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汉江晨刊

巧手绣出“五彩”花



记者 张世虎

“像这样的百合,我半个小时就能绣好。”64岁的党员杨远珍指着桌子上惟妙惟肖的针织品向记者介绍,“我八九岁时就开始摸索着用大别针钩花,绣了一辈子的花了。”

走进旬阳县城关镇老城社区,一个专为老年人打造的 “巧手坊”很是吸引人。温馨的灯光,温暖的房间,桌子上、架子上摆满了百合、菊花、鸿运当头等手工艺编织品,都是普通的毛线编织而成。若不仔细看,这些“绿植”和“盆栽”足能以假乱真。

这个“巧手坊”成立于2017年,发起人正是杨远珍。她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整齐洁白的牙齿,怎么看都不像60多岁的人。毛线在她手上翻飞,如同画画儿一样,不一会儿一件作品就出来了。衣服、帽子、手提包、玩具她都可以钩绣出来。

杨远珍不仅自己绣,还把手艺教给别人,她带的“徒弟”中,有72个都“出师”了。“巧手坊”的成立,让社区中老年人动手动脑,编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们这儿年龄最大的学员胡文芳已经72岁了,学了编织后,感觉一天生活比原来有意思多了。”杨远珍说起自己的“徒弟”如数家珍,“68岁的闫春梅是一名退休教师,起初学不会,急得直冒汗,我就手把手教她,她也天天练习,现在一年可以钩四五十件作品。”

老城社区居民崔彩琴说:“以前在家整天没事做,就觉得内心越来越老了。学习编织以后,脑子活泛了,内心充实喜悦。”

心灵手巧的杨远珍总能从生活中发掘创作的灵感,通过手把手教,一个个指导,不仅丰富了社区里喜爱编织的中老年人日常生活,商品还明码标价网上销售,让爱好产生经济价值。

“不同的钩花有不同的价格,大一点的,每一件可以卖到300多元,小一点的可以卖到上百元不等。闫春梅一年钩了四五十盆,收入了2万多元。” 杨远珍说,学员们的刺绣作品对外销售,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自己心里特别高兴。

老城社区位于太极城阴鱼岛上,社区先后荣获 “陕西省规范化基层老年协会”“陕西省慈善示范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各类荣誉表彰80余项。

像“巧手坊”一样,老城社区还开设有音乐、舞蹈、体育、书法、手工等学习班。通过这种互助方式,老年人像亲人一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互帮互助、相互陪伴、共同学习、其乐融融,也减轻了年轻人的养老负担。

“近年来,老城社区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各种形式与老年人心连心,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老城社区支部书记李斌说,“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巧手坊’的教学场所,让社区爱好手工编织的中老年人更好地参与其中,提升他们的生活品味,传播社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