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筑牢防线,守住底线

通讯员 王侠军 秦小娟

“最近一段时间,家里有哪些收入?生活上还有啥困难?”每周,汉阴县平梁镇二郎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小林都会带上笔记本,到脱贫户家里坐一坐、聊一聊。

笔记本里详细记着群众的急事难事:“徐登华最近身体不好,督促其去检查,查出得了食道癌,房屋又漏水,现在村里要协调解决大病报销和房屋修缮。”“胡德水的牛圈因为大雨出现险情,可能危及路人和牛的安全,要上报险情,还要做好安全警示标志”……

这仅仅是汉阴县防返贫帮扶干部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乡村振兴不掉队?

汉阴做法得到省市高度认可,2021年7月15日,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汉阴县召开。

县委书记刘飞霞道出秘诀:“今年,我们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继续保持脱贫攻坚期的力度、机制和方法,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政策支持,严格考核奖惩,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监测信息化实现“千里眼”“顺风耳”

“兴隆佳苑社区8号楼居民石宗清因病致贫,夫妻双方都患有慢性病。2月份,其子石泽议因腿摔伤进行二次手术,在家休养5个月;儿媳王大艳在社区的公益岗合同到期,该户存在家庭收入不稳定风险。”

这是一条来自汉阴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的风险提示信息。

除了石宗清家,全县156个村、社区的9.7万户农户信息都在该系统内。汉阴县试点研发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平台PC端及手机APP,将全县农户家庭成员、收入、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就业等72项指标80余万条信息集成建立大数据中心。

针对家庭发生变化情况,村、社区“四支队伍”通过手机现场就能完成发现、初核、录入等工作,并随时随地上传,自动比对汇总,自动生成统计台账。为确保信息精准,汉阴县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畅通农户申报、村级排查、帮扶干部排查、网络上报、系统监测、热线电话受理6条渠道,实现了问题申报多元化。并通过医保和残联部门的病残数据、民政部门的低保数据、住建部门的住房安全数据以及应急管理、卫健部门的灾情疫情等数据共享,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线索。

县上还将所有村、社区全部接入小鱼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点对点调度指挥,使各项指令及时传达落实到一线,确保了全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统筹指挥精准。

在入户督导的同时,强化电子督查,对监测对象、监测范围、帮扶主体、帮扶措施、跟踪回访等方面实行全程跟踪督办,自动预警提醒,形成动态监测帮扶工作闭环。

据了解,大数据平台监测到石宗清一家情况后,县镇帮扶干部及时出面协调,将其儿媳作为社区公益岗人员,续签公益岗合同一年,每月工资1100元;又安排她到社区工作,社区每月再补助900元,现在该户返贫风险已经消除。

目前,全县共纳入脱贫不稳定户160户546人、边缘易致贫户162户43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9户31人,共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565项。

责任网格化不漏掉一户

石宗清所在的兴隆佳苑社区共有11幢楼、29个单元,社区按照县上“321”基层治理模式实行了三级网格化管理,分别设总网格长1人、一级网格长6人、二级网格长11人、三级网格长29人,实现了一幢楼一网格长,一单元一网格长的管理方式。

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蔡清介绍,社区给每个网格长配备了专用手机,每个月召开1次网格长会,听取每户家庭动态,研究存在风险,制定帮扶措施,每半年表彰优秀网格长一次,每人奖励200元。

“今年上半年,通过网格化监测,我们共发现6户贫困户存在返贫风险,现均已夯实了帮扶措施,并纳入了防返贫系统动态管理。”蔡清说。

依托汉阴县“321” 基层治理模式,按照就便就近就亲的原则,县上全面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共划分4876个基础网格,网格长分别由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和部分群众党员、人大代表担任,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监测全覆盖”。

为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全面防返贫监测帮扶责任体系,汉阴将所有农户全部纳入网格内监测,实行帮扶干部负责脱贫户,村“四支队伍”负责“三类”重点监测户,村民小组长和中心户长负责其他农户,做到分片到户、包户到人。

“网格化管理确保了不漏掉一个困难群众。”汉阴县副县长刘济兵介绍,网格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按照“风险发现、村初核、镇复核、县审定交办、部门受理、跟踪回访、核实验收、风险消除”八步流程,县上因户因人分类精准施策,保证了一般性问题“不出村”;村里解决不了的,由县镇调度项目、资金和帮扶力量予以解决。

帮扶系统化防返贫更有力

铁佛寺镇高峰村朱兴海的小院,除了靠北的几间正房,其他三面都是猪圈,院子里,朱兴海正忙着给猪调食。

能养上百头猪,一定不是懒人。可不久前在汉阴县防返贫监测系统中,脱贫户朱兴海却被监测系统提示为返贫风险户。

原来,今年朱兴海的妻子患了心脏病,儿媳又查出肺癌,一直在外务工的儿子只能回家照顾病人,多次治疗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一大笔账。

高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涛一到任,就立即了解情况,及时帮助朱兴海一家申报报销医药费,并指导他家想办法走出眼前养猪低迷期,发展多种经济。为了减少养殖成本,朱兴海种了十几亩地的玉米做饲料,父子俩还种了100多亩天麻增加收入。

为实现全县脱贫户持续增收,汉阴实施 “三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全县成立“三个一”产业专业合作社136个,1.4万户脱贫群众带资入社,新增加茶叶、蚕桑、猕猴桃等中长期特色产业6.9万亩,采取划地到户、分工分业、返租倒包、务工取酬等方式,促使合作社与脱贫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全覆盖。

围绕易地搬迁户防返贫工作,全县推行“138”搬迁后扶模式,按照1个支部引领,社区居委会、社区工厂、产业园区3个载体支撑,搭建便民服务、日间照料、儿童校外托管、红白理事等8大服务中心,实现产业、就业、服务全覆盖,有效破解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的难题。

针对特殊群体防返贫难题,县上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全县11所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150人,建成失能半失能养护中心3所,派驻全科医生24小时坐诊,招聘脱贫户、残疾人为护理员,实现以贫助贫、以残助残、以医助养。

该县还按全县总人口10%的比例,拿出185万元建立防贫保险基金。针对突发严重困难户支出远超家庭承受能力的情况,启动“防贫保”,由保险公司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赔付,筑牢防止返贫致贫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