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有序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


本报讯(通讯员 夏元鑫)近日来,白河县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举措,夯实工作责任,依法有序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建立责任清单,夯实书记责任。建立镇党委书记“统筹谋划、带头督导、严格把关、维护稳定”等4大项18条具体责任清单,并组织镇党委书记签订承诺书,促使镇党委书记对每个村(社区)的换届工作做到直接抓、直接管、直接负责。

完善全程记实,规范选举程序。认真总结过去换届工作经验,把换届工作全过程细化为24个重要阶段、98个重要事项和222个具体环节,由驻村指导组负责填写《全程记实登记簿》,做到一个环节一记,相关人员签字确认,竞职人员签字认可,并由镇党委书记审查签字把关,实现记实内容流程化、记录过程菜单化。

制定换届流程,据图稳步推进。把党组织换届工作划分为准备工作、民主推荐、考察公示、组织选举等4个阶段9大步骤32个重要事项;把村(居)委员会换届工作划分为准备工作、确定正式候选人、选举和后续归档总结等4个阶段9大步骤39个重要事项,制定《换届工作流程图》,供各镇党委据图按节点稳步推进。整理编印《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手册》350册,发放到11个镇122个村(社区)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督查指导组成员,供工作人员学习运用,指导换届工作。

开展“双承诺”,严肃换届纪律。分类制定镇党委书记履职尽责承诺书,驻镇督导组、驻村指导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农村党员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参与竞选人员诚信参选承诺书,分级分类组织相关人员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进行承诺。对违反承诺、采取不正当手段参选或干扰妨碍破坏换届选举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陕西共青团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
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走进安康


本报讯(记者 黄慧慧)12月25日,“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陕西共青团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省级示范宣讲活动走进安康。市直团组织负责人、青年代表,部分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和团市委机关全体干部参加活动。

活动中,团省委青年讲师团成员王超磊、郭金梅,市青联委员汪银春分享了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青年奋斗建功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年勇担当、发扬传承“三苦”精神等主题内容,用真人真事真情激励广大青年学习榜样、坚定信念、建功立业。

交流互动环节中,与会青年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疑惑同宣讲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使团员青年真实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激发了青年们对青春梦想的渴望和奋斗追梦的动力。

此次活动由团省委、省青联主办,团市委、市青联承办,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引领广大团员青年胸怀祖国、服务社会、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增添青春动力、迸发奋斗激情。

宁陕县太山庙镇人大学习贯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本报讯(通讯员 陈沐秋)为认真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宁陕县太山庙镇党委、镇人大精心组织,迅速安排部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组织镇机关全体干部集中学,镇人大主席团集中宣讲,各驻村工作队、村党支部、人大代表小组分区域学,连心帮扶干部入户走访宣传等多种形式,在镇域内营造了浓厚的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氛围。

“大家要继续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与当前脱贫攻坚、村(社区)‘两委’换届、信访维稳、年度考核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学习全会精神、推动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宁陕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述勇到太山庙镇进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时说,“要制定规划,将全会精神确定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领会精神实质,共同为太山庙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通过学习宣讲,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不仅要继续向更多的干部群众传达宣讲好全会精神,还要将全会精神贯穿到行动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听民声、解民意,结合实际建言献策,努力为太山庙镇经济发展汇聚更多的力量,助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以来,太山庙镇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宣讲。截至目前,已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村“四职”、部分县镇人大代表集中宣讲学习4次,镇域内5个行政村利用村民大会、党员大会、院落会、代表小组活动、走村入户、广播等宣传方式,累计宣讲1100余人次,广播宣讲12次,充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系统学习,吃透全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实践的强大动力。

宁陕创新推行生态护林员监管模式


本报讯(通讯员 黄积刚)宁陕县创新推行“12345”管理模式,对生态护林员进行精细、高效监管,有效提升生态护林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

实行“一督查”,成立专门督查组,每个月开展一次生态护林员履职和在岗情况暗访督查,每次督查随机抽取不低于2个镇、每个镇抽取不少于2个村。落实“两公示”,公布生态护林员的职责和县、镇、村三级监督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对生态护林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和举报,对其管辖范围、职责进行公示,随时提醒其履职尽责。推行“三考核”,实行每日签到报告、每周考勤通报、每月汇总考核并兑现工资的制度,对不能按要求履职或者出勤天数未达到规定标准的立即按程序辞退。强化“四级管理”,该县林业局实行局领导包片、股室包镇、干部包村和村级天保护林员包生态护林员的方式,常态化抓好生态护林员在岗履职情况监管。开展“五星评选”,在全县生态护林员中每半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生态护林员获评一颗星可得到200元奖励,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在生态保护、扶贫扶志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汉阴超额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


本报讯(通讯员 郭汉 邹丹)据汉阴县电影主管部门年终复核统计,今年该县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999场,超额18%完成“一村一月一场”公益电影目标任务。

汉阴县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高度重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先后在行政村、社区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银幕架、银幕墙102个、室内简易放映厅2个,极大方便了农民群众看电影。今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县数字电影服务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12套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为复工复映做好准备。在主管部门的协调支持下,该县数字电影服务站从农村公益电影露天放映实际出发,制定了4条防控措施,统一购置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用品,制作了防控警示牌,对农村放映员进行了体检和核酸检测,培训了防疫知识和防控技能。7月初开始放映,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观影人数增加。

该县还先后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决胜小康·奋斗有我”等主题放映活动;县电影主管部门在“一村一月一场”计划外另挤出5.76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公益电影放映场次补贴;县司法局联合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平台开展了“学习民法典,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普法电影放映活动。

图片新闻


近日,市天然林保护中心特邀我市林业工程师,为紫阳县高桥镇双龙村冬季核桃园管护工作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在培训现场,林业工程师从核桃树的修枝整形、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核桃园管理重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

胡波 摄

扶贫路上践初心


通讯员 许亚丽

今年1月份,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综合科科长张军终于得偿所愿,踏上了前往紫阳县洄水镇端垭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征程。

有过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他重回农村工作,自然是能比别人更快更准找到工作方法,但端垭村的现状仍让他感到棘手。他把到村的路途总结为“3个50分钟”,即从市到县、从县到镇、从镇到村都需要50分钟。特别是从村到镇的这50分钟,让他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跑坏了2个轮胎——面对困难,他一件件攻坚,经过一年多的日夜奋战,他赢得了乡亲的信任、领导的认可。

刚到村时,张军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与恢复生产的双重考验,他一边入户调查,普及疫情知识,一边组织群众科学备耕、返岗就业。他按照紫阳县“星级管理”办法,着力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制定各类学习计划,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组织党课学习、技能培训指导、政策法律咨询、典型优秀表彰等各类党群活动20余场次;选定年轻党员培树“致富带头人”,在疫情防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管护等领域,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锤炼他们的党性,培养端垭村未来接班人。

拉近与当地政府的距离对于端垭村来说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而只要在紫阳与岚皋的界河——大河之上架起一座桥梁,就可以使端垭村到洄水镇的行车时间缩短一半。虽然村“两委”争取了多年,但由于桥梁涉及2个县3个村,协调难度大,一直没能落地。

为实现3个村2000余名群众多年的愿望,张军多次前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及紫阳县发改局、县交通局等单位联系汇报,请求支持。在多次被否定、再争取、现场调研的过程中,他始终牢记村民期盼,咬定目标不放松,在各地间奔波游说,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桥梁终于立项开工建设。

在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的支持和他的争取下,端垭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8盏,修建桥梁2座,治理滑坡1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质量大幅改善,老百姓的脱贫致富信心也极大提高,一幅青山绿水、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贫困户由最初建档立卡210户690人到实现全部脱贫清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8000多元。

放眼端垭村,优质富硒茶、魔芋、中药材、黑豆……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正一步步点亮贫困户的致富希望,驻村干部们也由衷欣慰。

不兴产业穷根难除。选准了产业,就是开拓了一条致富路子。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经过全方位调研,充分发挥国家级富硒重点实验室平台优势以及端垭村资源优势,连续3年投入20余万元,完成了端垭村耕地高精度硒资源调查,使端垭村成为全市第一个完成耕地硒资源详查的行政村。结果显示,该村85%以上的土壤富硒,且无任何工业污染,属罕见的优质富硒区域,是天然富硒产品的理想产地。

为切实开发利用好端垭村的富硒资源,张军总结了“阳坡种茶叶,阴坡种魔芋,不阴不阳种药材,见缝插针种黑豆”的富硒产业发展布局,帮助村里争取各类产业发展资金218万元,全力推动茶、药、芋、豆四类富硒产业发展。

端垭村拥有茶园1200亩,品质优良,但茶产业效益却尽不如人意。为全方位帮助端垭村茶产业提质增效,他紧锣密鼓推进茶园整合翻新、厂房改造扩建、采茶制茶技术提升,并申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帮助研发出了一款优质高山富硒茶——人和寨富硒贡茶。张军对这款精心培育出的茶叶视若珍宝,积极宣传推介,联系城区各大门店扩大销售渠道,并通过朋友亲人把茶叶销售到了全国6个省市,对“人和寨富硒贡茶”品牌的形成和推广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最终,这款产品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今年端垭村富硒茶产值达到了100多万元。

园区的建设、企业的引进,为端垭村带来了项目签约、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农户入股……这里的富硒产业花开满地。由企业统一提供种子、技术指导、保价收购,农户的种植兴趣日渐增长,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已显雏形。

舞全域旅游龙头 践“两山”理念新篇

——石泉县以全域旅游发展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记者 张思成 李莹 通讯员 许兵

1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石泉县榜上有名,成为安康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是该县以全域旅游发展践行“两山”理念取得的丰硕成果。

石泉县切实把生态旅游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打造,坚持一条路径引领,优化一个规划布局,完善一套政策体系,实施一班人马齐抓,推行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一幅兴县富民美景,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矢志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推动旅游业调结构、转方式、育动能,以全域旅游一根线,串起全县多业融合、开放发展新境界。

一条路径引领——舞起全域旅游龙头

石泉县旅游南线上的后柳镇中坝村,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前不久,作为全市两个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中的一员,予以正式发布。而在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中,石泉县饶峰镇胜利村作为全市两个入选对象之一,早已入列其中。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的价值意义非同寻常,两次将目光锁定到秦巴腹地的石泉县,确有它的道理。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山水洞峡滩城瀑”一一尽有,绿水青山才可谓是石泉最大的资源禀赋,更是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的现实依据。

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将这些生态人文资源转化为竞争发展的优势,在发展旅游业中实现富民强县?石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力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努力把石泉打造成为陕南旅游强县,建成全省、全国一流的全域旅游示范县。

石泉县切实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最佳路径和具体实践,以“高起点、高品位、大举措、大手笔”的雄心、恒心和决心,坚持“全域规划、全域布局、全域发展、全域融合”的总体要求,实施“全域突破、板块推进、系统配套、打造精品、铸造特色、形成品牌”的发展思路,推行“统全域、定规范、重指导、增配套、压责任、强考核”的创新举措,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构建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在规划引领上,突出要素整合,按照“多规合一”的理念,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全域旅游规划,着力构建“一心、三区、多点”的全景石泉空间布局。坚持做到规划一张纸、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用科学的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发展,倾力打造以汉江石泉古城为主体的城市旅游休闲体系和游客集散中心,以云雾山为核心的秦岭生态文化康养区,以汉江为轴线的秦巴汉水休闲度假区,以池河金蚕小镇为重点的鎏金铜蚕丝路文化体验区,利用山水田园、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一系列景区景点以及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形成多点开花、全域景观、全域养生休闲格局。

践行“两山”理念,引领绿色发展。石泉县大力推进碧水、蓝天、宁静、绿色、清洁“五大工程”,做到生态与发展共生共赢,不断提升城乡旅游环境质量,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建设强县、省级旅游示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系列政策支持——全方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桑海玻璃滑道项目一天内就敲定!”用手指着玻璃滑道项目所在地,石泉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副局长王广明告诉记者。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0年6月11日招商引进,当地政府部门与投资方当天见面、当天考察、当天签约。9月底全市首个桑海玻璃滑道建成投运,加之明星、五爱两个农旅融合示范村如期盛大开园,石泉东线一大批旅游体验项目正式运营,全域旅游“一心、三区、多点”布局线上又多了一处好风景!

近年来,石泉县在全域发展特色旅游中,坚持以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加大投入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旅游产业发展奖补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全方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提升旅游业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政府配套资金、项目捆绑资金和金融投资、招商引资、社会融资等渠道,强化旅游投入保障。

设立10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吸引多元资本壮大旅游发展基金,引导促进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近三年全县投入旅游产业中的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公共服务、商品开发、文旅活动等共计达20.62亿元。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对县域内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市场主体从事旅游开发建设或经营管理。近几年来,共招商引进10余家从事景区景点开发、宾馆酒店服务、旅游商品研发、旅游交通服务等市场投资主体,总投资超过20亿元。

出台具体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扶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等激励办法,明确对旅游特色镇、特色村,新创建A级景区、星级酒店、农家乐,以及旅游品牌宣传营销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扶持,近三年发放奖补资金2700余万元,发放贴息贷款1.5亿元,政府贴息1000万元以上。

通过持续不懈努力,石泉县先后开发景区景点10多个,成功创建国家4A级和3A级景区各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建成4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近三年来,全县接待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旅游产业对全县GDP的贡献率已超10%以上,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套工作机制保障——促全域旅游进入国字号

自2016年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来,石泉县创新机制、聚合要素,优化环境、提升服务,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实施一班人马齐抓,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抓统筹协调;县人大、政协“一把手”任副组长,抓监督保障;各镇、各部门“一把手”抓推进落实。推行一般事项分管领导协调、重要事项联席会议协调、重大事项“一把手”协调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任务“清单”督办、“两办”督查室按任务“清单”督查、人大政协据任务“清单”视察督促的“三级三线”协调督办机制,严格实行平时督查不良记录加年度专项考核制度,确保全域旅游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实行“游长”管理制,明确县长、镇长、村长或局长为“游长”,负责区域旅游常态化管理。县、镇党委书记民情“三本账”(意见建议、利益诉求、投诉举报)拓展延伸到景区,回应游客关切、维护游客权益。旅游部门牵总常态化开展“联合治理”,促进旅游企业标准化、旅游服务规范化。建立了旅游安全应急指挥体系和救助救援体系、线上线下投诉举报受理等制度。建立“旅游志愿者”协会,倡导“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都是流动风景”,常态化参与志愿服务者多达上千人。

在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上,相继建成旅游景区生态停车场7处、停车位2000余个,城区内停车场5处、停车位8757个。先后完成4条公路改造提升,建成5条旅游专线公路,建成5个游客集散中心,改造5个公路服务区,建成5条旅游景观公路,开通6条景区公交专线和客运班线,基本实现“一路畅通、一路安全、一路风景、一路休闲”的旅游交通环境。

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筹资800余万元建成全市首个旅游数据中心及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成县内重要旅游景点、智能化旅游引导系统,实现游客服务中心等场所WIFI全覆盖。完善旅游接待场所孕婴、老年人、残疾人服务设施。扩大公共文化免费对外开放,累计投资1580万元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有效解决了各景点及重要旅游干线游客“如厕”不便难题。

同时建立县、镇、景区三级游客咨询服务体系,制定具有本地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特点的地方统一服务标准,应用于游客集中场所、旅游集散中心及游客服务中心。灵活人才政策,聘请5名国家级行业专家学者提供智力支持、柔性聘用30名旅游专业人才、一次性聘用110名常态化旅游演艺人才。组织从业人员外出学习,邀请省市旅游专家、学者专题辅导,常态化开展旅游知识技能培训,实现旅游从业人员全覆盖。

一幅兴县富民美景——让群众共享全域旅游红利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饶峰镇胜利村村民杨先飞这样算起了收入账:“如今回到家乡在景区打工,每个月四千多块钱的工资,再加上每年流转土地、入股分红又是上万元,家里的收入翻了好几番,顺利实现了脱贫致富!”

昔日荒滩地,如今聚宝盆!胜利村通过动员返乡创业能人杨卫东将村里的荒滩地和山林地流转打造成饶峰驿站景区,通过“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本村及周边100余户近300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据统计,2019年胜利村旅游经营性收入超过1200万元,全村农户收益分红超过60万元。现在胜利村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胜利村正是石泉县创新推行旅游扶贫“四带”模式构建兴县富民美景的具体体现。按照“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要求,石泉县创新推行景区带片、景点带村、企业带户、服务带人的“四带”模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激励政策,实现以旅游业带动产业、促进创业、扩大就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致富惠民的新路子。

石泉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通过大景区辐射、示范镇村带动、土地流转入股、参与经营服务、村庄搬迁改造等方式,推进“镇村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使更多农民全要素聚集到旅游产业链上,让更多群众共享全域旅游发展红利。近两年来,全县通过旅游业带动城乡居民创业就业突破2万人,其中2139户4684人通过旅游产业实现脱贫。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6%,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舞动山水兴旅游,一业兴起百业旺,全域旅游有效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石泉县累计发展中小型餐饮店1210家,创建特色示范店农家乐(餐饮店)18家,发展旅游住宿设施180余家,床位7000余张,开发富硒农产品、风味小食品、文化纪念品等80余类旅游商品,建成大型旅游购物场所25家、旅游商品生产基地21家、旅游商品线上网店19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卷山水打造石泉十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坚持以‘两山’理念,持续做大做强全域旅游,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全方位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向18万石泉父老乡亲交上一份出色的富民强县答卷。”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铿锵有力地说。

旬阳农商银行构元支行送贷到田间地头


本报讯(通讯员 陈昌静)“辛苦你们了,跑这么远的路,上门给我办理贷款,‘秦e贷’真是方便好用。”日前,家住旬阳县构元镇金马塔村的蔚先生向前来进行“秦e贷”授信签约的旬阳农商银行构元支行客户经理连声道谢。

“秦e贷”是农商银行近年来主打的一款线上信贷产品,自2019年上线运行以来,旬阳农商银行构元支行员工主动出击,广泛深入社区、街道、村组院落、田间地头开展宣传,利用微信群发、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加强产品宣传推广;打造优质服务团队,提升员工业务素质,主动上门对接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同时,该行充分发挥各村“双基联动工作站”和“金融便民服务站”作用,与村干部、“助农E终端”商户通力配合,向农户讲解互联网数字银行转账、缴费、存款功能,让“智能存款不出户、合疗社保缴费不出村”等利民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今年以来,为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该行主动联系,向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个体户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通过营销“秦e贷”,为辖内客户增加授信900余万元,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