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产业

“小工坊”发挥大作用

通讯员 郭家斌

“我丈夫在外务工,两个儿子在上幼儿园,婆婆也需要照顾,实在没办法去工厂上班,就从毛绒玩具厂领取加工材料在家里客厅进行加工,每天工作5、6个小时,能拿将近50元。既不耽误接送孩子、照顾老人,还增加了家庭收入。”家住石泉县池河镇西苑社区的李海玲说。

石泉县是陕南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地处秦巴山区、土地贫瘠,农业方面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同时,该县还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秦岭生态保护区,工业发展受限,农民60%以上的收入依靠外出务工。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也带来“三留守”(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问题。

为切实解决以上问题,该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环保劳动密集型新社区工厂19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但是,仍然有很多像李海玲那样的家庭,不能到新社区工厂上班或保证不了上班时间。为此,该县量身打造了“家庭工坊”30余个,群众在工厂内领取一些毛绒玩具小配件,带回家中按工艺要求制作完成后,再交给企业验收,根据制作数量的多少领取相应报酬。

据悉,该县年内新社区工厂将达到27家,实现100户以上移民搬迁社区新社区工厂的全覆盖。同时,“家庭工坊”也会越来越多,将有效解决留守妇女就业与照顾家庭的矛盾,增加群众家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