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活

斑驳北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城主街的景象



  上世纪初的新城北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城街道


□ 唐正飞

在安康市档案馆,记者查阅到挪威人尤·约翰捐赠的拍摄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城北门楼的老照片。

位于安康城区新城北路的新城北门楼,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当时安康山城在汉江的暴怒中成为废墟,5000民众葬身鱼腹,踩着两脚泥的金州守道刘致忠,决定两年不建衙门,在赵台山下的旷地里,建起周长三华里的袖珍小城——新城。其后,又修了一条连接老城大南门到新城北门的万柳堤。一发大水,城里的百姓便呼天抢地逃生而来。

那时的新城北门一带,达官贵人在这里迎送,人文物流在这里汇聚,其繁华热闹,其鼎盛气派,绝不逊色今日的金州路。据传,北城门最初叫拱城门,寄托着人民祈福盼平安的希望。北城门实则是新城北门的内门,在内门的一箭之地,原来还有一道外门,外门攻破之后,尚有内门作屏障。那外门,连同新城的东、西、南门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仅存的北城门。抗日战争时期,城门楼上悬大钟一口,在日寇飞机袭击山城时,起到报警号令的作用。1940年9月3日,日寇36架战机在袭击陪都重庆折回时,将无数炸弹倾泻安康山城,一时火光冲天,肉血横飞,民房倾为废墟,在新城北门楼的数米之地,就被夷为大坑。

斑驳的新城北门楼,静静地伫立在安康城区,见证着从建成之日到今天安康城的历史。从莹莹火光到灯火通明,每个清晨和夜晚过往的行人,踏着青砖留下过往的痕迹,而北门楼只在行人的口中、印象中留下踪迹。

(照片由安康市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