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秦巴·文旅产业

用“慢节奏”传承非遗文化



■ 刘天天

在石泉后柳镇中坝小镇中有这样一家店,远远看去是一抹蓝,走进一看那抹蓝上有着千变万化的白色相映其间,小店中有各种扎染的手工艺品,从很小件的钥匙扣到小包包,再从坐垫到衣服,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每一件作品都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家店的主人是一名叫珍珍的年轻女孩,天微微亮,珍珍就来到了印染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的店每天都会迎来游客,今天要来的一批“客人”,是从安康高新中学远道而来的研学团队。“外面挣的钱是比在老家挣的多,但我还是想回到家乡发展,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又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珍珍看着远方,对家乡的未来满是憧憬。

一布一线一世界,一卷一折一乾坤。珍珍从一开始接触到扎染的时候,就深深被扎染所吸引,那时起她心里便有个“扎染梦”。“现在不是都在提中国梦嘛,我的梦就是‘扎染梦’”,为此,珍珍给自己提出了几个小目标:一是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二是不断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发扬非遗文化。

随着传承非遗的中坝作坊小镇72作坊的诞生,小镇的扎染作坊也随之建成。珍珍得知此事后心里特别激动,她主动申请承包了这个扎染作坊。从此,半路出家的她开启了扎染的研学路。

然而,万事开头难,珍珍的扎染路刚迈出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她花了3万元买了各种布料和染色材料,通过看书、看视频、请教老师,自己染了一匹布出来,放在店里卖,但是过去一个月了,一件也没卖出去。珍珍心里五味陈杂,于是她主动向中坝作坊小镇的企业主陕西巴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求助,公司便请来专业指导老师,现场教她如何把现有的布料自己加工成精致的商品。看着这些在老师指导下加工出来的成品,珍珍眼前一亮,重燃创业信心。

目前,珍珍用手工扎染所制成的产品有围巾、灯罩、桌布、衣服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天然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植物染料无毒、无害、无污染,并且染色产品色彩独特、别致,迎合了人们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心理。”说起扎染这一套,珍珍就特别兴奋。“现在只是一个初步起步阶段,目前我每月的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以后我想开连锁店到县上、市上、省上甚至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扎染艺术,同时我也准备邀请我们村的家庭主妇们一同参与,这样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传承里,也能给他们带来一笔收入。”

由于古法扎染工序较多,且运用纯天然的植物染色,因此产品产量不高。现在,随着景区游客的增多,珍珍的产品供不应求,但是珍珍依然坚持“慢节奏”的古法扎染,她不想“逐利忘本”,而是希望稳扎稳打,把扎染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到古法扎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