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大观

巨 变

——紫阳县脱贫攻坚纪事

■ 曾德强

评优树模民风淳

紫阳县还深入开展“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诚信先进个人”“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致富标兵”和“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人们见贤思齐、比学赶超。

紫阳县洄水镇团堡村黄金瑞办的养猪场,被2014年一场瘟疫袭击得一地鸡毛,200多头猪全部死亡,欠下近50万元外债,不得不外出打工。

2018年初,在外务工的黄金瑞找到驻村扶贫工作队,要求把他家评为贫困户。工作队长、镇人大主席罗勇耐心地给他做工作:“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你们家里有公职人员,是不能进入贫困户系统的。”但是,不管怎么解释,黄金瑞执拗地认为:“我家欠账多,穷得媳妇都离婚了,某某比我家经济条件好就是贫困户呢,我怎么不能当?”镇村两级得不到解决,他还多次到县、市两级上访。

罗勇和工作队员在与黄金瑞交流中了解到,黄金瑞想进入贫困户的目的,是想在发展产业上得到支持。村上茶叶、中药材种植和渔业养殖搞得风生水起,黄金瑞因为养猪时的欠债没还,被银行拉进黑名单,无法获得信贷支持。得知黄金瑞有种植香菇的想法,工作队以身边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为例鼓励他奋发图强,并承诺全力以赴支持他。工作队的态度给了他信心。“争当贫困户,是因为心里不平衡,我知道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符合新民风精神嘛,我一个堂堂男子汉也不能让别人在背后指指戳戳!”黄金瑞放弃了当贫困户的念头,决定一门心思搞产业。

不懂种植技术,村党支部书记钟雅带着他到城关镇楠木村香菇种植企业学习。没有启动资金,钟雅以个人名义担保,赊下3.5万元的菌种;村互助资金协会向他借款1万元。没有种植场地,邻居孙福芝将半亩平地让他无偿使用。

黄金瑞的香菇种植就这样五凑六合地闹腾起来了,当年10月底拉回8000袋菌种。最麻烦的活儿就是给菌种注水,不但劳动强度大,还会把水溅在身上。“那几天,从早到晚身上没一点不是湿透了的,但是我感到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无论如何我都要把香菇种好。”黄金瑞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刚满一个月,香菇就开始采收了,肥厚的香菇拿到市场,就被抢购一空。到2019年2月中旬,黄金瑞采收了两茬香菇,实现销售收入3万余元。全部采收完毕,实现纯利润2万元以上。

昔日难缠上访户,今朝产业带头人。黄金瑞香菇获得丰收,新女友看到他这么有志气、有能力,与他喜结良缘。

新民风建设,美了乡风、淳了民风。

2019年,紫阳县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人荣登“陕西好人榜”,100户家庭荣获陕西省“五好家庭”称号,800余人荣获“脱贫攻坚自强标兵”称号。

2020年,全县选树表彰各类先进典型650余人,其中:命名表彰市级文明社区3个,县级文明单位35个,县级文明社区5个,1人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2人荣登“陕西好人”榜,5名青年被评为“安康好青年”,18人荣获“紫阳县劳动模范”,17人荣获“紫阳县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个个身边榜样如同一颗颗钻石,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为农村广大群众树立了社会价值风向标,影响带动着紫阳人民自立自强、勤劳致富、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和谐。

风起云涌而又润物无声的新民风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尚诚、重孝、倡俭、践勤、崇和”的价值理念,补齐了脱贫攻坚的“精神短板”。贫困的紫阳乡村不仅有了光鲜的“面子”,而且有了厚实的“里子”。

第十章 “亲戚”助力

《增广贤文》曰:“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今世道变了,穷在深山有远亲。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紫阳县众多贫困户迎来了“亲戚”,却有很多从未谋面。他们是专门来攀穷亲的。其中有中央、省、市单位帮扶紫阳的干部,有来自江苏常州的干部和爱心人士.....

用情用力,同心同向。一个个“亲戚”走进了穷乡僻壤,一双双温暖的手握住了贫困户,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扶人员的大爱。他们除了嘘寒问暖,还捐款捐物给项目、扶志扶智送技术,不图任何回报,只求贫困户早日脱贫、贫困村早日退出。

对于一场彪炳史册的大决战来说,他们是顾全大局的友军,是积极策应的侧翼,是慷慨驰援的后勤。如果没有他们的助力,紫阳县脱贫攻坚战很难获得全面胜利。

上级帮扶单位,情洒“穷亲”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的五年中,共有中、省、市52家单位87名干部到紫阳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其中中央直属单位1个、省直属单位22个、市直属单位29个,帮扶48个贫困村,与众多贫困户“结亲”。既有干部长期驻扎,又有领导经常慰问加油、同志们助阵给力。他们用实际行动把真情洒向茶乡大地,唱响一曲曲动人的扶贫之歌。

为了充分凝聚攻坚合力,县上成立中、省、市挂职干部联系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中央、省、市单位在紫阳县挂职干部信息库”,县政府定期组织对接交流活动,安排挂职干部每年体检、学习培训等,加强与中、省、市帮扶单位及挂职干部的密切联系,做好与挂职干部的联络、服务、保障等工作。先后印发《加强中央、省、市在紫阳县扶贫挂职干部联系服务工作方案》《关于明确紫阳县脱贫攻坚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工作职责的通知》《紫阳县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帮扶工作管理考核办法》《关于明确紫阳县脱贫攻坚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工作职责的通知》《关于动员全县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通知》等文件,不断推动与中、省、市单位的深度合作,扩大帮扶成果。

1.建行,不愧为“中字号”

在紫阳县定点扶贫的中央单位是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建行在定点帮扶紫阳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从党建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和公益扶贫等方面入手,多角度、多维度探索扶贫新模式,有力助推了紫阳脱贫进程。特别是在金融、电商扶贫方面,通过创新推出特色信贷产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开辟“善融商务”绿色通道,帮助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为山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建行经过实地走访贫困户、与相关企业座谈,明确通过建行“善融商务”作为平台为紫阳县各类特色产品搭建销售渠道的工作思路,确定“建行善融+地方政府+地方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定点扶贫模式,推进土特产品网上销售。

2016年,建行“善融商务”与紫阳三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起策划了“青春洋芋”项目,以高于市场0.3元的价格向紫阳县17个乡镇的贫困户收购自种土豆,建行派驻干部帮扶,并给予电商推广支持。被低估的富硒土豆价值回归了,“小土豆”掀起“大浪潮”。

在推动紫阳富硒茶销售上,通过“半亩茶园”项目的实施,实现茶企、贫困人口与建行精准对接,提升紫阳富硒茶的知名度,降低了茶叶的物流成本,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建行与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接,向其推荐紫阳县优质农特产品,2017年成功推荐紫阳县成为该频道“双十一”电商扶贫活动中4个参加现场直播的贫困县之一,借助央视强势推介,紫阳富硒茶销售额超过1300万元,创历史新高。

为帮助紫阳农特产品打开销路,2018年春节前夕,建行组织紫阳县内企业创新出一款建行特供的“紫阳年货大礼包”产品。产品包含土豆、魔芋、粉丝在内的各类紫阳特色农产品。同时,建行还利用海外机构平台资源和客户资源,扩大地方特色产品销售,将紫阳县生产的毛绒玩具、茶叶等产品推广至马来西亚当地最大的超市,搭建起中马扶贫贸易桥梁。

对于紫阳县“飞地经济”园区和富硒生态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新建,建行充分利用金融专业知识在可研报告、立项论证等多方面提供融智服务,创新性利用扶贫差异化政策设计申报方案。建行驻紫阳县扶贫工作组全力推进项目贷款申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同时协助园区公司完善融资申报资料,积极争取贷款利率下浮和担保费率优惠。2018年8月,紫阳县园区发展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一期项目1.5亿元长期扶贫贷款成功落地,贷款期限为16年,贷款利率下浮5%。

建行还“一条龙”式的帮扶包联的高桥镇权河村。捐资实施党群服务中心、村路灯照明、生活垃圾智能处理站和通村公路建设等项目,建立香椿、阳和姜种植基地,通过惠农富硒贷等金融产品,支持紫阳县山野食品有限公司在权和村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厂,并在APP善融商务平台扩大宣传力度,与其他子行内外联动,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到底是家大业大力量大,建行对紫阳县的帮扶不愧为“中字号”。紫阳人民记得他们的深厚情谊和巨大付出!

2.省直单位,不遗余力

从2012年起,由陕西省科技厅牵头,省安全厅、中科院西安分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中国启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7家单位组成省级扶贫团,在紫阳县开展扶贫工作,每个单位包联一个贫困村。

随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省上选派到紫阳定点扶贫单位逐年增加。2017年新增西安美院、中国能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公司2家帮扶单位;2018年新增省科技交流中心、陕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省科技情报研究院、省航空工业管理局、省文联、省作家协会、省侨联、省法官法警教育培训中心、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大唐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省红十字会、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有限公司13家帮扶单位;2019年新增铁塔陕西分公司,西安工程大学2家帮扶单位,新增西安市未央区、航空基地对口帮扶市区。截至2019年底,共有22家省级单位包抓紫阳县21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10个),选派定点挂职副县长1人,派驻驻村工作队员31人(其中第一书记4人),共筹集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

作为省级驻紫阳县扶贫团的牵头单位,省科技厅定期召开扶贫团联席会议。通过联席会议,传达和学习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交流工作经验,协调解决问题。既牵头抓总,又率先垂范。在帮扶城关镇双坪村过程中,积极探索创建“支部+科技示范+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发挥科技示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村支部的组织引导和服务,把扶贫的政策、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无缝对接到贫困户家中。针对双坪村缺乏金钱橘种植技术的问题,向茶农橘农推广茶橘园水肥一体化技术,使茶叶和橘子效益增长了一倍。成立合作社免费给养殖户提供鸡苗,聘请专家手把手教老百姓养殖技术,初步建成以“一站两园三基地”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为了发挥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2018年,省科技厅先后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茶产业技术服务团、生物农药产业服务团到紫阳,围绕茶、魔芋、中药材、金钱橘等特色产业,开展为期三年的产业技术帮扶,在产业规划、项目编报、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服务,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其他省级扶贫帮扶单位将驻村扶贫与部门单位工作同计划、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并通过实施水电路、文教卫、广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定点村实实在在的帮扶。

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包抓焕古镇苗溪村,重点在申报科技扶贫项目,建立现代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下功夫,以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引进和示范推广,培育科技扶贫示范点,以点带面,以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包抓东木镇燎原村,投入资金240余万帮助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帮助村上成立6个合作社,带领村集体合作社创收150万元,用实际行动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从繁华都市来到偏远的深度贫困村,从光鲜亮丽的工程师变身为浑身汗水泥土的驻村第一书记的李挺,用满腔真情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驻村伊始,燎原村的贫穷与闭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因为没有可实现迅速增收的产业,他带领工作队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动员群众养蜂、种植果树、改造茶园、改建茶叶加工厂,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土特产,把村里的山货变成了炙手可热的俏货。他争取资金为村里建桥修路,为村小学捐赠图书和电教设备,购买投影设备给群众播放教育影片,把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传授给村民,带领群众搅活了“一池春水”,砸碎了贫穷枷锁。

省红十字会包抓瓦庙镇新华村,采取红十字会“生计金”模式,在新华村中药合作社投入24万元,支持贫困户参股,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捐赠紫阳县红十字会65万元物资,充实爱心超市物资,带动新民风建设。

省安全厅包抓汉王镇汉城村,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包抓城关镇大力滩村,省法官法警教育培训中心包抓高滩镇百坝村。通过他们引进项目资金,支持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

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包抓焕古镇金塘村,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包抓焕古镇松河村。通过“消费扶贫”的形式,购买茶叶、食用菌、木耳等农产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省文联包抓高滩镇白鹤村,省作协包抓毛坝镇染沟村。他们积极发挥单位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分别开展“脱贫攻坚老区行”“到人民中去”文化助力脱贫攻坚惠民义演等系列活动,丰富贫困群众精神生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西安市未央区和西安航空基地成立专项帮扶组,组织扶贫干部多次赴紫阳县调研,先后向紫阳县提供帮扶资金800万元,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进行产业帮扶,打出产业合作、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宣传推介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帮扶工作的“组合拳”。2019年,双方共交流互访10次。航空基地帮扶组注重生活、就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帮扶工作,加强劳务需求信息对接和就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新型劳务协作机制,以就业促脱贫、促增收、促发展。组织开展“爱心起飞·筑梦成长”爱心助学活动,向学校师生捐赠图书、学习用品、体育器材及航空飞机模型等教学用具。

这些省直单位攀上紫阳这个“穷亲戚”后,除派驻精干人员驻村帮扶外,还给钱、捐物、献智、出力、倾情......可谓真心实意、不遗余力、各显身手、战绩显赫!

(连载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