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史·文讯

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我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讯(记者 梁真鹏)3月11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2019年县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情况发出了通报,石泉、汉阴、白河、汉滨、旬阳为2019年公共文化服务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县区。

在第四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调度评估中,我市位列西部9个创建城市第二名;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现场推进会上作了交流;2019年省对市公共文化服务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2019年,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体责任、经费投入、人员保障进一步落实。公共文化设施短板项目加快推进,一批新建和改建的县区级公共文化设施投用,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县区建成开放24小时自助图书馆21个。社会参与更加广泛,“安康阅读起跑线”社会力量帮扶全民阅读项目深入推进;“公益文化春风行”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志愿服务优秀案例。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开展“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末端”组织缺位、机制不畅、供给不足等问题得到改善;建成县区文化馆总馆、图书馆总馆各10个,建成文化馆分馆94个,图书馆分馆97个,分馆建成率分别达到68%、70%;在16个镇、32个村(社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创建。

市人社局加强镇村

公共文化人才保障

本报讯(通讯员 李轶 周点荞)近日,市人社局对照标准,多措并举,切实加强镇村(社区)公共文化人才保障工作,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达标。

开展摸底调查,联合文旅广电部门对各镇(办)综合文化站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重点摸清各镇(办)综合文化站编制、专职人员数量、人员结构、人员需求等情况,夯实工作基础。及时补充人员,对专职工作人员少于3名的镇(办)综合文化站,通过调动交流、公开遴选、岗位调整、招聘引进等方式及时进行补充。补充需求统筹纳入本年度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畅通高层次或紧缺特色人才招聘渠道,确保镇(办)综合文化站人员达标。创新工作方式,针对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紧缺的问题,充分利用村(社区)就业信息员资源,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纳入村(社区)就业信息员工作职责,统筹做好村级公共文化领域相关工作。对未配备就业信息员的村(社区),采取村两委班子成员、民政信息员兼职等方式充实,并由所在县区按照工作量适当给予工作补贴。

疫情期间藏一角博物馆

闭馆不停展

本报讯(记者 梁真鹏 通讯员 李玲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以及文博单位都采取了临时闭馆措施。闭馆期间,藏一角博物馆坚持“线下活动暂停、线上加强宣传”的基本原则,创新服务、整合馆藏,依托官方微信平台,推出《文化相伴·宅出健康》等线上服务活动,丰富疫情防控时期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相伴·宅出健康》线上服务活动,是以“藏一角”馆藏的84幅字画为内容,从1月30日开始,每日推出一书一画,以图文并茂的行式向观众呈现。这些书画作品都是我国著名书画家创作的,有赵朴初先生书写的唐诗、有画家张仃先生创作的焦墨画,还有长安画派重要人物方济众、黄土派创立人刘文西的作品等。“书画欣赏”同时配以活动宣传海报及疫情防控提示,运用图片、动图、小视频等方式,帮助广大观众掌握健康知识,做到优质防护。截至目前,藏一角博物馆《文化相伴,宅出健康》线上服务活动共推出48期,服务群众三千多人。

藏一角博物馆还利用微信平台专题推出了五期疫情防控知识;并在正月十五当天精选了一批与疫情防控相关的知识,推出《宅家不误猜灯谜》线上趣味答题活动,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参与。

市群众艺术馆开展

“战疫情 庆三八”活动

本报讯(记者 梁真鹏)3月8日,市群艺馆工会开展“战疫情·庆三八”摄影图片、绘画、书法作品征集活动。

此次活动的举办营造了节日氛围,充分体现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和投入复工复产的浓厚氛围,展现了女职工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乐于奉献、团结一心的精神面貌,激励广大女职工立足岗位,抗击疫情,积极建功新时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作品心系疫情疫区,用手中的画笔,为讴歌全中国人民保驾护航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挥毫泼墨,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一幅幅讴歌新时代各行各业的英雄赞歌,带来春天希望的讯息,并将在艺术网络媒体平台陆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