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产业

黄治贵的初心与创业故事

通讯员 杨研 徐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农民企业家,一位村支书,多年来,黄治贵热心公益事业,义务赡养同村五保户,帮扶200多名贫困学生,先后被评为全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标兵”、安康市“第三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安康市“优秀共产党员”,获得第五届陕西省道德模范提名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来自白河县卡子镇大桥村的党支部书记黄治贵,一同回顾他的创业故事,听他畅谈党员初心。

30多年前,黄治贵因家中贫困而辍学,辗转去河南煤矿打工。1989年,黄治贵在自己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毅然拿出在河南煤矿打工3年积攒的1.7万元,捐给卡子镇仓房小学,为该校配备了桌椅及教学器材。黄治贵说,他本人就是因贫辍学,不想让家乡的孩子像他一样,想通过教育改变人生命运。之后黄治贵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次年正式入党。

回想当初入党时的情景,黄治贵仍然记忆犹新。那庄严的入党誓言,不时在他耳畔响彻。自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加油干,要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村民,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达则兼济天下”。在外挣了一些钱之后,黄治贵一直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情,带领他们共同脱贫致富。他始终认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的身份就是一种责任,一种共同致富的责任。

打拼多年后,他已经成为了有千万资产的“煤老板”,旗下还有100多名来自家乡的务工人员。2009年,在白河县政府的号召下,黄治贵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在实地考察了当地情况后,黄治贵决定种植茶叶。他流转了土地3000亩,投入了全部存款2000多万元,建成茶园和茶厂,创建了富秦茶叶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起初,许多村民们对茶叶种植很是忧虑,认为“吃饭不吃茶”。但是黄治贵没有选择放弃,他挨家挨户拜访村民,做思想工作,成功带领了一批村民进行茶叶种植,改变了过去村民种植粮食靠天吃饭的局面。面对技术难题,他请来湖北茶厂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做种植指导。对于村民们最关心的茶叶销路问题,他更是倾尽全力,出资建成茶园和茶厂,创建了富秦茶叶合作社,并承诺收购村民的茶叶。

到2017年,黄治贵的茶园开始盈利,生产的6吨茶叶净赚40多万元,今年预计利润可达60多万元。据黄治贵介绍,进入丰产期后,年利润预计可达100万元。

投资农业周期长、见效慢,但能为全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愿望,也在一步步实现。目前,仓房村全村271户的茶园都在黄治贵的茶叶基地里。有能力自己管护的农户可将茶叶卖给茶厂,没有能力自己管护的每年也可获得分红。

村民黄朝顺是最早跟随黄治贵种茶的,现在他种了15亩茶叶,已经盖起楼房,家中各样电器齐全,不仅实现产业致富,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再也不用背井离乡讨生活。

对于未来,黄治贵计划把茶叶产业在当地做大做强,带动更多贫困村民脱贫致富。这是他对这片生他育他的天地最好的回报,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与担当。

编后:

本文是陕西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党的建设在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白河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三苦’精神调研”的成果。本文的主人公黄治贵曾被多家媒体报道过,此次为读者展现的是在校大学生笔下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