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试验田里产业旺

通讯员 王隆

处暑过后,气温变得温和起来。走进平利县洛河镇水坪村,一片整齐划一、青翠旺盛的魔芋引人注目。“这是咱村的魔芋试验田,也是今年产业发展的一道‘新菜’。”西安交大二附院派驻水坪村第一书记刘世杰兴致勃勃地介绍。

水坪村是贫困村,精准扶贫开始后,镇村两级和对口帮扶单位西安交大二附院一起,针对劳动力外流、耕地面积小、土地贫瘠等村情,制定了“因户施策、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框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大户主体、建设产业园区、实施“三变”改革等方式,近年来全村共发展茶园1400余亩、魔芋1200亩、烤烟300亩,养猪1500头、养蜂1000箱,初步形成了有主导产业、有增收保障的良好格局。

随着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大家发现,村里的产业发展相对粗放。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魔芋虽然种植面积大,但产量却不尽人意。“村民们习惯于将魔芋作为附属作物进行林间、地间套种,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种植和管护技术,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亩产只有800斤,按照市场价约合2500元,刨去种子、肥料、人工等开支后,所剩无几。”水坪村党支部书记徐英军说。

“要从提高种植技术入手,解决根本问题。”刘世杰向大家表达了想法,“何不搞一块地试种,用精细管理后的产量说话,让乡亲们信服,都能参与进来。”他向医院领导提出了工作计划:确定地块,选定农户进行试种,联系农业专家全程指导,建立稳固的发展模式。

得到肯定后,工作队开始着手魔芋试验田的建设工作。万事开头难,一番动员下来,没有找到愿意试种的农户和地块。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徐英军说:“我来试试吧!”在他的带领下,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家胜、监委会主任张波也加入其中,试验田有了3亩坡地和平地。得知启动资金存在困难后,西安交大二附院决定出资6万元,一部分用于平整土地、购买种子、雇佣劳力,另一部分用于试种成功后的推广。

今年4月,安康学院农业专家廖咸康教授一行到水坪村开展实地考察和技术指导,“要选外表光滑饱满,表皮没有明显伤口的种芋,种植前要先用消毒剂处理,杀掉表皮附带的细菌,要纵向开沟挖沟,沟深大概5厘米,在土地上面覆盖两层玉米秆,魔芋种放在玉米秆上,再覆盖腐土......”在“田间课堂”上,大伙听得津津有味。随后,水坪村还聘请廖咸康教授为技术顾问,建立了“线下”实地教学、“线上”远程指导的技术合作关系。

西安交大二附院和水坪村还建立了魔芋种植推广长效机制,为有意向的种植户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3年之内,在有产出有效益的前提下,种植户将资金返还给村委会,产量最高、技术最好、品质最优的种植户还将获得额外奖励。“我们将魔芋和玉米进行科学套种,同时积极拓展销路,让村里的魔芋更加紧俏,下一步计划再发展20亩花椒示范园。”刘世杰介绍。

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管护,魔芋试验田已走上正轨。“按照目前的生长状态和技术管理,预计魔芋亩产量可达到3000斤左右,推广成功后,魔芋种植户的收入将提高近3倍。”廖咸康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