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末

《你是我的暖》——品味生活的雅致


李娟的散文集《你是我的暖》,是从她的前三部散文集《品尝光阴的味道》《光阴素描》《决不辜负春天》中筛选出来的,这是精粹的集合,它代表了李娟散文创作的一个基本水准。李娟多年来一直是《读者》《格言》《文苑》杂志的签约作家,这就意味着她的创作风格之前就已经获得了一线期刊的青睐和认可,她的写作趋向明确,并且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这在文学日渐商业化、功利化、纯个人化的当下,李娟显示了自己的孤高和另类,她对文学始终葆有一颗爱心和真心,她拒绝庸俗和浮艳,向往宁静和雅致,她恬然地享受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在一方属于自己的庭院里,李娟像培育花草树木一样,精心抚育自己的文字。

李娟的文字很纯净,这与她的阅读视域以及她签约的杂志有极大的关系,只要看过《读者》《格言》《文苑》杂志上的文章的读者,定会隐约感觉到,这类杂志对文体风格的看重,它们普遍追求一种雅化的、知性的叙述表达,追求一种缠绵的富有诗韵的故事和情结。这样的熏陶和影响,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它自觉或不自觉地左右了李娟的写作方向。但李娟在她的文章中,却又似在挣脱这样的束缚。细读她的作品,感觉在思维的认知上她已经摆脱“心灵鸡汤”的模式,她在由方向性写作、类型化写作,逐渐向灵性写作过度。李娟的文笔开始有了一种可供咀嚼的哲思,她渐渐触及到了深层的东西,这些东西所寓示的绝不是那种众口一词的启示录,在极其雅化和知性的文本层面,李娟的文字于柔软中蕴藏着内在的韧性。我感觉李娟的文化修持,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阅读的积累,在读与思的过程中,李娟其实已经从粗浅的感性快感中走出,她在深刻而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了触发,于是,她不断地垫高自己,慢慢拓展视角的广度。她的感性是偏于发现的感性,这就与读者的普遍认知保持了一种距离,而恰恰就是这种距离,使李娟的散文产生了一种至纯至美的境界。“有人说。沈先生一生是寂寞的,寂寞成就了沈从文,因为,那一种寂寞,是茫茫天地间无边无际的寂寞。晦暗的岁月,他只有一个人独自咽下,咽下所有的寂寞、孤独、屈辱和苦难,只留下文字的脉脉清香,一江畔满山遍野的七里香。(《春天,去看一个人》)”寂寞是岁月掩映下的璀璨,是浮艳下深藏的澄静。李娟写出了一个寂寞中的沈从文,但这种寂寞只能属于沈从文一人,因为这是美丽的凤凰城独一无二的奇葩。

李娟所摄取的素材多来自于间接经验,行走与阅读,是李娟必修的功课,但行走又常常将一些看似间接的经验,巧妙而水到渠成地融入个人的感悟中,这就使得一些沉寂的、古旧的东西,倏然间摇曳出一种新的曼妙。因此,李娟的行走与阅读,便无意识地体现了一种情与理的联系,一种相互间的贯穿和渗透。于是,她一次次与心仪的大师、巨擘在时光的隧道晤面:到乌镇去感受木心的气息,到上海的里弄去领略张爱玲文字留下的余韵,到凤凰城去品读沈从文的寂寞,到日本京都去体味川端康成素雅、洁净的情怀……或许是因为阅读,让她激发了行走的可能,让行走成为文字的客观映衬,它反射出文字的活力与圆润。这样的晤面在精神的情境中是能走远的,古人、今人,他们衣袂飘飘,笑语盈盈,神态可掬,但李娟绝不是还原人物的镜像,她所要抒写的是超越人物自身的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价值本身无法称量的,这就是李娟的文字中缠绕的温婉、和暖之韵。“我一直认为,文字和人一样,是有呼吸的,他的文字从容清淡,在一呼一吸间,都是随性和洒脱。一个人的写作大多有传承的,一味地学习和模仿,永远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个性。(《汪曾祺文字的滋味》)”看来李娟不是游弋在文字的表面,她在文化的传承中品尝到了一种别样的滋味。是的,汪曾祺不是沈从文的继续,更不是一种还原,但传承是必然的,只不过这种传承早已是脱胎换骨……

李娟多次在她的文章中流露出对民国体散文的称赏,她毫不掩藏对张爱玲、萧红等的喜爱,这是写作观念上的靠近,李娟或多或少地承袭了民国体某些表达的方式,如婉丽、清秀、雅致,但李娟剔除了灰暗的、落寞的、甚至是颓废的东西,她虽在庭院之内,目光却投向庭院之外,她的散文中的雅化和知性,有着生活本身的温度。“真正的作家,文字仿佛是写给自己的。写作不是谋生,而是谋心。那些沉淀在岁月深处的文字,似乎和尘世隔着深深的沟壑,几十年、几百年过后再读它,如一地月光,清明如水。(《节气里的秋天》)”“谋心”道出了写作的真谛,可以看出李娟在这方面投入的情感。正是坚守了这样一个标尺,李娟的散文才没有在世风中褪色,她保持了一种原初的真性情的抒写,这也是从民国体的散文中汲取的健康给养。

李娟散文的局限性依然是一种视觉的局限,在属于自己的庭院里,李娟拥有充沛的光阴,她潜心地将这些光阴织成一锦一帛,而她甚至满足于这样的织就。在行走与阅读中,李娟有着一条完全通直的线路,从庭院出发最后再回到庭院,她把文字擦拭得很干净,包括阳光的吻印和风的驻脚。于是,一些文章便留下了太重的雕琢化和雷同化的凿痕。李娟倾心于艺术和文化人物的解读,这样的解读当然是文学性的而不是学理性的,但李娟有时并没有回到文本中去,或者这样说,她的主观介入,有时被“自炫”所取代,而文字中的平和也随之失去了天然的淳朴。文化艺术类的解读,除了底气和学养,关键还要有一种“谦下”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