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

科技助农,路越走越宽

通讯员 邓永新

“这几年养鸡全靠妻子通过网络学习技术,鸡的成活率很高,减少了很多损失。”10月31日,汉阴县漩涡镇金星村村民罗远平在自家养鸡场说道。这几年,罗远平和妻子一起,通过养鸡改善了家庭条件,实现了脱贫。今年虽然腿受伤在家休养,但罗远平依旧养了将近7000只鸡,到目前,已经卖了一万多元。

为解决群众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汉阴县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群众技术支持,增强群众增收的源动力,使脱贫增收的步伐走得更扎实。同时,贫困群众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一批爱学习、懂技术的学习型农民在产业扶贫中起到了带头作用。

把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实用技术培训,再加上民康公司技术人员对我种植羊肚菌进行指导,我才有信心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双河口镇龙垭村村民吴小兵说道。

2018年7月,陕北矿业驻龙垭村第一书记崔旭来到吴小兵家中,帮他联系5万元扶贫资金,建起了8个大棚种植羊肚菌,由县里的民康公司统一提供技术服务。除此之外,县人社局、县职教中心还在村里开展了羊肚菌种植、水稻直播等实用技术培训,再加上吴小兵自己肯钻研,种植羊肚菌的技术就得到了彻底解决。

汉阴县人社局、县职教中心精心组织实用技术、致富带头人及贫困劳动力创业等培训,既注重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引导贫困群众勤劳致富,还着重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更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县镇农技人员现场示范教学,把苗木栽培、管理等一系列技术细节全方位展示给群众。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群众还亲自体验新技术,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创业培训还着眼于市场评估、团队组建、营销计划等环节,为参训学员提供系统的创业理论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8月底,全县完成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3080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8748人,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235人。

科技特派员满足个性化需求

汉阴县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农村产业建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到2019年,全县共有科技特派员80人,分别来自农业、林业、农业企业等不同部门,专业涵盖水稻、林果、蔬菜、农产品开发等专业技术领域,服务工作已覆盖到全县67个贫困村。

科技特派员带着技术和项目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帮扶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巩固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产业大户,普及农业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的支撑引领及产业化的扶贫辐射带动作用。

到目前,全县科技特派员已开展了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60余场次,培训生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300余人次,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科技咨询2100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400余份,科技特派员已经成为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途径。

黄金章就是科技特派员之一。这几年,黄金章潜心钻研魔芋种植技术,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能人大户。黄金章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县累计发展魔芋种植基地2000余亩。发展自己产业的同时,黄金章还带动群众增收,观音河镇药王村贫困户徐顺强就是其中之一。黄金章为徐顺强提供魔芋种子,指导他采用高垄栽培技术,今年徐顺强种的1.8亩魔芋卖了7000多块钱,这为徐顺强脱贫助了一臂之力。

“我要把魔芋种植技术推广出去,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黄金章说。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我自己买了不少养牛方面的书籍,一有时间就翻着看。”观音河镇药王村养牛专业户李垂勇说。

这两年来,李垂勇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发展起了家庭养殖业。除了外出参观学习和向镇上畜牧技术员请教外,有时候他还去村里的农家书屋找养殖技术书籍看看。休息的时候,李垂勇用手机浏览网页学习养殖技术,这样学习养殖技术就有了丰富的途径。前不久,李垂勇卖了10头牛,获得纯收入5万多元。

近年来,汉阴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保障相关经费,执行相关政策,实现了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各村农家书屋完善借阅登记,确保开放时间。群众在农闲时间可以到农家书屋借阅各种书籍,学习各种农业技术,这样既丰富了农闲生活,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汉阴县还大力推进农村网络覆盖工程。到目前,在汉阴县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的共同努力下,全县4G无线网络已实现141个行政村全覆盖,130个行政村居民集中点通固定宽带,把山区群众带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我们这里以前连手机都没有信号,没想到现在还能用上4G网和有线宽带,通过网络学习养殖技术就更方便了。”罗远平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