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特刊

“三聚”催变
九龙池


  鸟瞰九龙池村绿意盎然



  刘宗兵在中药材产业园查看连翘长势


通讯员 吴桐 陈力

盛夏的平利县兴隆镇九龙池村,千沟万壑一片葱茏,迎来一年中最美季节。一排排徽式建筑,青瓦白墙,错落有致;一个个产业园,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一条条水泥路,直通家门……

你肯定想不到的是,曾经的九龙池村一度土地撂荒严重、村民思想保守、环境脏乱差、发展缺后劲,全村398户1197人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1户71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0%,是典型深度贫困村。然而短短两年多时间,村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说:“我们村变化太大了,想像中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强班子聚人心

“以前班子干劲不足,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自从新班子上任后,带领群众修路、架桥、搞产业,解决了一大批矛盾,维护了群众利益,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谈起现在村上班子,年近八旬的老党员吴世千竖起大拇指。

县政协主席魏传利担任村脱贫攻坚总队长后,每周到村研判分析脱贫攻坚工作动态,现场调研、现场办公,和包帮部门县人社局、镇村人员一道解决问题、推进工作。面对村上班子老龄化严重、软弱涣散的实际问题,经深入走访了解,进行班子大调整、大换血。

“以前的九龙池,真是‘九龙治水,各搞各’。自从有了新班子后,敢拼敢干的劲头足了,担当务实的氛围浓了。”村监委会主任魏道仁说。自从新班子上任后,大家发现,村便民服务中心公示栏贴上了最新公示内容,村干部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十分热情。新班子加强了对党务、村务、财务的公示公开力度,并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议事程序,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监督管理,特别是对惠农政策落实、工程建设、涉农资金使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民生项目全程公示公开,每一环节都有群众代表参与和监督,消除了疑虑,赢得了民心。

正当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时,没料到2019年6月20日的一场特大洪灾,使刚有变化的九龙池村产业园、安置区、水窖、连户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这么大灾情,今年还要脱贫,我看难搞。”“基础设施损坏太严重,群众日常生活无法保障。”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总队长魏传利第一时间带领县水利部门查看灾情,并当场对群众承诺:“水窖损坏问题,我们一定尽快修好,保证大家喝到健康安全的自来水。”

当天下午,水利部门就专门派人对水窖进行抢修,没过几天,群众用水问题全部妥善解决。同时,其余水毁修复工程也陆续开工。“以前小事拖成大事、简单事搞成复杂事,现在说到做到,让人信服。”问题解决了,群众满意了,人心更齐了。

兴产业聚财富

被重重大山封锁的九龙池村,数千亩撂荒山间盆地和上万亩荒山荒坡,沉睡了一年又一年,无人问津。

“这么多荒山和土地,如果能充分利用,九龙池就活了,村民就不再受穷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这一话题引发热议。镇主要领导带领农技人员,走村入户征求群众意愿,请来市上专家调研论证,最终确定发展连翘和吴萸等中药材产业。同时,有着一定创业经验的致富能人刘宗兵也主动与村上达成开发协议,投资100万元,吸引30余户贫困户社员,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立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

然而,产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就卡了壳。家住九龙池3组的刘老头,在拿到8亩土地流转费后第二天,又退了回来。“我们农民,就靠土地过日子,地没了拿啥养活一家人?”一时间,退还流转费的事在全村传开了。“老刘说得对,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很多群众纷纷退还流转费,流转土地工作一度停滞。

但是,镇村和包帮部门干部并没有放弃,他们白天学习研究种植中药材相关知识,傍晚利用农闲时间,走进农家院落,给群众讲解产业技术。还专门请来邻村产业大户现身说法,讲自己的发展经历。群众心中的顾虑渐渐被打消了,纷纷将自家田地流转出来。

至目前,全村先后新建新型经营主体5家,发展中药材2100余亩,袋料香菇5万袋、椴木木耳100架,低改新建茶园500亩,共计带动贫困户205户,实现了户均增收2000元目标。2019年,全村共脱贫140户432人,贫困发生率由60%下降至1.59%。

“曾经的荒山变成金山啰!”群众纷纷笑着说。

抓安居聚干劲

走进九龙池村安置点,放眼望去,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成为九龙池村一道靓丽风景线。至目前,全村先后建成安置点3个,完成贫困户易地搬迁221户715人,全村群众安全住房达到100%;建成的2个村级文化广场,安装路灯86盏;完成23公里主干道路硬化安保,新修产业路12公里、连户路6.5公里,新建成的九龙池大桥喜圆群众多年夙愿,景观吊桥成为重要景观景点;落实安全饮水项目12处,铺设供水管道6万余米。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走进贫困户吴永让的新家,75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居室,齐全的家具家电摆放得整整齐齐,干净的居住环境让全家人精神抖擞。“以前住在山上,整天想的是怎么吃饱饭;现在住在安置区,天天想的是怎么发展。”谈起现在的新生活,吴永让感慨万分,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有一天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搬进交通便利、务工方便的社区。

来到安置点旁边的中药材基地内,正在园区平整土地的吴文芳一边干活一边笑着说:“我们全家3人,老房子在九龙池村4组,交通十分不便,全靠老公在外打工挣钱,日子过得艰难。2016年,我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全家搬进新房,帮扶干部把我介绍到新房附近的合作社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现在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同样,搬进村安置区居住的叶世能,闲暇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合作社的地里、大棚里转转,去瞅瞅连翘、吴萸,还有椴木香菇的长势。老叶说:“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有租金,年底还有分红。平时,我们到合作社务工有工资,而且年年上涨!我们搬进这么好的社区居住,生活环境好了,烦心事儿少了,干劲更加十足了。”

如今的九龙池村已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兴业致富的热土,美好在前,步履不停,华丽蝶变的奇迹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