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市场

熨斗镇时兴“蚕保姆”


通讯员 熊彬彬

近年来。在“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产业引导和“东区茶、西区桑、山中畜、河边菜”的产业布局下,石泉县熨斗镇刘家湾村、板长村两个深度贫困村因地制宜,建蚕室、管桑园、兴养殖,为在家劳动力极大拓宽了增收渠道。近日,桑茧收购进入热潮,当地蚕农、桑农忙碌之余,喜悦之色跃然脸上。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村集体产业发展中来,板长村开启“保姆式代养”服务,规模化小蚕共育、正规化消毒消杀、集体化规范管理。

“屋里喂的还有猪,人手不够,蚕让村上合作社收80块钱托管费,给我代养大了又送回来,操心少,桑叶我直接买的别人摘的现成的。”今春,板长村张林翠在喂两张蚕的同时还发展养殖、传统作物种植等产业,“幼蚕代养”和“上门指导”让养蚕变得格外轻松。

“我家里有好几十亩桑园,老桑、新桑都有,合作社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后,流转了部分桑园,我保留了部分桑园,现在,合作社和农户需要桑叶就会给我打电话,6毛钱一斤,保质保量,养蚕技术不熟练我就用劳力挣钱。”板长村梅可华对村集体经济的日益壮大带给自己的变化十分开心。

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板长村和刘家湾村合作社结合农户各自特长和意愿,盘活技术、产业、土地资源,多元化激发群众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鼓励群众找准自己的“一技之长”。一季春蚕,板长村合作社外采桑叶近7000斤,带动6户群众通过卖桑增收。

为贯彻“学新思想、养新风尚、做新农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步伐,熨斗镇结合“农民夜校”组织村内劳动力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和现场实地指导,多措为高质量奔小康提供保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以前也喂蚕,但是现在都讲究与时俱进,村上一到养蚕季都会组织我们参加培训会,再次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对我们养蚕技术是个大提升,培训完后自己养蚕或是在合作社上班都可以。”在养蚕季来临前,合作社都会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实地指导培训蚕阶段性养殖方法和桑树管护方法。

除过养蚕、卖桑的增收方式外,板长村、刘家湾村、高兴村通过培训指导实现10人以上技术能人就近就地就业,极大活跃了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