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活

恒口的老街






□ 徐家蓉 王兆群

恒口古镇位于安康月河恒口示范区,始建于宋,兴于明清。中国地理论述纵横东西南北,是指东西为纵,南北为横,“横—恒”通用,中国的河流大多东西走向,而此地有一河流由北向南流向,故称“横河”。乾隆年间,“恒”字简化,此地改称为“恒口”。恒口历史悠久,过去是个小型码头,老街随之兴起,会馆林立,物贸繁荣,有著名的江西、广东、黄州等十余家会馆。恒口老街南北二山、东西二川,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有名商号近百家。《明史》记载,陕北有榆林堡,陕南有恒口堡。名列全国72大镇之一。

早年就听老人们说过,恒口是安康的粮仓。首先,它土地肥沃,人们笑称:插根扁担能发芽,天旱三年不饿饭;再加上水陆运输都很便捷。据说,明清时期从月河撑船载物就可以途经安康直达汉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离此地30多里路的北山当过知青,也曾五次三番的探访过这条老街。那时,小街不长,大概五里左右;街道不宽,目测也就六七米;大小不均的石板铺就的街面。站在小街中心向远处一望,街两边没有现在这些瓷砖上顶的新楼,一律是镶嵌着深色门板的老房子,还有高高低低的防火马头墙静静地矗立着。家家屋檐下,一般都有笨重的青色石条砌成的台阶,南来北往的客人们累了,可以坐下来歇歇脚。小街以东的尽头,一条恒河喧闹着汇入南来的月河,只要没有暴雨,它们总是清澈见底。

那年月,这条小街没有现在这么寂静,从日出到日落它总是那么喧闹。走在街上,到处都有担柴的、卖草的、剃头的、扛来农具和蓑衣摆摊的、拎着竹篮叫卖时令水果的。麦收时节,花上五分钱就可以买上一捧又酸又甜的李子解解馋。三伏天,这街上家家户户的美食最出名的就是一碗凉面,一大早,各家的主妇就差遣自家孩子到街头的水井提回两桶清凉凉的井水,担回家先把洗净的鲜黄瓜放进去冰着,就着醒面团子的工夫,把冰好的黄瓜切成细丝,嫩嫩的黄豆芽也要焯一下水,只等面条擀好煮熟过个水,加上黄豆芽儿和黄瓜丝儿,倒一点儿香油,搁上油盐酱醋和蒜泥一拌就大功告成了。

不过,那时在我的眼里觉得最美的还不仅是这些。沿着小街随便从哪条巷子走出,不到百米,眼前就会出现大片大片的绿色的田野,春有麦苗夏有禾,脚下,乌黑的土地肥得流油;远处,田埂上时时可见有扛着犁牵着牛儿的庄稼人。从“快黄快割”鸟的鸣叫到金灿灿稻谷收获,勤劳的人们年复一年亲手绘制了春播秋种的美好画卷。那时那地,沐浴着煦暖的阳光,走在松软的田间小道上,我这才算明白,为什么我们村里只要哪家姑娘嫁到恒口街上,其父母在村里说话口气就不一样了。

千年古镇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使恒口具备了长江流域文化特色。现在,小巷尽头,一望无际的绿色或金色的原野早已湮灭。游走在这条老街上,我看见了陈旧马头墙,凋零的瓦屋,破败的木窗棂和杂草丛生的天井,还有坚守着潮湿和阴暗,依然不愿搬离的老人。相比试验新区的幢幢高楼,感觉到这条老街和我们这代人一样的确老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老街虽老,却有它原汁原味的历史感,最好能修旧如旧为后人留下一点文化古迹。

远处,一座新的恒口街正在兴起!

(图片作者:王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