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视听

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升干部素质能力

本报讯(通讯员 马小松)为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持续加强全市两级法院队伍建设,促进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10月20日,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期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延安干部学院开班。

开班仪式结束后,延安革命纪念馆原馆长、教授张建儒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延安精神及其新时代价值》为题,从延安精神的概念提出、产生基础、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授,使大家对延安精神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当天下午,还组织学员到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路遥文学馆、延安大学校史馆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

此次培训为期一周,培训形式包括专家学者授课、现场教学、实地调研等,培训内容系统全面,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论述、延安时期的法治建设等重点理论。同时还组织学员赴梁家河、枣园革命旧址等地开展现场教学,教育引导学员感悟党在延安时期的光辉奋斗历程,从延安精神中滋养初心、汲取力量,全面提升学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点亮法治小灯塔 照亮成长前行路

本报讯(通讯员 钱隆)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近日,汉阴县人民法院干警前往漩涡初级中学,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法治与安全教育课。

活动之初,法官以一个小问题开场,引发了大家对法律和生活的思考,随后,他围绕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抵制校园暴力以及守护身体主权三个内容,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的语言为全体师生们进行了讲解,让学生对“珍惜青春,远离犯罪”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让他们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整场活动,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环节。汉阴县人民法院将继续承担普法宣传责任,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未成年人守护自己、尊重他人、平安成长贡献法治力量。

汉阴法治副校长和学生同演情景剧

本报讯(通讯员 秦晋)“遇到学生欺凌该怎么办?”“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暴力?”剧情行至关键处,来自汉阴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法治副校长突然暂停表演,向台下抛出问题。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凝神思考,有的脱口而出,将原本单向输出的法治课,变成了一场双向奔赴的认知碰撞。

《小西的烦恼》聚焦学生欺凌话题,讲述一名普通学生遭遇欺负、陷入迷茫,在检察官、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依法维权的故事。学生们不仅是观众,更成为剧情的一部分——检察官邀请学生上台,一起推动情节发展,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法律条文,而是可感可知的温情守护。”

“用情景剧讲法律,孩子更容易共情、更好理解。”参与活动的法治副校长说道。近年来,汉阴县人民检察院持续推进“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工作,将“红领巾法学院”与情景剧、模拟法庭等创新形式深度融合,让法治副校长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的法治“园丁”,以专业与温度守护青春,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孩子的童年。

恋爱纠纷闹上法庭 调解助力和平分手

本报讯(通讯员 唐兆格)近日,汉滨区人民法院关庙法庭成功调解一起赠与合同纠纷案件,帮助昔日恋人阿牛与阿花就恋爱期间的财物往来达成和解,有效化解了双方矛盾。

阿牛与阿花于2022年相识,后发展为恋人关系。恋爱期间,阿牛不仅为阿花绑定亲属卡,代付部分日常消费,阿花首次登门拜访时,阿牛母亲还赠与她1.2万元现金红包。然而好景不长,两人因矛盾产生隔阂,最终结束恋爱关系。阿牛认为,恋爱既已结束,阿花应返还其母亲赠与的红包及代付款项共计66681元,遂将阿花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深知此类纠纷不仅涉及财物,更关乎双方情感创伤,处理不当易激化矛盾。为此,承办法官多次联系双方,耐心倾听诉求,从情、理、法多角度进行调解。一方面向双方阐明恋爱期间财物赠与的法律规定,明确何种情形下赠与行为可视为附条件赠与,在条件未成就时可主张返还;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双方缓和对立情绪,理性看待过往感情与财物往来,避免因诉讼加深矛盾。

经过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阿花自愿向阿牛返还2.5万元,并当场履行完毕。至此,这场因恋爱纠纷引发的诉讼画上句号。(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岚皋县人民法院巧解涉企纠纷

本报讯(通讯员 李文浩)近日,岚皋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成功化解一起涉企排除妨害纠纷,妥善解决了因通道被“锁”引发的矛盾,为双方当事人打开了“互利共赢”新局面。

在此案中,某房屋的三到五层属于原告,计划将其出租,一到二层属于被告某企业,被告由于经营规划,将房屋暂且闲置,并在一层大门上锁。原告没有钥匙无法到达三到五层,多次和被告协商无果,随即向法院起诉。

岚皋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受理后,为全面梳理矛盾,干警前往争议房屋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得知,被告之所以锁门是因为担心楼上出租商用后,影响企业后续经营,而且被告对原告不信任,双方又未对大门、电梯使用明确约定。原告则认为被告是恶意锁门,双方对抗情绪十分严重。

干警研判后认为,该案争议不大,可利用“八段锦”调解工作法迅速化解。由于双方缺乏沟通,长期情绪对抗,必须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随即,承办干警迅速组织双方座谈,利用“远亲不如近邻”“和气生财”等传统理念调和,认真分析双方继续对抗的法律风险、企业发展问题。平复情绪后,干警又聚焦利益,充分了解当事人需求:原告需要通行权,被告则需要经营安全。在找准“靶心”后,干警引导双方制定调解方案,商议进出区域、电梯使用等问题,就被告担心的经营安全问题,干警提出可以在重要通道安装安全门的方式解决。最终,双方达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