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史·文讯

钢铁巨龙诞生记

——纪念安康三线建设五十周年

■ 方 琛

朋友,你来过安康码?如果你来过,你一定会对今日安康青山绿水美丽风光之间奔驰的高速列车、蓝天白云上翱翔的飞机感叹不已!可是,你可知道50年前安康的交通是个什么样子吗?让我们回首当年那惊心动魄、气吞山河的峥嵘岁月、再现三线建设的不朽功绩。

从四塞之固到交通枢纽

1969年初冬,北京,三线建设巨幅蓝图,汉江上游蜿蜒东去的曲线上面,一个小黑点聚焦着国家决策者的目光,黑点下方标注的是——安康。这里属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巴山群峰环绕,千沟万壑,层峦叠嶂,山大沟深,交通十分不便。当时全国总共有6个县没通汽车,这里就占了两个——旬阳、紫阳两县。正因为如此,这里也具有战略地位优势,属战备隐蔽的重点地区。未来的铁路建设将把这里与全国各地连通起来,成为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的交通枢纽。

11月,党中央作出修建襄渝铁路的重大决定,并要求1972年通车,铁道兵部队和铁路施工单位纷纷奔赴陕南。为贯彻执行中央的决定,陕西省组建了代号分别为“2107”“1101”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安康地区相应地组建“2107”“1101”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指挥修建襄渝铁路和阳安铁路。因铁路修筑沿线都是崇山峻岭,没有公路,直接影响部队的开进和大型施工设备的运输,所以安康的三线建设工作首先是从修建旬白、安旬、恒紫、紫巴、渔紫5条支铁公路开始的。根据省革委会和省军区的决定,地区革委会和安康军分区于1970年3月起分期分批动员全区9万多名民兵,奔赴5条支铁公路现场,并立即投入施工。

全区迅速掀起响应毛主席号召建三线的热潮,广大民兵群众纷纷写申请书、决心书、保证书,要求参加三线建设,为早日建成襄渝线,涌现出了父子、兄弟、夫妻、姐妹争相上三线的动人事例。旬阳县蜀河上场的2700名民兵中,父子同上46人,兄弟同上148人,姐妹同上88人,夫妻同上42人。广大民兵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的精神,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于1971年3月,分别用6~10个月时间,全部修通5条公路。5条公路修通后,不仅对襄渝铁路陕西段按时全面展开施工做出重大贡献,而且结束了紫阳、旬阳两县不通汽车的历史。对加速陕南山区建设,活跃山区经济,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安康居川陕鄂交通要冲,是三线建设关键交通枢纽区域,襄渝铁路和阳安铁路是安康三线建设的核心工程。襄渝铁路东起襄樊,西至重庆,全长915.6公里,其中安康境内172公里,投资36.18亿元。襄渝铁路是西南地区连接中原腹地的一条东西走向的重要铁路干线,沿途多崇山峻岭,沟长壑深,加之江河阻断、地势险要,具有很强的隐藏性和战略意义,是以备战为核心的“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最艰巨的工程之一。阳安铁路西起阳平关,东至安康,总里程356.7公里,其中安康地区102公里,总投资8.65亿元,是连接宝成铁路和襄渝铁路的重要干线,也是三线建设时期陕西铁路的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发展鄂西北、陕南、川东北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两条铁路的修筑使祖国南北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战备意义。

襄渝铁路是一条以隧道桥梁为主的铁路干线,桥隧总长度占全线的45%,有40%的车站建在桥梁和隧道内,是20世纪中国建成的铁路干线中桥隧密度最大的铁路。而襄渝铁路陕西段更是危峻艰险,大量的破碎地面和变质岩占据“半路江山”,危崖纵深,泥石流、地下水、山体滑坡、隧道塌方冒顶随处可见。施工中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尤其是全段四个最长最危险的隧道均在安康境内。在安康的三线建设中,重大事故多发生在襄渝铁路施工中,这里的伤亡率也是最高的。1970年6月25日,陕西紫阳县毛坝区(今紫阳县毛坝镇)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特大事故,当时称“6·25事件”。紫阳民兵师毛坝营保坪工段施工现场突然发生大塌方,正在施工的民兵一个排34人中,只有3人被塌方的巨大冲击波冲到河边,或落在塌方后形成的土方表面之外,其余31人全部遇难,被埋在几百万方的土方中。事故震惊了中央,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了此事。后在塌方地点修建了纪念碑,以缅怀毛坝塌方的遇难民兵。阳安铁路同样是一条蜿蜒曲折、三穿分水岭、六跨汉水的线路,桥梁和隧道占线路总长度的25.1%。安康境内山重水复、峰高谷深、交通困难。面对重重困难和死亡威胁,安康铁路建设民兵不畏艰险,与铁道兵部队、学兵连、兄弟县民兵并肩战斗、团结协作,于1973年顺利完成襄渝、阳安铁路主体工程。

军民携手 再造山河

三线建设期间,83万铁道兵、民兵和学兵汇聚在襄渝、阳安铁路沿线,展开了一场由理想、激情、奉献精神支撑的铁路建设大会战,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人生赞歌。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全力支持,为铁路建设筑起了坚实的后盾,共同创造了人定胜天的伟绩。襄渝铁路建设期间,铁道兵共部署了8个师、6个师属团、2个独立团,共23.6万兵力,成为建设的主要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安康先后动员30余万民兵修筑襄渝和阳安铁路及其他工程,成为建设的重要力量,付出了巨大牺牲。

三线战场上最特殊的一支建设大军是由青年学生组成的参与修建襄渝铁路的三线学兵。陕西省先后动员25800余名初中生参加襄渝铁路建设,按照军队编制组成141个学生民兵连队,其中有26个女学兵连,学兵连队分布在安康、紫阳、旬阳的建设工地上。由于他们文化程度较高,头脑灵活、学习快、肯吃苦,很快成了襄渝铁路建设桥隧施工的主力军,逐渐成长为一支能打硬仗恶仗的尖刀队伍,发明了很多技术革新和创造性的施工方法。从1970年8月到1973年7月期间共有119名学生连战士因工牺牲,把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襄渝铁路建设,把无悔的青春永远留在了秦巴山中。

安康当地的人民群众,也为三线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解决大队人马进驻施工现场住房难的问题,沿线社员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把好房让给民兵住,不少群众在家宁愿吃糠咽菜,也要大力支援三线建设,纷纷将各种生活物资送往工地,各区社队还组织慰问团深入施工现场,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民兵活动。广大民兵不畏艰险,英勇奋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例。旬阳民兵刘兴旺在施工中不幸牺牲,他父亲化悲痛为力量,第三天就来到工地,战斗在儿子牺牲的地方。五里民兵营女民兵罗发莲动员老父亲将35根棺木和16根房料全部献给三线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广大建设者带病不下火线、大搞技术创新、注意勤俭节约、主动推迟婚期、关门上锁全家上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事迹层出不穷。

英雄的楷模 血染的风采

三线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模范集体和英雄人物。安康县民兵独立团“铁姑娘排”54名女民兵,平均年龄18岁,为了保证三线建设的顺利进行,她们干着与男同志同样重和累的苦活脏活,还响亮的提出“铁路不通不回家,火车不叫不出嫁”的口号。“铁姑娘排”曾连续参加重建安康八一水库、抢修安旬公路和修筑襄渝铁路三个战役,多次出席县、地、省和兰州军区“积代会”,被省革委会、省军区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民兵英雄王忠定烈士,安康县洪山乡人。1970年参加襄渝铁路修建,为民兵一师四团四营十九连三排副排长。1971年5月15日凌晨,因隧道失火为抢救战友光荣牺牲。中共2107工程陕西省民兵第一师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陕西省军区追记一等功,兰州军区追认为烈士。学兵楷模吴南烈士,陕西省彬县人。1970年8月积极参加襄渝铁路建设,原五八五一部队学生十七连二排排长。1972年6月17日,在枫树垭隧道塌方事故中,为战友安全,不幸壮烈牺牲,时年19岁。团党委追认为共产党员,师党委追记二等功,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授予烈士称号。1973年5月4日,《陕西日报》以《光辉的道路,火红的青春》为题报道吴南事迹,并且全版登载吴南日记。之后至5月26日连版刊登学习吴南活动的文章。1973年5月17日,共青团陕西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向吴南同志学习》的活动通知。

三线建设的展开与完成,对处于贫困封闭落后状态的安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彻底改变了安康自古以来陆路交通十分落后的历史面貌,提高了安康的知名度,提升了安康在全国交通的区位优势,促进了对外开放与物资人员的交流,方便了人民生活。其次,工程建设中形成的“不怕流血、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甘于奉献、勤于探索、敢于开拓”的三线精神以及培养和造就的大批政治过硬、作风顽强、技术娴熟、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才,给安康后来的建设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提供了一批独当一面德才兼备的干部力量。第三,“文化大革命”中开始的三线建设促进了安康国民经济的提前恢复,推动了全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1978年全区的工农业总产值是1970年的两倍还要多。

在政治上,三线地区这种不怕流血、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及所产生的恢弘建设成就,为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5年三线建设无数人付出了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铁道兵牺牲1000余人,安康全区民兵牺牲近千人,伤残数千人,119名学生连战士把无悔的青春永远留在了秦巴山中。安康人民永远铭记他们的不朽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