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周末

为历史赋彩 为巴山塑魂

——李春平“盐道三部曲”的审美价值


■ 叶松成

2020年1月,作家李春平完成了他的“盐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长篇《盐色》,至此,历时十年的艺术构架终于成功接龙。“盐道三部曲”(《盐道》《盐味》《盐色》)每一部的故事既是独立的、完整的,同时,它们之间又具有难以割裂的互补性。三部作品立足于三个不同的角度,其聚集的点与面各有侧重。三部作品,皆被“盐道精神”串联起来,这就使得作品的整体构架在气韵上一以贯之。“盐道精神”是巴山山脉孕育和锤炼的结晶,它是人伦与道德的折射;是阳刚与阴柔的呈现;是硬朗与柔情的吟唱……亘古的巴山山脉之所以绵延千里、雄伟苍茫,正是因为这些精神元素自在、自发、自觉的生长和繁衍,才使其有了穿越时空的灵性。巴山滋养了人的精神和血肉,而人们又用精神和血肉反哺了巴山,作家李春平就是在用一种感发的力量,塑造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血肉”。

“盐道三部曲”对“盐道精神”的捍卫

“盐道三部曲”选取了三个不同的生活侧面,这三个侧面不只是演绎三个故事,而是重在揭示“盐道精神”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人情世态、不同的命运转折中,它们将以何种风骨和体态表现自己、张扬自己。倘若这种风骨和体态立不起来,抑或是立起来却又臃肿虚浮,那么我们所期待的构架就失去了审美价值。可喜的是,“盐道三部曲”自始至终都在捍卫这种“盐道精神”,并且将其作为三部作品的“精魂”来建设和打造,因此,三个故事虽然表现的是不同的人间烟火,但作品的内蕴和气质,却在整体构建中走向统一。“盐道三部曲”是在为巴山立传,如果单只有《盐道》《盐味》,那么这样的评说尚显得底气不足,然而,当读完《盐色》以后,作品的整个力道就释放出来了,它使得前两部作品的亮色也突然间增强。《盐色》恰到好处地完成了一种艺术的缝合,它的最后落笔看似淡墨轻染,但于云烟缥缈之际,却带给人一种悠远的意蕴之美。

读完“盐道三部曲”,我不由得想起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山本》,贾平凹自己说这是写给秦岭的一部“志书”。贾平凹眼里的秦岭神秘而又壮美:“一道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当然它更是最中国的一座山”。而大巴山山脉纵横千里,跨越四省一市,它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因此,它与秦岭的地位可在伯仲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挖掘巴山精神和它蕴藏的文化价值就显得尤为迫切,李春平担起了这一使命,他在《盐色》的后记中深情地写道:“我喜欢巴山的苍茫与磅礴,喜欢山民的质朴与乐观。在巴山人民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坚韧和顽强的精神骨力,这是民族强盛的基因,也是子孙万代生生不息的重要前提”。其实,无论是表现大秦岭的《山本》或是为大巴山“立传”的“盐道三部曲”,它们都在竭力抒写一种超越地域局限的生存哲学,这些文字的价值在于,它们精致地、艺术地还原了一段历史的空白,这样的“还原”固然只是艺术的推演,但它们却是深扎于生活之中的“推演”,可以这样说,《山本》或是“盐道三部曲”,为我们认识秦岭、认识巴山开启了一扇历史之外的“窗口”,它们让我们懂得了在物质的世界里,精神的崇高性是永远不可抹煞的。

“盐道精神”是巴山文化的重要一脉。李春平在他的“盐道三部曲”中,将“盐道精神”植入文字,并让其成为统驭三部作品的魂魄。于是,三个互不关联的故事,在独立的叙事中又被气韵锁定着、萦绕着,使它们在宏观的构架中分而不散,合中有别,这是魂魄的作用。小说中,“盐道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在李春平的笔下,精神所呈现的具象都是可感的、美妙的,他们不是影子,而是真正的有骨感的血肉……因此,精神要找到依附的可能,就必须与血肉凝聚,并胶合一体,而它们的鲜活与否,则最终取决于作家对生命的认知程度。

风骨之美、人性之美、大义之美

读完“盐道三部曲”,感觉李春平将“盐道精神”分解成了三种具体的审美形态,这三种审美形态在三部作品中被不同的故事和人物所阐释,于是,“盐道精神”便赋予了丰富的生命内涵,它不再空乏、抽象,而是背负着人的灵魂奔跑。因此,在《盐道》《盐味》和《盐色》中,“盐道精神”即是风骨之美、人性之美和大义之美三种审美形态的鲜活呈现。

“风骨之美”是小说《盐道》所着力表现的。这部作品是“盐道三部曲”的发轫之作,格局安排自然有着别样的意义。古盐道与盐背子构成了大巴山浑厚雄健的力道,这样的力道它不是镌刻在石壁上的,而是雕琢在时空的隧道里: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人与自我、人与道德,在具体的点与线之间,生命的劲健凸显出来。于是,作家就写了这样一家人,他们祖祖辈辈皆是盐背子,往返于镇坪和巫溪之间陡峭的山道上,他们在命运的捶打与碾轧中,始终不气馁、不妥协、不弯腰,单薄的躯体却生发出雄性的张力。这家人就是崔无疾和他的儿子们,他们挣扎在古盐道上,这是生之需求,也是生之无奈,但作家所表现的绝不是人对于物质的单一索取,更不是人的动物性,作家揭示的是人在生与死、正与邪、卑微与高贵中的人性抉择。崔无疾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形象,但同时又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当他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崔大岭是土匪的时候,他险些精神坍塌,崔无疾最终选择的是惩恶,他果断地以自己的方式处死了为恶的儿子……崔无疾身上的悲剧色彩,使他原本单一的性格变得复杂、丰富起来,而悲剧性的注入,更使其形象拔卓,风骨耸立。

《盐味》是“盐道三部曲”的第二部。这部作品显然已弱化了刚性的东西,文字趋于柔软,表现生活中的烟火的味道缭绕不绝。这种升腾和弥漫的烟火味,它蕴含着人伦的情怀,它使人所持有的道德感,在素朴的、原始的气息中,始终透出温暖的光亮。小说中,作家塑造了林万春这样一个形象,他身上没有崔无疾性格中的粗犷和苍劲,也没有他沧桑的人生经历,作为一个年轻的盐背子,林万春身上体现了一种正直、善良、睿智的品德和修养,关键时刻不逃避、不抱怨命运,更不推卸责任,他的勇于担当的精神,使他的性格中多了一分儒雅的气质。小说通过林万春入住张家到三年后离开张家,最后入赘鄂家并成为“盐味”幺店子的大掌柜的命运轨迹,将这个男人的际遇书写得风生水起。在这里林万春与张、鄂两家之间的命运交集,成为故事的两个端点,而围绕这两个端点展开的情节,深化、丰富并提纯了小说所坚守的品质:道义、侠义、情义,皆被人世的烟火统属、勾兑、熏染,于是人性美在小说中渐渐生发出来,以至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味道”。

《盐色》是“盐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以为它具有总括性。“大义之美”是小说的主调,也是构成人物性格的坚实基础。“大义”在这里不是狭隘的“小义”,它超越了道德的界限,它是民族文化的承袭和阐发,是儒家精神操守和品质修为的表现。《盐色》一直在写这种“大义”,写它如何在一个偏僻的地域被激发和唤醒,如何在一群普通的人中舒缓而又宁静的挥洒,如何自然地、健康地在人们的心田里茁壮和挺拔。小说表现“大义”的方式是美的,文字没有滞涩,情节顺畅而又通透。家国天下的情怀在每一个具体的人物身上,构成了一种生动的意趣和反映,他们呼出的气息纯净而又充沛。“大义之美”在小说中,被一个个人物带进了细节,带进了普通平凡的境遇里,使它悄然融进生活、融进人物的命运。于是这种观念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在不急不缓的叙事节奏中,变得可触、可感,于沉潜中慢慢鼓荡、翻涌并随之冲撞起来。

小说中的陈三畏无疑是这种“大义之美”的化身,在《盐色》中他既是陈氏家族的精神“领袖”,又是德高望重的道德典范。陈三畏不属于平民阶层,他家道殷实,掌控着一方的食盐买卖,他为人爽直、大度,不拘小节,又仗义疏财,良好的个人修为,使他不但在陈氏家族中还是一般百姓中,皆有不错的人缘和口碑。陈三畏度百岁乃去,这是仙寿,他的一生与中国的命运和前途紧密相连,在波诡云谲的乱世,他亲眼目睹了满清政府的衰败、国民党统治的反动与腐朽、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他的心中有痛、有苦、更有恨:六十五岁时,大儿子陈有道死于汉口的“保路风潮”;九十五时二儿子陈洪涛又死于日本飞机对巫溪的一次轰炸中,但陈三畏没有纠结于自身命运,关键时刻表现出了一种浑厚浩荡的民族大义。

于是,在他的积极倡议和发起下成立了“镇坪县民间抗日后援队”,陈三畏身体力行,不但带头捐资捐物,还利用自己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联络各方仁人志士共同为抗日出力……这种大义之举,影响了身边的所有人,包括儿子、孙子乃至亲朋邻里,他们源源不断地将筹集来的抗日物资,通过地下途径辗转送给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八路军将士。陈三畏身上表现出的“大义之美”是具体的、生动的,他的性格成因立足于三点:人物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人物与特殊的历史背景的关系;人物与地域之间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人物性格构成的基础和条件,它们与人物的命运相交织,在故事的演进中,呵护着、强化着人物的性格,使其实现了一种建设性的突破。文化是内在涵养,历史是时空背景,地域是客观环境,三种缺少其一,形象就很难立起来。如果说《盐色》是对“盐道三部曲”的一个总括,那么陈三畏的身上便是“风骨、人性、大义”之美的一个融会,他最后完成了人物性格的质的提升。

“盐道三部曲”是一桌清淡爽口的素宴

“盐道三部曲”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这是一个相对完美的句号。贾平凹的《山本》是写给秦岭的“志书”,李春平的“盐道三部曲”则是在为巴山“立传”。只不过《山本》是一桌醇厚肥美的荤宴;“盐道三部曲”则是一桌清淡爽口的素宴。《山本》的叙事针脚绵密、厚实,其中多倾向于客观描写,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纠葛,人的欲望的澎湃,都有极其细腻的表现。生命与生命的对抗,力量与力量之间的制衡关系,写得复杂多变,同时,小说还笼罩着一种难以抹去的神秘色彩。而“盐道三部曲”的情节勾连及人物表现并不复杂,每一部都有侧重点。故事线索明晰而坚挺,语言追求一种诗意之美,但诗意不是纯主观的抒怀,它皆有自己客观的印证,不是空乏的抒情,无论是友情、亲情、爱情,皆有所系、所依、所属,粗朴中透出纯美。因此,它的整体风格是疏朗的、秀雅的。我说它是一道素宴,其实也正是基于此。《山本》抑或是“盐道三部曲”虽然风格不同,但它们的精神指向是一样的,“志书”也罢,“立传”也罢,它们都是在为历史赋彩,为山岳塑魂。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李春平的“盐道三部曲”是当下安康文学的一个高度和标尺,同时,也是陕西文学界最重要收获之一,它的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