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广告

安福村何以“安福”?

记者 陈俊 周健

汽车顺着环村公路缓缓上爬,沿途的木瓜正绿桃子正红,1600亩的油牡丹挂满果荚,规划建设的农家民宿也正在进行盆景移栽,节次鳞比的小洋楼顺着公路或者山坡依次铺开,村委会旁采石场里的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着粉碎砂石料,这便是白河县城关镇安福村欣欣向荣的气息。

安福村地处后高山,呈两山夹一沟地形,有11个村民小组682户2126人。“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安福村的村民可没有现在这么安心,大多都显得有些浮躁和不甘。”曾在村上断断续续担任过37年半的党支部书记石昌财告诉记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村民感到内心不安呢?

安福村属于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村,在上世纪70年代,因村内出产石灰岩,县办企业白龙水泥厂入驻安福村,村口较近的两个组的壮劳力在水泥厂打工,采石场附近的村民则在采石场开毛石,每月都有不错的收入。有经济头脑的村民也从中看到了商机,购买手扶拖拉机从事毛石运输。到了90年代末期,村里从事运输的已经达到了36户,运输工具也从最初的手扶拖拉机到大型拖拉机再到方圆车,最后都换成了大卡车。村民们也从中赚了钱,大多数农户家里也盖起了砖混结构小楼房。

进入2000年以后,白龙水泥厂迁出了安福建在了316国道边。生产水泥也不再用原材料毛石,而是从外地运回半成品后再加工。靠采石和在水泥厂打工的村民没了活干失了业,运输队也因为没有货运,不得不把车卖掉。原本热火朝天的安福村沉寂了下来,村民除了种粮就只能出去打工,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忧郁之色。好在村上抓住了政策机遇,把环村公路进行了拓宽硬化,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面貌。

直到10年后,外出务工的能人回乡,带来了新的生机。

2011年后,外出务工的部分精英在外挣到了钱开始回乡创业,他们建起了猪舍、牛棚,开办了养殖场,流转土地分别建起了300亩的大红袍花椒和冬桃园,成立了鑫果家庭农场,村上也引进了绿润农业科技和汉水粉石厂有限公司等企业,流转土地建起了牡丹园、开办了养猪场、养鸡场,已经停办多年的采石场也再次响起了机械声。附近村民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外,还走进企业务工有了工资收入,人也变得安定起来。

2014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安福村虽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6户915人,但因基础条件比较好被定为非贫困村,这就意味着除了贫困户该享受的政策外,就没有帮扶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也不会有扶贫工作队专门驻村帮扶。虽然包联单位省黄金公司每年给10万元的资金帮扶,但对并不富裕的安福村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几年下来,眼看着基础条件原本不如自己的贫困村安槐村,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变得越来越好,安福村的村民又坐不住了,有“好事者”就到村、镇找说法,甚至还有人拦截到安槐村检查脱贫攻坚工作的车辆,希望能有部门和工作队进驻安福村帮扶。

今年2月,因安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超过200户,按照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安福村被列为2020年挂牌督战村。按照统一部署,原来包抓帮扶镇坪县曾家镇花坪村的市审计局,在圆满完成花坪村脱贫摘帽稳固提升任务后,和省黄金公司、白河县文联一道被确定为安福村的帮扶单位。市审计局在接到任务后,按照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需要,立即选派国有企业监事何金凤和有着脱贫攻坚工作经验的邹希、马鑫悦组成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由何金凤任第一书记兼局派驻工作队长,在第一时间进驻安福村,开展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扶贫工作队进村之时,正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他们从党建入手,引导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力量和改善年龄知识结构,有效解决了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薄弱问题。

他们又走村入户,逐户排查走访,了解贫困户和全体村民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拿主意、想办法。并积极争取苏陕协作项目资金80万元,以“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成品鲜天麻种植4000余平方米、育菌棒1.6万平方米。同时多措并举为花椒产业寻找销路,一方面借助网络平台零售、订单销售鲜花椒;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市场,将鲜花椒深加工制成花椒酱,将产品变成商品。开展农副产品进机关活动,实现山货出深山,收成变收入,让村民看到了依靠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希望。

市审计局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一方面从自有经费中为村上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解决10万元的办公经费;另一方面又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安福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首先邀请市规划设计院为安福村编制村庄发展规划,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短短几个月,新建安全饮水蓄水池及过滤池3个,解决季节性供水不足问题。安装太阳能路灯88盏,解决村级主干道和通组路口夜间通行安全问题。投资30万元安装LED屏2个,设立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专栏2处。争取环境整治专项资金50万元,完善污水处理及环卫设施,完成7户民居改造,建设标准化公厕2个;完成入村主干道两旁绿化美化3.6公里。为纵深推进“智志双扶”,5月26日成功举办了“画里安福 筑梦前行”为主题的教育扶贫捐资助学仪式暨新民风建设表彰大会,表彰了58名新民风模范,资助了30名特困学生,激发群众投身脱贫奔小康的精神动力。积极争取并成功创建市级文化示范村,利用现有集体用房改造建设20平方米村史馆、非遗馆1个,完善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功能。一系措施让安福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变化,民风得到了改善,文化氛围得到了提升。

“我今年73岁,也当了37年多的村干部,还没有这样认真负责的驻村工作队,也没有见过哪个帮扶单位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有着这样大的帮扶力度。现在,村民的心气又回来了,打工的安心外出打工,种地的安心种地,发展产业的也有了新的目标,村里到处都能听到发自内心的笑声。”采访结束时,石昌财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