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社区

“父爱”修车铺


实习记者 滕静

“那个全民骑自行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62岁的朱凯华,坐在修车摊前,望着满大街的汽车和摩托车说。自1997年开始摆摊,朱凯华已经修了22年自行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作为安康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成为每家的标配,谈对象时首先要问家里有没有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是人们生活中的高端产品。那时有的人家把自行车保养的好得很,车身锃亮,车条发光。所以家里养个自行车每个月光打气也得一两块钱,有条件的自备打气筒。

在两个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朱凯华和妻子所在的国有企业先后停产。突然之间,家里没了经济来源,孩子上学的报名费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下来。在街口摆个修自行车的车摊,成为朱凯华改善生活的方式。

1997年,朱凯华花500块钱买了辆三轮车,置办了一个简单的流动修车铺,在巴山东路一条小巷子开始营业。下岗前朱凯华在印染厂是机械工,对自行车的驱动原理了解一些。自行车身由前轮轴后轮轴和中轴来保持平衡,脚踏部件属中轴直接影响自行车的驱动能否顺利进行。如果中轴里的飞轮磨损,传动链条就不能正常带动后轮。“有些顾客把车子推来说,也看不出什么毛病,就是不好骑。”因此朱凯华首先检查中轴部位,往往都能找到症结。

虽然修车费用不高,但是车多,第一个月的收入就已经超过朱凯华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厂里有几个同事也学着摆起了修车摊,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安康城街上的修车铺大概有十几家,在繁华路段的几家规模还挺大,除了修车还经营各种自行车配件。朱凯华一直维持着一辆三轮车上所有的家当。每天大部分生意都是修补车胎,偶尔有因车祸轮子碰瘪的。“能挣上生活费就可以了。钱不多但能让这个家正常运转。”朱凯华觉得修车摊已经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状况。

黄包车取缔前,朱凯华每天要修上十辆三轮车,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那几年为了多挣钱,他从不拒绝生意,中午黄包车师傅把车送来,说一句我去吃饭一会儿来取。还有一些卖馍头的生意人为了不耽误白天做买卖,找到朱凯华商量问能不能在每天晚上帮他们修车,每晚固定给50元钱。朱凯华都答应了,这个简易的修车铺一直供养孩子上了大学。

当年和朱凯华一起摆摊修车的几个同事,近几年早已回家享福不再修车了,因为生意清淡,大家退休后都有稳定的退休金,没必要60多岁的人每天为挣几十块钱折腾,只是有时会来朱凯华的摊子坐着聊天。朱凯华的修车摊也成为他们回忆青春的场所,这个修车铺可能也是城区东边唯一一家。

下午一位卖完菜回家的菜贩推着板车过来,一边的车胎瘪着。朱凯华卸下轮子就开始检查修补,半个小时挣了15块钱。“每天虽然挣的少,但都有生意。”这些年除了下雨以外,朱凯华都坚持出摊。

已经62岁的朱凯华给一辆板车的轮胎补过胎后,已稍有吃力。“女儿很优秀,现在在北京上中医学研究生,自己吃点苦也要供她上完学。”说起女儿朱凯华眼里满是骄傲。

为了能多干几年,朱凯华每天坚持去河堤锻炼身体,以保持身体健康。女儿已是朱凯华的精神动力,支持着这位满含父爱的普通自行车修理工,每天守着修车摊继续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