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科教周刊

刘平:行走的化龙山“动植物百科”

记者 郭飒

登山的时候,刘平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除了饮水以外,就是一部单反相机和两个镜头。微胖的身体以及受过伤的脚,让他上山的速度比以前慢了些。

这是第一次见刘平。此前,仅仅是“只闻其名不见其面”。

与刘平同在一个QQ群里,他总是最活跃的成员。几乎每天都要发几张他在山上拍摄的一些动植物照片,有些是极为珍贵的草木,有些是常见却很难叫出名字的小生命。有时,其他的群成员还会把自己发现的动植物照片发在群里,请教刘平这些生物的名称和种类,刘平总是精确又及时地回复。

生于此,长于此,对于化龙山,刘平自小都是无限向往的。1986年,19岁的刘平被分配到平利县千家坪林场参加工作,成为麦坪护林站的护林员。那个时候的刘平就对这山里的花花草草显示出无限的热爱。每次巡山,他都会沿路辨认这些植物的名称,遇到不认识的,就采集标本,回来问问站上的老师。后来,他索性买下一整套的动植物志,厚厚的书本、磨损的边角就是他年少时最美的印迹。

2009年,刘平通过考试成为陕西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八仙保护站的职工。身份变了,岗位换了,在山中穿行的脚步却更多了。平均每年巡山一百多次,一年穿坏十几双解放鞋,刘平说自己太费鞋,都有些不好意思,而这几年换的登山鞋结实些,一双终于可以穿三四个月了。

那时候,保护区管理局给刘平配发了一部相机,虽是卡片机,但他如获至宝,每次巡山,一定会随身带着它。为了弄清一种植物,他有时爬几十里的山路,顶风冒雨拍摄记录;拍动物时,几个小时的蹲守就是家常便饭,有时连续跟踪、蹲守好几天。野外拍摄归来,他往往顾不上休息,趴在电脑上整理数据,遇到不认识的物种,就拿着实物上网对照,或向专家请教,或在他那几本珍藏了多年的植物志和动物志的书里查找答案,直到鉴定准确为止。化龙山上有种子植物2000余种,刘平把它们全都记在了心里。

为了让自己拍摄的图片更清晰、画面感更好,2012年,刘平攒了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价值8000元的单反相机,这台相机,成为他后来研究动植物的一大利器。

2015年8月,刘平在化龙山保护区巡山时发现了一种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查询了多个资料也未鉴定出准确种类。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对该植物继续跟踪观察,拍摄了花、果照片,并反馈给华中师范大学植物分类专家王东教授。王东教授初步认为这是一个植物新种,并于2016年9月在刘平的带领下到化龙山调查、取样,随后根据研究成果发表论文确认为新种,并将这种植物定名为化龙山黄堇(Corydalis hualongshanensis)。这是以化龙山为模式产地命名的第一个物种,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物种。

到保护区的十年来,刘平累计拍摄到化龙山的自然风光及动植物生态照片超过十万张,发现新种1个,保护区新记录种50余个,其中陕西省新记录10余个,参与编撰了《秦岭鸟类野外实习手册》《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安康动植物图谱》《化龙山鸟类图鉴》等十多本书籍,发表科普文章、照片多不胜数,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他也练就了一身动植物识别的好本领,化龙山上,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飞鸟走兽,他基本都叫得上中文学名。他也因此被称作化龙山上行走的动植物百科。如今,到化龙山考察的专家都会点名让刘平随同,因为他不仅熟悉路况,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准确、及时地将考察团带到他们想要了解的物种面前。

“百科”的身份也让刘平变得更加谨慎了。很多人找到他,假借聊天向他打听那些珍稀物种的位置,每当谈及此,他便将话题就此终止,因为他知道如何保护这山上的生灵。包括那个QQ群,每一个成员都要经过严格审核,大家谈论的话题也从来都是物种本身。

30年,化龙山上的四季更迭,刘平都一一印在脑海里。而那些暴雨中负重前行、冰雪天举步维艰的日子,在他看来,都是大自然给予的礼物。刘平说,“我们需要这座山,这座山也需要我们,人与自然的相处从来都应该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