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安身 安心 安业

——镇坪县做好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通讯员 何丹 谢美娟

走进镇坪县2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处处呈现出和谐安宁的新气象,全县1634户搬迁群众在新家园开始了新生活。

近年来,镇坪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目标,通过创新建立管理服务、就业增收、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社区治理“五大保障体系”,破解群众权益保障难、社区综合治理难、社区群众融入难、社区发展经营难问题,在圆满完成易地搬迁任务的同时,扎实做好搬迁“后半篇文章”,努力让搬迁户“腰包鼓起来、情感融进来、日子美起来”。

“老百姓过去单家独户习惯了,有的人随手扔垃圾,有的人夏天光着膀子出门,有的甚至在楼道搭锅烧柴做饭,引发邻里矛盾。”提到安置点最初的生活状态,曾家镇党委副书记朱满说。

如何让来自不同镇村,有着不同观念、不同生活方式的搬迁群众相互融入,共同开启美好生活的新征程,该县探索党建引领服务、服务凝聚人心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结合安置点实际,采取单独、联合、挂靠三种方式组建党组织,真正使基层党组织融入、服务、推动安置点后续发展,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2019年10月,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成立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和主任实行“一肩挑”,将安置点搬迁居民中的党员纳入统一管理,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充分发挥社区支部在后扶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完善“四议一审两公开”和党务、财务公开等工作机制,选举产生居民代表15人兼任楼长,充分调动老党员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形成了党建共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社区管理服务机制。

同时,公示公开社区便民服务事项清单,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对搬迁群众的医疗报销、民政事项办理、子女入学等问题,坚持“限时办结、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做到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一件事”。通过一系列行动和决策,如今,搬迁群众在这个刚刚到来的“他乡”找到了归属感。

65岁的老党员赵永春自搬迁至和顺家园社区后,积极做政策宣讲员,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每当遇到群众发生矛盾、垃圾乱堆乱放等情况,他都主动上前协调解决,定期向搬迁群众宣传文明礼仪、生活卫生常识等。他常说:“党和国家让我走出大山住上好房子,我有责任讲好政策,爱护好家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把这个新的大家庭建设好。”

搬出来是第一步,富起来才是根本。该县深入分析搬迁群众收入构成,坚持问题导向,一户一法,精准施策,构建创业就业产业“三业”增收体系,补齐搬迁群众持续增收短板,在“挪穷窝”的同时,实现“拔穷根”。

“以前压根没想到有一天我还能过上‘上班族’的生活。”搬迁户柯贤翠说。52岁的柯贤翠是琉璃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在曾家镇民无忧公司新社区工厂工作。柯贤翠幼年时右手不慎被火烧伤致残,只剩一个大拇指,镇上手套厂未开工之前,她一直与丈夫在家务农。

搬迁后的生活,最需要的是“家”的感觉和“业”的保障。为避免搬迁户“回流”,该县按照“支部引领、政府支持、企业参与”模式,建立易地搬迁就业工作责任制,对搬迁群众后续保障实施扶持。多方协调保洁、护林、护河等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有意愿就近就地就业的搬迁户。结合搬迁户就业意愿,主动与对口帮扶城市对接,引导搬迁户外出务工,组织创业专项培训,提供小额贷款担保、一次性创业补贴等资金扶持鼓励搬迁户大胆创业致富。

“要是没有这些配套好政策,我哪能在家门口上班,带孩子上学。”今昔对比,城关镇文彩扶贫安置点的搬迁户袁琳满心欢喜。2017年丈夫去世后,袁琳独自带着2个还在上学的孩子,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搬迁之后,她被聘为安置点保洁员,一年有5000元的工资。同时,她还在村上的社区工厂务工,虽然每天工作忙碌,但母子三人能在一起,她觉得再辛苦也满足。如今,在镇坪28个安置点,通过采取引进企业解决、鼓励创业扶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解决就业780人,引导外出务工就业817人,自主创业9人。

农民转化为市民,实现搬迁群众“融得进”,加强思想引导是关键。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专班,指导建立移民搬迁群众自治组织,成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组建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建立互助资金、文艺社团、义工社工等社会组织。同时,加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老弱病残对象的照料以及对学前儿童的托管,以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为纽带,拉近搬迁群众相互之间的距离。

在文彩易地搬迁安置点里,一块“六色”管理服务台账的大板十分引人注目,上面登记着社区每户人的基本情况,并用红黄蓝绿橙紫等不同颜色标注出每户重点服务事项。城关镇组织委员汪桂清介绍说:“通过‘六色’管理服务台账,能直观地了解搬迁户的需求,因户施策,精准帮扶,让搬迁户快速融入社区大家庭。”

为了让群众安居乐业,邻里和睦共处,该县紧扣搬迁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诉求,每月定期举办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专题知识讲座,组建文艺宣传队、社团,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加强新民风建设,通过推行“一约四会”、制定“居民公约”、举办“五项教育活动”、设立“善行义举榜”等多种方式,转变搬迁群众生活习惯,更新传统观念。

“我们这个安置点现在居民的收入基本没啥问题,‘口袋’富了,‘脑袋’也要富起来,所以我们会定期收集好的家风家训,比如我们家,每年年底举行家族聚会,会对学习成绩优秀、品行良好的孩子予以奖励;对孝老爱亲、勤劳致富的行为表彰……”在巴山腊味小镇,党支部书记贺忠祥告诉大家,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是他管理服务安置点的一大“法宝”。

“目前,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但我们依然要压实责任主体,坚持现行标准,接续扶持政策,用实际行动回答‘搬后怎么办’,让搬迁群众既‘安身’又‘安心’。”该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贺中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