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日夜守护,她用孝心温暖婆婆

通讯员 吴敏 徐杰

“明兰真是个好媳妇啊!要不是她,这个家就垮了。”汉滨区晏坝镇胡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韦金安的话语里,满是对孙明兰的赞许。这位50多岁的坚强女性,以日复一日地耐心陪伴与细致照料,成为邻里间口口称赞的“好媳妇”,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她一边精心照料着疾病缠身、无法自理的婆婆,一边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悉心抚养子女,还用柔弱的肩膀与丈夫一道共同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1996年,孙明兰嫁入胡家沟村,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然而,一场不幸悄然降临,十几年前,婆婆突发疾病,患上阿尔茨海默病,且伴随精神失常。

面对病情反复无常的婆婆,孙明兰的日子变得艰难且琐碎。平日里,喂饭是场“持久战”:婆婆时而抿紧嘴唇拒食,时而挥手打翻碗碟,饭菜溅满墙角。她只能蹲在地上一点点拾掇干净,转身又换个花样熬粥蒸蛋,耐着性子哄劝半天。患有重度贫血的她,常因长时间弯腰劳作而头晕目眩,却只是扶着墙缓一缓,继续忙碌。给婆婆洗澡同样不易,婆婆会抗拒、挣扎,孙明兰只能轻声细语地哄着,生怕弄疼她。一场澡洗下来,自己后背的衣衫总要湿透大半,让本就虚弱的身体更添疲惫。

但在孙明兰的记忆里,最让她刻骨铭心的还是婆婆离家出走的经历。婆婆有时候趁她盛粥的空当,便悄悄离家出走。村里的路七拐八绕,她第一个冲出家门,沿着田埂、顺着河渠一路呼喊着,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庄稼地里。

日子就在一次次收拾残局、一遍遍轻声哄劝、一趟趟田间寻找中悄然流逝,孙明兰眼角悄悄爬上了细纹,却始终用裹着化不开的柔软的眼神望着婆婆,默默扛下照顾婆婆和家里的重担,没说过一句重话。她常说:“老人辛苦一辈子,晚年最需要儿女的陪伴和照顾。别等到没机会尽孝才后悔。我这么做,孩子都看在眼里,希望他们以后也能孝顺长辈、有责任心,把好风气传下去。”面对村里人“好媳妇”的称赞,她只说“这是做子女该做的”。

孙明兰的事迹,不仅是个人美德的闪光点,更是晏坝镇乃至汉滨区深化新民风建设成效的鲜活体现。该镇通过“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持续弘扬孝善文化,营造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浓厚氛围,让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