕西省手工制茶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并被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2022年4月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小的时候,王能香就对茶多了一份感情和依赖。家里种有5亩茶园,茶叶收入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父亲是个茶把式,昼夜制茶很辛苦,她便跟着一起打下手学做茶。王能香说:“我最开始学做手工茶是跟父亲学的,辛苦得很,父亲怕我吃不了苦,不想让我学,我偏要学。”她心里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懂茶、 制茶的人,把父亲的手艺传承下去。从那以后,村上每年举办茶叶技术培训活动,她都积极参加现场学习,日积月累,掌握了初级制茶技术,不但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还到周边茶厂去做零工挣钱。结婚后,与丈夫外出务工,始终放不下当一名制茶工人的梦想。家乡是茶乡,茶叶产业是“绿色财富”,守着青山绿水,靠勤劳一定能把日子过好。

2013年,王能香被隆浒原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招聘为工人,人生际遇由此改变。“进入公司,算是入了行。我很珍惜这份工作,觉得做梦一样,下定决心一定要踏实工作,学习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产业工人。”王能香由衷地说。进入公司,她起早贪黑,埋头苦干,很快进入角色,成为公司内外一把好手,平时悉心做好后勤服务,还要分季节到茶园基地搞好茶园管理。公司所在地周边有6个产茶大村,共有生态有机茶园15000亩,户均茶园面积达3亩以上,茶农居住分散,茶园管理量大面广。

她深入农户,虚心向茶农学习茶园管理经验,一有空闲就在手机上观看县内专门录制的茶园管理技术指导视频,遇到难题,就通过微信向县茶叶发展中心技术人员请教,一点一滴习得真本领。她定期到田间地头,独当一面开展有机茶园种植、修剪、施肥、除草等现场技术培训会50余场次,结合实际编写培训资料开展实用技术讲座20场,发放茶园管理技术资料20000余份。

只要她一进村,村民们就高兴地喊叫:“王幺妹来了,茶园又热闹了。”一年一度的春茶采摘季是茶山最闹腾忙碌的时节,采茶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每到采摘季节,王能香带领团队吃住在村上,指导鲜叶收购,严把原料等级质量关,强力推行科学采茶和分级采茶,从采茶、分级环节增收提效。2021年,茶农的鲜叶收入亩均达到5000元以上,有机茶园最高亩产突破10000元,公司总收入实现2000万元。茶园风光好,茶农幸福长,王能香笑呵呵地说:“每年的采摘季,虽然辛苦,但心里快乐,看到茶农出售鲜叶挣了钱,他们高兴我也高兴。”

做一名制茶工匠,让茶香沁润人生,是王能香的梦想。2017年她参加了紫阳县职业茶农和手工制茶培训班,系统学习茶叶种植、加工、管理等专业技术,结业时被评为优秀学员。她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向县内茶叶技术传家请教,一年四季,一天到晚,一门心思研究怎么制出好茶,每天工作在12个小时以上,再苦再累,只要能学到技术、制出好茶,心里都是乐滋滋的。天道酬勤,10年的磨砺,终于熟练掌握了传统手工制茶与机械化制茶技术,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在荣光面前,她不骄不躁,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既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主动承担公司手工制茶培训,帮助青年工人提高制茶技术,在厂内搭建“手工茶坊”车间,与制茶工人一起切磋技艺,开展“斗茶”比拼,不但每年在公司开展5场以上手工制茶比赛活动,还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县内外手工茶大赛,以赛促培,提高工艺水平,提高茶叶品质,助力产品市场拓展,2012年以来,公司出品“郁禧园”牌紫阳毛尖和紫阳富硒红茶连续三年荣获“国饮杯”“中茶杯”一等奖,2017年亚太茗茶大赛中荣获金奖,富硒茶饮品由此契机香飘世界。

说到制茶的感悟,王能香说,制茶的心境和品茶时的心境是一样的,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心静下来,让茶性与心性相通,才能做出好茶。谈起今后的打算,她依然一脸微笑地说:“我还是原来的我,不断地学习,努力地工作,才是正路。茶文化是茶的魂,以后要沉下心来补习茶文化这门高深的课,尤其要了解地方茶文化,让自己的心路更加宽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