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汉滨:脱贫攻坚一线挺立“工会担当”

记者 陈曦 潘润生

穿行!穿行!穿行!山路蜿蜒,奇峰高耸,车行在暮色中,如入万山圈子,一山放过一山拦。3个多小时后,群山环抱中倏忽现出点点灯光,好似天幕上闪烁着点点繁星,汉滨区版图的“北极”叶坪镇终于到了。这一趟对汉滨区总工会主席王衍柏来说再平常不过,他心里最牵挂的人在这里,经常一来就住一个星期,这次乘着暮色赶来,就是为了明天一大早好“走亲戚”。

叶坪镇是汉滨区距离安康中心城区路程最远、人口最少、贫困程度最深的镇,汉滨区总工会事不避难,果敢地担负起帮扶责任。引进劳模推进产业发展、“点亮乡村”工程扮靓镇村容貌、争取项目破解基础设施瓶颈……汉滨区总工会与镇党委、政府协同发力,让叶坪这颗曾被遗忘在大山褶皱里的珍珠日益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帮扶叶坪镇是汉滨区总工会精准助力全区脱贫摘帽的缩影。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汉滨劳模始终挺立在脱贫攻坚一线,“跟着劳模奔小康”成为不少贫困群众的心声;“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汉滨脱贫攻坚战场上时时处处涌动着“工会力量”。

一名劳模带活一方业

走进叶坪山野,大片大片的猕猴桃已是果实累累,丰收在望。离猕猴桃产业基地不远处,猕猴桃冷库及加工车间建设工地正是热火朝天。2016年下半年,在汉滨区总工会引领下,劳动模范刘春波到叶坪镇发展猕猴桃产业,流转土地1000多亩,已建成集“产品生产、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猕猴桃农业示范园区。

今年50岁的程云满身体有残疾,一度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在汉滨区总工会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他积极参与土地入股,并在猕猴桃产业园区务工,每年分红和劳务工资加起来稳稳当当收入3万多元。他深有感触地说:“做梦也没想到,一年能在家门口挣这么多钱。我虽然身体残疾,但腰杆儿现在是挺直的。”

通过“劳模+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农户)”模式,叶坪镇已建设猕猴桃、中药材种植、原生态米核桃3个现代农业园区,组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培育规模化家庭农场5家,基本实现了兜底以外的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进园区务工、入股分红、承包园区经营等方式,实现了稳定增收。仅今年上半年,各经营主体已兑现农户土地流转费、劳务费等80万元。

产业发展让叶坪中心社区陈可义一家过上了新生活,在“甜蜜产业”的带动下,他养蜂50箱,每年仅股份分红、劳务工资和养蜂利润3项加在一起,总收入就达4万余元。近年来,汉滨区总工会直接投入50余万元,帮助叶坪镇3个贫困村成立养蜂合作社,带动贫困户85户173人,累计实现收益40余万元。积极推广叶坪经验,指导全区70余个贫困村建立养蜂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养蜂8万余箱,带动贫困户1500余户实现增收,探索出了一条拓宽贫困户增收和解决村集体空壳经济问题的有效路径。

几年来,汉滨区总工会广泛组织动员各级劳模和劳模所在单位,深入贫困村实施产业、健康、教育、金融扶贫,累计开展帮扶活动600余场次,帮扶贫困群众21000余人次;发动经营主体劳模20余人,在全区流转土地38600余亩,带动2100余户5900余人实现脱贫,各级劳模发展建设的“陕茶一号”、京康农业、瀛天核桃、忠诚蔬菜已成为省市区“三变”改革的样板和示范。

一盏路灯照亮一片天

每当夜幕低垂,叶坪镇公路沿线和乡村院落便亮起点点明灯,让这个偏远的乡村也有了华灯初上的现代感。

8月22日夜,盏盏路灯将叶坪中心广场照得透亮,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拢来,该镇篝火文化节启幕了。广场上人声鼎沸,干部群众手拉手唱起歌、跳起舞。在闪烁的灯光辉映下,近两千名群众吃着烧烤、喝着啤酒,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节目。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叶坪群众传承不变的生活方式,因为山大路远,不少群众没有出过镇域范围。一到夜晚,只有虫鸣啾啾、空山寂寂,没有急事人们一般不会出门。汉滨区总工会实施的“点亮工程”,改变了这一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过去少有的“夜生活”,给宁静的乡村夜晚增添了无限活力。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