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龙王镇:家门口的增收路

通讯员 陈阳军

杜鹃声声啼,布谷催耕种。

往年的这个时候,宁陕县龙王镇东沟村村民田许成只能待在家里,一边种地,一边照顾残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孙子。顾家、打工,总是很难兼顾,他只能暗自兴叹。

然而这个春天,村里建立了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号召大家改种鲜食玉米,即采即卖,村里还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有固定收入,这让田许成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东沟村属于典型的山陵地带,土地资源贫瘠、产业单一,土地利用率低,种植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为改变现状,近年来东沟村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农民由传统种植模式向科学高效农业转变,引进市场主体,推行“订单化”农业生产,在企业的带动下举全村之力发展天麻和鲜食玉米两项产业。闲置资源得到盘活,山林经济焕发活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取得明显成效。

有了产业支撑,一些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就有了一条“家门口的增收路”,田许成便是受益者之一。

而在前几年,田许成家还是条件很差的贫困户。妻子为一级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儿子老实巴交,也是轻度残疾。田许成无法外出务工,找不到挣钱门路,还要带着幼小的孙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以前辛辛苦苦种植的玉米,除开种子、化肥之外,收入微薄,收成时要是再赶上野猪折腾,基本上就白种了。去年村里让试种鲜食玉米,我也参与了,不到一亩地就卖了2400多块钱,忙是忙点,可收入高啊,干活都有劲头!”田许成放下手中的锄头,高兴地说,“今年,我又和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只要肯努力,好日子还在后头。”

“传统种植效益低,卖不上价,加上管理粗放、技术落后,从种到卖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在2020年我镇就与宁陕县滨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订单收购合同,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极大提升了利润空间,增加了农民收入。”龙王镇镇长曾科介绍,种植鲜食玉米不仅能提升耕地产能、保证粮食收益,而且市场“钱”景广阔,下一步镇上还将完善“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机制,发展农户想搞、又能保证收益的产业,带动农户在产业链上增收。

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生活,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如今田许成搬进了田坝安置社区,住上宽敞的大房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57岁的他走起路来脚下生风。看得出,脱贫后他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更加充满希望。

这只是龙王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在龙王镇的每一处角落,都能看到群众脱贫摘帽后的崭新生活和振兴产业。全镇建成林下生态种养园区3个、天麻有性繁殖基地2个、鲜食玉米区域连片化种植基地2处,正在筹建林麝养殖基地1个。除此之外还开办社区工厂2个,就近解决群众就业问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龙王镇干部和群众奋斗的热情。龙王镇党委书记王鹏介绍,像东沟村一样因地制宜发展山林特色产业、为脱贫户找准增收路子已经成为各村共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端稳‘饭碗’”,王鹏表示,接下来龙王镇将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根据各村实际发展“抱团”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帮助农民找到更加稳定的致富门路,让乡亲们感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眼下,在这万物竞发的大好春光里,龙王镇各村的田间地头、种养基地和产业园区,到处都有脱贫户忙碌的身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