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周末

在意象堆积的地方,我看见了杨麟

■ 赵永程

画家时常在物像里寻找视角的冲击,而诗人却是在意象的方块文字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当这种表达方式能让读者体验到“诗歌力量”,才能成为诗歌的语言。文字其实很普通,而对于诗人而言,就是文字新语境的探索者。杨麟,就是在这众多诗人中,更让人刮目相看的一位。

在《陌生的地方》:“一些陌生的鸟/在天空进行着/没有翅膀的飞翔/还有一些人/在维持陌生的秩序和思想,说着/陌生的词语,唱着陌生的歌谣。”诗歌的张力,就是给人许多联想,而每位读者,其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理解也不一样。如果众人看一幅画与读一首诗认识接近或相同,说明作者的意象思维,还停留在浅意识里,没有深层的挖掘,除此没有更好的解释。而诗歌之所以是诗歌,就在于其中包含了许多人们很少去思考和醒悟的东西。“我一转身,你就看到/我的脸,或者/就看到我的背/或者,我一转身/你永远失去牵挂”,在平静的白描语言中,却让人猛醒。转身,有时不再重来,甚至是生离死别,一个转身,可能成为梦幻泡影,终身憾事。诗人有如此体验,一定有切肤之痛。当然,如果让我理解,“转身”应该是诗眼,它悬浮在人们的意识里,跳跃着人与人性的问题,也是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人生。

如果按照《白露暖秋》这本书整体看,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省略多余的眼睛》,主要收集诗人2010~2013年的部分作品,第二章《世界慢下来》2014~2015年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被社会摧熟的更加透彻,其用笔更加老练,而出人意料的是《世界慢下来》,“让今天的黑暗慢下来,分裂成/明天的黑白分明,阴晴圆缺……慢下来,让风的脚步踏遍整个世界/让春天的每个角落充满明亮和温暖/”这样的慢,是企盼,是对美好的向往,也是某种符号,在诗人内心深处积发出深情的召唤与回归。

读杨麟的诗,总让我感觉他是大山的孩子,直白的表述像晨光中的山泉,流淌着山里人的生活记忆。我很想知道,在诗人语言的场景里,却出现大部分诗歌都与故乡有关。因此可以肯定,乡情在诗人心中的位置是多么重要。然而他却这样写道:“每个季节的面孔,在意识形态中/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或许你并不能感受”这样一来,看似写乡村《进南沟记》,却又有了另外一个场景,就是在对乡村的感同身受中,其指出与乡村有关联的话题,这让我想起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宏大叙事中对古典诗歌的颠覆以及对诗歌疆界的拓展。所不同的是,诗人杨麟只是传承了华兹华斯场景叙事的方式,在意识上却没有多少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是多了“……随手摘取,我成了春天的偷盗者/理由很简单,就是以不安定成就安定”如此,这里的“我”,可能已经不是“我”,而是一种根植于乡土的文化现象,也可能有“我”的存在。后现代诗人在写乡土诗时,也有这种表现,就是我所描述的故乡,已经上升为精神上的故乡,至于“故乡”是以怎样的面孔出现,这是又一个话题。

对于小诗,评论起来并不费劲,而对于组诗或者长诗,有时评论往往是挂一漏万,甚至用尽所力,也难面面俱到。新书《白露暖秋》是诗人杨麟在出版多部诗集后的又一部新作,分四个部分完成,其第一章“省略多余的眼睛”,主要表述“我与家乡”骨子里的情感与心境,如《汉中以东》:“……在清晨踏过秦岭的身影/靠近天空的是,山民的扁担/撑起自己延展的脊骨/”蓝天、白云,一座山、一条河和众多的庄稼,还有奔跑的羊与啃草的牛,构成了诗人笔下的故乡,“饱含疼痛的声音/会使我们羞于启齿/或者很长很长时间的铭记/”诗人笔下的故乡,其实是诗人生活的自我经历,而这种经历,在:“汉水以东是我瘦弱的脊背/是我疲惫的咳嗽/是叙述和记载的重要部分/以及从播种到收获的多次流血/”当然,第一辑里还有《动物记》《梦里的灯盏》《把炊烟和白云记住》《当一切暗下来》等,读来都让人深思。让人觉得诗人的喜怒哀乐,早就与故土血肉相连,无法分割。

诗人是语言探索者,像黑夜里的火光,能让人们在沉寂中,看到心中燃起的希望。当我翻到了第三章《蝴蝶效应》时,无意间发现诗人此章全部都成了十四行诗,而与过去我们所读到的十四行诗所不同之处,就是在行与行的排列上,出现散文诗倾向,而读起来却又与散文诗不同,这当然也不是诗人杨麟的创举,像诗人于坚、海子们也曾经是这样的长句排列,我只能说杨麟受其影响,成就了自己的十四行体,这“不得不说蝴蝶,在这个秋天,风景开始退隐/少量的色彩带有积极的意义,有些在层出不穷中改变/”,整个第三章的十四行诗,几乎都是这样的排列。对这种语词排列,我在读其诗句时,没有感受到好与不好,只要读出某种“味道”,就是好诗。而恰好就是这种诗体,成就了诗人在诗坛的光环,看起来似乎有些意外,其实也在自然而然的情理之中,问题还是在诗歌的内涵,丰富了读者的想象……

一位优秀的诗人,往往要具备优良的品质,更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而诗歌的张力就是给你一个梯子,就会抓住天空之境的云彩。而在意象堆积的地方,我看到了杨麟。看到了诗人对故乡的表达,也看到悠然南山的心境,《春天值得赞美的事物》正是诗人第四章里想转换的“频道”,但这种转换,其实还是保留了前三章的思路。那么,诗人想告诉我们什么?“这个春天有许多事物值得赞美,许多清晰的姿态值得我/用形容词一层一层地包裹,一层一层地积蓄思想/”这其实就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他赞美蝴蝶、蚯蚓、祖父的菜园子。“……静谧的夜晚值得赞美,许多人在仰望中灵魂出窍,回到了/记忆的密室。明月高悬,目光准确地叩响了故乡的木门。”

这,就是贯穿在诗人《白露暖秋》这本诗集中的主题思路。而我之点评,实在是随手翻页之愉悦,忍不住唠叨几句而已,所好都是自己的认识,不会改变诗人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