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姓茶坊·要闻

誓言在耳须践行

■ 石晓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笔者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内心不仅仅充满了共产党人的自豪感,更多的是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那么党员应该如何践行自己的当初的誓言?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枚党徽一份责任。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践行誓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无论身兼何种职务,都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和肩负的特殊责任,用行动践行好初心和誓言。

践行誓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把讲党性放在首位,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自觉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践行誓言,树立荣辱意识。知荣明辱,党员先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也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石。知荣辱对党员干部来说是基本要求,是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的兴衰,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党的利益与党员的利益、党的荣辱与党员的荣辱,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的。新形势下,身为共产党员,要始终心系国家,坚定党性,心怀人民,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维护好党的形象,如果在有人污蔑、诋毁和损害我们党形象的时候,应当挺身而出、严厉制止,要清楚认识到我们与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自觉树立和维护好党的形象。

践行誓言,发挥先锋作用。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我们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要做到与群众有区别,充分体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员就是广大群众的“火车头”,能不能跑,跑得快不快,全靠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党员要自觉做好群众的“旗手”和“标杆”。

村级组织强乡村才能强

■ 时倩琦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并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贯彻落实好党的组织路线,村级党组织是“最后一公里”。笔者认为,要从村级党组织着手,建强村级党组织,发挥村级党组织引领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建强村级党组织是关键。严格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工作制度,建全“一肩挑”后村党支部班子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拓宽村党支部委员选拔渠道,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增强党支部班子战斗力,从根本上保证党的组织路线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抓好日常管理是保障。加强村级党支部政治建设,引导村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基层党组织整顿、后进党支部提升工作,解决少数农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等问题。抓实村级党建常规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加强党员评星定级、评先创优和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强化党员教育培训,落实好党员激励引导、帮扶关怀机制,切实将农村党员队伍打造成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群众信赖的优秀队伍。

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助推乡村发展是目的。贯彻落实好党的组织路线,其初步目的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终极目的是充分发挥党建在农村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发挥党支部、党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要创新形式推进“党建+产业发展”、“ 党建+就业创业”等“党建+”发展模式,以及“党支部+农业园区”和“党支部+合作社”等“党支部+”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壮大集体经济、稳定个人收入。

让网红地“红”得长久

■ 张婉

今年端午节,安康城区多了两个网红地,一是安康美术馆,另一则是紧邻美术馆的西城坊。抱着打卡网红地的兴致,晚餐后,笔者带上孩子前往参观。

安康美术馆由五层仿古建筑西城阁改建而得,位于临江干道外侧。正值汛期,又下着蒙蒙细雨,宽阔的江面雾气蒙蒙,映衬得美术馆格外多了一层文化意味。由于没有提前做功课,不知美术馆下午4点半已经闭馆,失望之余,信步前往距其不足100米的西城坊。

西城坊亦是两排仿古建筑,白墙灰瓦,坊内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各色小吃店顾客盈门,一片热闹繁华的市井烟火景象。在人流的推动中,笔者和孩子不由自主地向前挪动,整个西城坊进深不过两三百米,一个来回,却已是汗流浃背。走出坊外时问孩子,下次还来吗?孩子小脸儿仰起来,认真地回答道:人太多,不来了。孩子的回答是发自内心的,游人挤挤攘攘,商家尽卖些街边就能吃到的东西,着实无趣。

安康城不大,沿江两岸已打造龙舟文化园、东关西关、汉城国际等多条美食街。作为江北临江的美食街,西城坊还是独一家。不难发现,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消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仅靠美食吸引周边居民消费尚可,但远不足以让江南的市民慕名跨江前来。

客观地看,西城坊毗邻汉江剧院和安康美术馆,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地理优势。但美术馆闭馆时间早,汉江剧院又不是天天有剧目上演,借此吸引市民来逛西城坊,还显得魅力不足。笔者认为,要把西城坊做活,做出生气,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而打好文化这张牌,就是西城坊的先天优势。在坊内恰当植入文化元素,不失为吸引市民的有效举措。譬如在坊内打造一间24小时阅读吧,再引进一两家咖啡馆,使江边多上一处既可读书,又可闲坐,还能赏江景品美食的去处,对市民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毋庸置疑,安康美术馆和西城坊的建成,对于一江两岸一体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但倘若缺乏特色,西城坊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开市热热闹闹,过后冷冷清清的局面。植入文化元素,就相当于为其注入活的灵魂,对于迎合市场需求,丰富坊间文化,活跃坊间经济,都是值得探索的。

遵守“老规矩”不是坏事

■ 彭召伍

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流传于民间的规矩有很多,不少的老规矩在发扬和传承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

在祖祖辈辈留下的老规矩中,很多与一定的礼仪、礼貌、家训、家风有很大关联,这些老规矩蕴含的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而是传统文化的习惯,甚至还有安全意识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讲,遵守老规矩是一件好事而不是坏事。

现在不少人提到老规矩,总表现出不屑一顾的表情,甚至给它们打上“遗老遗少”的标签。平心而论,确有一些老规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应该将其留在历史的深处。但有很多老规矩,直至今天依然具有积极意义。比如,不许不称长辈为您;不许说瞎话;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吃饭前要礼貌性地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等,这些为人处世的老规范,在今天仍值得大力提倡。

很多口耳相传的老规矩,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具有传承价值。对于这些老规矩,我们应该用全面的眼光去解读,取其精华并传承发扬,而不是简单的望文生义、拒之千里。如果总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老规矩,视之为落后的代名词,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著名思想家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知之甚少的人,在精神上便缺乏一种归属感;一个对自己的传统不懂得继承发扬的民族,便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尤其在时下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把好的老规矩重新梳理出来、树立起来,将有助于培育正确的价值取向,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