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科教周刊

梅姐:钻山入林的“女汉子”

记者 田丕

梅姐——这是我对采访对象的称呼。

梅姐叫刘雪梅,是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八仙保护站的一名“生态卫士”。

梅姐喜欢户外运动,这也是她选择守护化龙山的原因:和花草相知,与清风相伴。

梅姐英姿飒爽,走起路丝毫不比其他男同事差,登山的时候经常走在前面,一路带风。

如此“强悍”的梅姐,在初遇化龙山的时候,看到的是大山“狰狞”的一面。2011年元月4号,刘雪梅接到通知,调往八仙保护站工作。接到通知那一刻,刘雪梅马上让家里人从镇坪县城开车送她去八仙保护站。

隆冬的化龙山,宛如仙境,白雪皑皑,云雾飘渺,这样的景色对于游客来说,自然是赏心悦目。但是对于急着去八仙保护站的刘雪梅来说,就变成了艰难险阻。

面对“强势”的大山,刘雪梅非但没有讨厌它,还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这一留就是快十年的时间,这么多年,刘雪梅记不清自己进过多少次山,山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花都成了她的朋友。既然是朋友,刘雪梅看待它们自然就更亲切。

现在的工作是保护资源,同时配合科研院校的一些项目做调查,刘雪梅对此乐此不疲。然而之前的工作却让刘雪梅有点恼火,为了保护资源,她难免要和村民产生矛盾。

前段时间,也就是在5月底6月初的时候,是山野菜采集的最佳时节,但也是生态卫士们最忙的时间。

刘雪梅和同事们连续几天都是半夜1、2点起床,摸黑打着手电上山,守在一条条隐秘的小路路口,这是他们开展的一项专项行动,针对的是村民挖野菜。“这些村民一般2、3点就从家里出发上山了,我们得比村民早出发守在路口,不赶在他们前面的话,就没办法把他们劝说回家。”那时候即将入夏,但是刘雪梅和同事穿着羽绒服,因为山顶的温度还是很低。对于他们来说,自然资源必须保护好。

刘雪梅知道,这些山民从年轻时就是靠着山里的资源来生活来生存,遇到这种情况,她和同事就耐心劝说,把自然保护区的条例、森林法规“揉碎了掰小了”给群众解释,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劝说起了作用,“现在好了,大家都有了自然保护的意识,村民们也对自然保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土生土长的镇坪人,刘雪梅特别能理解住在大山里的人,他们的生活真的是需要依靠大山,就是老话说的:靠山吃山。“以前山上的沿路都有人家,有人住的地方对自然的破坏就比较大,很多人都是几辈人就住在这里,他们的生活就是和自然‘你进我退’的拉锯战,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再微小的一点采挖在时间的积累中都会让破坏变得越来越大。”

随着山上的村民搬出到安置点,以及曾经的小煤矿被关闭,化龙山的自然生态又渐渐地恢复了勃勃生机,以前运煤的土路被蕨类植物和灌木重新占领,涓涓山溪滋润着它流过的每一株植物。

现在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是刘雪梅乐于见到的。这样的好环境是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卫士”们一点一点“守”出来的。

搬到山下居住的山民们也没有因为离开大山而变得生计困难,他们住进了社区里统一的宽敞明亮的房子。同时,为了缓解资源压力,减少村民对大山的依赖,八仙镇和化保局也为他们出谋划策培育产业,开拓了养蜂和野生花椒低山种植等致富渠道,并推广到农户,以科研项目带动社区群众致富,其中野生花椒种植在社区形成规模,这一项就为农民增收超过百万元。

刘雪梅所在的八仙保护站管护的面积达到10万亩,从流溪沟到猪草沟再到五尺沟,线路长达60多公里。其中正河垭保护点是八仙站的资源保护所,海拔2176米,是陕南海拔最高的工作点。这里夏秋云蒸霞蔚,冬春冰封原野。环境非常艰苦而且一年四季不能缺人缺岗。

站里的6名男同志主动承担了在正河垭保护点的轮流值班,每10天一个班次,在这10天里,没有其他人陪伴和说话。这让刘雪梅很感动,“他们都是为了照顾我,我们这个团队非常融洽,就好像一家人。”

虽然不能去保护点值守,但是巡山是刘雪梅每日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只要天气不是很恶劣,刘雪梅就会和同事一起进山,最远的一次他们从早上出发,到晚上8点多了还在山里。她给记者算了一下,一年下来,进山次数保持在60次左右。“我喜欢运动,这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在采访结束时,梅姐向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义方提出一个申请:参加一次穿越巡山。这可不是普通的巡山检查,而是携带帐篷干粮,走两到三天的长距离考察,对于从来没有走过这么长距离的刘雪梅来说是耐力、体力、意志力和执行力的极大考验。张义方副局长答应了刘雪梅的请求。

那一刻,我从梅姐的眼睛里看到了相伴自然的欣喜和勇往直前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