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社区

爱在风雨中

通讯员 唐玉林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母亲是患癌症去世的,回忆母亲的生平,我只有深深的心痛和无尽的感动,因为母亲只有无私的母爱,默默的奉献。

在母亲三四岁时,外婆病逝,母亲从此便无依无靠,带着她唯一的妹妹跟着外爷过日子。外爷没有儿子,后来认养了一个儿子,母亲没有读过书,但却识得字,因为舅舅上学那会儿母亲是陪读,全凭自学识字。

母亲怀上大姐时,父亲当兵走了,而且一去就是八年,母亲在家中便独守八年。这八年,母亲学会了缝纫,学会了独当一面,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母亲用自己的自强与勤劳养活着自己和我的姐姐。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会缝纫,家里的那台缝纫机,就是母亲最心爱的宝贝,而缝纫则成了母亲一生一份永不失业的工作。母亲的缝纫手艺极好,有本缝纫自抄本教材,上面整齐地画着各种衣裤设计,花样 ,完美而清晰……母亲的衣服总是做得结实又大方,穿着舒适,更重要的是母亲的收费低,讲信用,说哪一天能取衣你绝不会跑空路。母亲是仁慈而好客的,那年月总是缺吃少穿的,但母亲却总是对人极其大方,每遇到前来做衣或者取衣之人,母亲总是热情地挽留他们吃饭。

那年月,农村人都很贫穷,平日里难得有钱扯布做衣裳,只有到了年底才攒够了一年的钱,扯一块新布赶来让母亲做衣裳,所以,每逢冬腊月时,正是母亲最忙的时候。快过年了,母亲手头上接的活儿就更多了,这时如果有人再送布料母亲就只好拒绝、解释,但总有乡亲苦口婆心地请求母亲:“你就收下吧,我的这件初二取也行。”母亲心一软又答应了。

隆冬寒夜,母亲常常是彻夜工作,赶做那些额外的衣服,越是过年却越是忙,一盏小小的煤油灯陪伴母亲熬过一个又一个夜晚。母亲的手总是最巧的,她把剪掉的碎布片做成三角形连接起来,做成一件色彩缤纷的小夹衣,漂亮而又美观,又不浪费,还节省了原料。

母亲的画也是极好的,附近那些做鞋垫的出嫁女,做枕头的闺女,总喜欢来让母亲给她画上一朵梅花,几只牡丹之类的花儿。渐渐地,有了乡间的女人来向母亲拜师学艺,母亲就收了徒弟,每次总有五六个人吧。我们姊妹六人都在上学,这母亲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对于我们上学,母亲从来都是支持的,每当我们学习进步,取得好成绩时,母亲都会微笑着由衷地表扬一番,鼓励一番,我们的心里也就甜滋滋的,学习的劲头就更大了。我上高中后就住在学校里,每周日回家取一次粮,每次从家中走时,母亲总是忙着烙很多的薄饼,再炒好酱菜之类让我们带上,我们姊妹多,她便做得也多。渐渐地,才40多岁的母亲已经有些驼背了,脸上布满了皱纹,头上也过早地添上了银丝。

当哥姐大学毕业就要分配工作时,我们其他几个也上了高中,眼看着母亲的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可就在这时,母亲却倒下了,她患的是癌症。母亲在生病的最后几天,她很想吃家中商店中卖的罐头,但是她拿起来又放下了,她操心省下钱给孩子们凑学费。母亲去世后,当我们再说这件小事时,在场的亲人无不潸然泪下。母亲生病,我在遥远的广东,拥有一份衣食无忧的工作,电话中母亲只说了几句话,大约说我在广东挺好的,她挺放心的,要我不要寄钱,不要操心,她只是不想吃饭。然而,几天之后,噩耗传来,母亲永远地去了。

母亲去世多年了,但我时常想起她,想起她聪慧能干、知情达理、贤惠温柔、善良慈祥,想起她默默无闻奉献的一生,想起她决不给后人和别人增加烦恼与负担的个性……这些都成为引导我的动力,引导我要努力地做人、做事、工作、读书、写作,尽力而为地做一些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只有这样,才不会让母亲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