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姓茶坊·要闻

垃圾分类:咱安康不要等,不能等

编者按:9月27日,本报刊登了市住建局(人防办)工会委员会发起《“咱们工人有力量,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倡议发出后,在全社会引发热议。其实,垃圾分类管理国家已出台相应制度,但国内各地落实不力,盖因各级政府畏难。具体到安康,由于安康垃圾分类基础设施不完善,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主动性不高,尚未形成垃圾分类管理的有效约束机制,该项工作形势严峻,任重道远。为更好推动安康垃圾分类,建设生态经济强市,本报将从此期开始陆续刊登各界人士关于垃圾分类的构想和建议,以期此项工作入脑入市入行,落实落细落地。

垃圾分类,请开好头!

■ 郑运祥

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大抵说的是日本如何践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诸如一个香烟盒,其间的纸盒、外包的塑料薄膜、封口处的那圈铝箔就要分成三类丢弃。在日本,各种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细致到近乎苛刻。

由于国情实际,我国垃圾分类制度虽然早已制定,但执行的并不彻底。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进入“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阶段”后,“垃圾分类”这一“新潮”词汇才又开始在国人间兴起,并逐渐引起了大多数人的重视。

从沿海到内地、从大都市到经济欠发达城镇,垃圾分类开始在全国流行开来,制定机制、划分试点,各地的垃圾分类制度措施相继出台,地处秦巴腹地的安康亦不例外。

从8月1日市创建办组织汉滨区、高新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召开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讨论会,到目前安康中心城区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业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单位22个,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试点探索阶段向全市范围推进。

但对于垃圾分类这种“老大难”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尤其是在安康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考验着每一名城市参与者的智慧。

如何把垃圾分类做实做好?关键在于开好头。

单位要带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者,应积极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头劝导或强制性要求全体职工干部将单位生产生活垃圾做好分类,同时完善相关奖惩考评机制,将职工干部垃圾分类完成情况纳入日常考核。

党员要带头。结合党建工作,鼓励全市党员在生活和工作中主动分类垃圾,并向周围群众积极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更多的人认识到当前垃圾分类处理的严峻性和警迫性,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为全市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做好基础。

当然,前提还在于城市环卫部门要首先建立一整套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带头行动的单位和个人分类好的垃圾有地方去扔、扔好的垃圾分类再回收处理。

当前,全市正在大力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生态”之义不仅体现在绿色发展中,还体现着城市环境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市民文明环保的理念中。垃圾分类看似虽小,实则是一个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的集大成者,倘若这条路走通了,安康也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经济强市。

垃圾分类从环保意识开始

■ 王旭

8月1日,市创建办组织汉滨区、高新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召开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讨论会。目前安康中心城区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业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单位22个,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试点探索阶段向全市范围推进。

据统计,2018年安康市仅城市生活垃圾产生总量就达到35.3383万吨,处置总量35.191万吨,处置率99.58%,主要方式是卫生填埋。 数字触目惊心,面对庞大的垃圾、不当的处理方式,安康垃圾分类不仅势在必行,难度也可想而知。

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垃圾制造者是人,垃圾分类的执行者也是人,因此必须加强源头治理。安康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主动性不高,简单的宣传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再加之缺少明确的分类途径,未设置标准的分类投放集中点,也没有专门的车辆进行分类清运,大大增加安康市垃圾分类的难度。

面对这一现状,需要从意识源头踏出垃圾分类的第一步,让居民养成习惯性的“举手之劳”。首先需要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形成约束和强制机制,并设定相应奖惩机制,倒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其次,垃圾分类的宣传也必须落在实处,通过多渠道的方式帮助公众快速地养成垃圾分类的常态意识,明确分类途径,使其更简单地学会垃圾分类,从意识上,把公众从垃圾分类的“无为”状态提升到“有为”行动。最后,政府可以建立归责体系,明确垃圾生产者的法律责任以及垃圾分类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此外,政府还要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设置标准投放集中点,安排专门车辆运输,以此助力居民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任重道远。但如果人人都能迈出意识上的“第一步”,必将带来行动上的巨大改变。

垃圾分类处理从现在做起

■ 唐纪创

近日,《安康日报》头版刊发了市住建局(人防办)工会委员会发起“垃圾分类我先行”倡议消息。消息报道,自2018年我市启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在城区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业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单位22个,倡导推广普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革命。”生活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保问题,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类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空间和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充分说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一项具体行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必须大力推行这种绿色的行为方式。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倡绿色出行、绿色行动,崇尚绿色生活。路途中,我们尽量不扔垃圾,有了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购物时,我们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提倡多用布袋子,可以反复使用,也不会带来环境污染。其次,家庭生活中,生活垃圾的处理,我们可以按照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可燃物与不可燃物、干垃圾与湿垃圾、有毒有害物质与一般物质分开。将可回收的垃圾积存在一起,废物又可以再利用,节约了资源。可以燃烧的垃圾,可以利用它们的热能,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变成清洁的能源。干湿垃圾分类后,非常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和运输,大大节约运输成本。每天,家庭食用剩下的蔬菜下脚料很多,收集起来,腐烂了,是营养丰富的养花种草的好肥料。用过的废纸张,收拢整理好,是造纸的好原料。

全社会广泛参与垃圾分类处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在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业单位,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号召每位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环保行动中,让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每一个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大力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的新理念,让市民充分认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区分“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等概念,熟练掌握生活垃圾分类基本知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处理,更加有利垃圾的回收、运输和利用。

树立典型,用文明行为教育和引领身边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业单位,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先进机关、先进学校、先进单位、先进市民评选、命名、表彰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良好局面,人人参与,把文明意识、卫生观念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植根于每位市民的心里,让爱护环境成为每位市民的自觉行动。

让垃圾“精致”起来

■ 柯贤会

在垃圾分类热潮涌起的今天,安康如何开展垃圾分类?笔者认为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疏堵结合、全民参与、细化分类、从“我”做起、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垃圾分类管理。

垃圾分类要从普及知识开始。我市生活垃圾分类面临起步较晚、工作量大、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必须从宣传普及知识入手,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广泛宣传普及垃圾资源的再利用知识,让群众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好处,从而化作垃圾分类的自觉行动。要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专门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从娃娃开始,解决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问题,使得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垃圾分类要从教授方法做起。目前,我市普遍存在广大居民、特别是年龄偏大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匮乏和分类不当的现象,相关部门要聘请专家以街道、社区、单位为依托,开展垃圾分类归类知识培训,现场讲解示范哪些是可回收物、哪些是餐厨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哪些是其它垃圾,使垃圾各归其位,各得其所,避免垃圾的无序丢弃,彻底解决混装乱投行为。

垃圾分类要以加大设施投入为基础。在中心城区前期22个分类试点单位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所有机关、学校、小区、医院、街道等部位,实现全覆盖。要大力推广普及垃圾回收设施,加大分类回收设备投入力度,并在垃圾回收箱上醒目地标明哪类垃圾应投放到哪个垃圾桶内,环卫部门要定时进行回收,以便很好的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要以健全机制为手段。以法律法规的方式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与监督机制,对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进行惩处,确保垃圾分类回收逐步推广和加快实施。同时,垃圾分类要以形成习惯为目的。我们每一个人要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坚持及时打扫环境卫生、清理垃圾、分类投放,形成良好习惯,从而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周围人,形成良好的氛围。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垃圾的产出也会越来越多,垃圾怎么分类,看似一件小事,其实是一个影响到自然环境、生活水平的大课题,垃圾分类绝不是短暂的一时之举,我们要自觉行动起来,共同做好垃圾分类,让家园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