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末

安康茶飘香丝绸之路

王晓群

我国西北市场一向是销售边茶的重要市场。边茶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喜欢煮饮的一种紧压茶,多在新疆、甘肃、宁夏的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人口中销售,还有相当一部分销往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外蒙、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这种紧压茶原料是一种较粗的茶叶,为了运输和保管方便把它紧压成块。

边茶始于明代,清代最为发达。中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和一些西亚国家多为游牧民族,气候干燥,又多食奶肉, 茶具有清油渍、降脂、清热、解毒等功效。饮茶则成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每天必须饮用,生活已经离不开茶,这让“以茶治边”的策略成为可能。边茶贸易对政府也有诸多好处:既可以控制茶的销售以加强边疆管理;又可以茶易马,以充军资;再者以茶易货以资国用。所以,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边茶贸易。

1853年太平军打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产茶地湖广、江西等地沦为战区,茶路受阻,西北市场茶叶断货。一时间西北茶叶吃紧,市场上出现“有钱难买半斤茶”的恐慌,西北的茶务走进了死胡同。而产区茶叶无人购买,江南至西北的茶叶产销脱钩。茶农受挫,产量锐减,也导致茶农毁茶园、改种其他作物。就在这时,既能出产好茶,紧连西北,社会秩序又相对平稳,远离战火的陕南从国内产茶地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的亮点。加上历史的原因,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有饮用紫阳茶(陕青茶)的习惯,并一直视紫阳茶为珍品,紫阳茶进入西北茶商视线。战争混乱,茶叶销售中断,让紫阳茶迅速崛起,一举挺进西北市场,这极大地提高了紫阳茶在西北地区的销售地位和影响力。

1862年,大规模的陕甘回民起义爆发,南方通西北茶路中断。许多茶商不是被杀就是逃亡,幸存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南方茶叶由无法进入西北市场,转为不敢进入西北市场。能够进入西北的只有就近的紫阳,形成“一茶独秀大西北”的局面。

西安是西北茶叶的中转站、汇集地,常年销售茶叶多达万吨,除了向西北市场销售外,北部的内外蒙古和国外的茶商也都汇集西安。需求量大的西安市场,让品质上等的紫阳茶、四川茶一度成为市场新宠。

紫阳饮茶、种茶历史可追溯到上古巴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最早记录茶叶产地的地方之一,古称陕南茶,即秦岭山南的茶。大唐王朝将山南茶叶作为金州(今安康)“土贡”,献给皇帝。紫阳是山南茶的主要产区,其外形如梭似毫,汤香茶靓,清香四溢,风味独特。因产量和运送条件等多因素影响,山南茶一直处于自种自饮的封闭式销售状况,没有大的产量,也没有其他销售途径。只有部分茶叶销售到西北地区,很受当地喜爱。

回民起义失败后,战争的后遗症让西北地区茶市一直萎靡不振,茶商望而生畏。受交通运输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官府只能在西北内部调配,也只有紫阳茶能够进入西安,再进入西北市场。

西北茶市也出现了茶引“无人承课”的局面。清政府的茶税无法保证。所征课税只好一再延缓,截至1872年,拖欠课银达40余万两。

面对如此残局,1875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着手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以票代引,严格税收制,每票一张,每引50,共2000千克,领引商人由兰州道备案,茶商在陕甘要有房地产,并有取保。每票征税258两白银,初领时先交100两,茶运到兰州入库时再交158两,完税后茶商可自由运销。二是豁免历来积课,调动茶商积极性。三是整顿旧商,加立新商,建立稳定的茶商队伍。左宗棠认识到仅靠原有的茶商无法满足运茶需求,便在当地培养了一些新的茶商。四是减轻茶商负担,鼓励运销。左宗棠认为茶商运茶至甘肃,计程千里脚价之重,非水路可比,若照章抽厘,则茶商成本未免过重,请有关督抚允准茶商经过时茶厘酌抽二,其余八成以各省在积欠甘肃购银中分年划扣。这一措施既解决了西北饷银问题,又减轻了茶商负担,效果很好。

紫阳茶就在这两场战争的间隙里,抓住了西北市场机遇,迅速发展起来。以青茶为主打,走高端创品牌,同时推出大量砖茶产品走市场。沿着子午古道,源源不断地扩大西安市场,挺进大西北。陕南优质茶叶的主产区在紫阳县至汉阴漩涡、汉阳,石泉喜河、熨斗,西乡县的茶镇也恰巧在子午古道南口,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这一带优先发展的重要优势。为了扩大茶叶的运输量,左宗棠下令修复子午古道,从关中长安县的子午峪通沣峪,翻越茫茫秦岭,再通宁陕广货街、江口、泰山庙,到石泉池河镇,与西汉王莾修通的完全一致。到了池河,就连上了汉水航运,由池河镇的汉江莲花码头,下通紫阳、安康,上连西乡茶镇等地,进一步扩大关中与陕南的茶叶贸易往来。

在这条古道上还可进行盐茶互往,即把南部的紫阳茶运送到关中,再把北面的大青盐运到陕南的汉水流域,改善陕南千年吃川盐,长瘿疾(俗称瘿瓜瓜)的历史。西安城南的盐店街、宁陕江口的盐店街、汉阴县城的盐店街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因盐茶交换而产生。

但落后的种植方式和加工技术,让紫阳茶的产量十分有限,供不应求。继而,紫阳周边一些地方的茶叶大量涌入紫阳,打着紫阳茶的旗号进入子午古道。先是川茶,川东地区的茶叶从川陕大通道任河入陕,经紫阳中转,再进入子午古道。安康城的茶商和船商抓住这一机遇,在川茶入陕的必经之路——紫阳县瓦房店建商号设驿栈,中转川茶,并把川茶整理包装后变为紫阳茶。

同处陕南的汉中地区,茶叶品质与紫阳茶基本一致,也开始了茶叶的种植和交易,汉中茶沿着新子午道和谠洛道进入关中,再走向西北。地处大巴山的鄂西地区,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土壤、气候与陕南一致,同在汉水沿线,是历史上的茶叶种植区域,也打着紫阳茶的旗号发展茶叶产业。鄂西茶在陕西省旬阳县蜀河古镇聚集,通过库谷古道进入关中市场。

运送茶叶的道路也不再是单一的子午古道,增加了谠洛道、库谷道。随着种植区域的扩大,紫阳茶也不再是紫阳县的专属,而成为陕南茶及巴山茶的代称。此时,陕青茶由此而产生了。陕青茶的基础在紫阳,基地在陕南,用的是陕西字号,产区范围包括大巴山一带川东和鄂西北地区。

回商(即伊斯兰商人)在陕青茶的贸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走南闯北,有着经商从贸的传统。回商把陕青茶贩运到古丝绸之路,再进而深入大西北,创造了陕青茶的历史辉煌。同时,他们参与和见证了陕南由传统的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发展过程,在长期的贸易交往中,他们扎根于陕南,并在茶叶贸易重镇的宁陕江口、石泉池河、汉阴汉阳、紫阳瓦房店、西乡茶镇、安康恒口、旬阳县蜀河等地开设商铺,带动陕南贸易往来,融入陕南商业文明。

回商改变了陕南传统的贸易经营方式,不断开拓大西北市场,而且还把茶叶销售到域外。到了宣统年间,西北“茶务日盛”。1875年至1938年的64年间,兰州共发茶票23次,票额14905张,运茶44810吨,平均每年700多吨,这其中一半是由陕青茶实现的。

安康回民景长贵与河南回民张祥成在安康创办“双穗村”茶行,取“二人同心、开花结穗”之意。双穗村的茶叶加工十分讲究,经过精心加工的茶叶按质量分成不同等级,有以节令定名的春分、清明、谷雨等;有以茶形定名的雀白毫、毛尖、细蔓子、二蔓子等,茶叶包装形式多种多样,如用细蔑编制的竹篓,分一斤、两斤、五斤等,有底有盖,盖上还加有印刷美观的“双穗村”商标;也有用白皮纸包装的,加上大红标签,看起来美观大方。就这样,“双穗村”每天零售百斤以上,全年销售量达到十万斤以上。销售在西北、川甘等地,还销售到汉水沿线的老河口以远区域。

社会的演变发展,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兴起,影响和改变着传统运输方式和茶叶成本构成,国内茶叶市场也在悄然中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依靠人工翻越秦岭去关中、再去西北的陕青茶渐渐失去市场的竞争优势。交通便利的江南茶叶,伴随着滚滚车轮又逐渐入驻西北市场。陕青茶慢慢地在西北市场消失。

1942年国民党统治西北,控制西北茶市,西北茶市走向衰退,茶商纷纷歇业。繁忙的陕南茶路也淡出西北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