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贫一线发光发热


通讯员 邓喆 何超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又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防洪度汛等考验,扶贫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在这场大考中,安康水电厂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针对贫困人口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积极落实中省市和公司各项扶贫政策,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攻坚克难,达成精准扶贫目标

2018年3月,安康水电厂帮扶村调整为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旬阳县赵湾镇金元村。2019年11月,金元村整村脱贫退出,2020年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及国家普查。

驻村帮扶以来,安康水电厂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做实“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模式,2018年组建金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新建烤烟炉6座,流转土地200亩,发展烤烟120亩,组织弱能贫困户通过土地租金、资金入股、劳务派遣等形式加入合作社,带贫益贫20户60人。同时,建成200千瓦光伏电站全负荷并网运行,集体经济收益21780元,实现带贫益贫132户257人。注册成立金元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樱桃150亩,带贫益贫17户37人。规范金元盛劳务扶贫公司运营,通过劳务派遣,年均有组织外出务工180人,实现劳动力稳定就业。完成拐枣示范园建园建设管护,全村拐枣种植1000亩,实现了贫困户长效产业全覆盖。

抓实“两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村内新建闵家庄、金竹园、花栎园3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全村共完成移民搬迁117户359人,生态搬迁户22户61人,安全住房提升工程12户26人,确保全村安全住房率达100%。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安置点硬化、绿化和亮化,扩宽硬化4.5米宽主干道6.72公里,硬化3.5米宽产业路11.575公里,新修烟草产业路3.5公里,结束了该村没有水泥道路的历史。抓实排污排水设施处理,建设慈安便民桥1座、安全饮水工程3处,完成拦水坝、蓄水池、水塔4座。积极协调镇供电所完成14.5公里农网改造提升工程,新增高压线路1公里、变压器3台。移动、电信光缆入村,无线广播、通讯网络全覆盖。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66.95平方米,做到“四室分离”,配备有资质村医1名。

千方百计,克服疫情汛情影响

面对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安康水电厂驻村工作队员沉着应对,积极协调医用口罩、消毒洗手液、酒精等防疫物资,通过逐户逐人摸排登记、建立返乡人员台账、大力宣传、设点防控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面对疫情影响,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防控,实现两手抓、两手硬,协助村扶贫劳务公司派遣32人到合作社务工,争取落实26个村级公益岗位。“点对点”对接劳务输出,定点向西安中天劳务公司、西安卓越劳务公司等企业输送务工人员180人。对重病、重残、无劳动力贫困户加大社会兜底保障力度,落实兜底保障52户66人,其中五保户18户18人、低保户34户48人。

8月以来,赵湾镇境内出现的几次强降雨过程,对金元村还较脆弱的基础设施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8月13日以来的强降雨,持续时间长,造成多处村道山体滑坡、道路沉陷,共滑塌土方约6000立方米,护坡、挡墙损毁500立方米,导致村道中断2.5公里,影响农户烤烟生产所需的煤炭、汽油等生产资料正常运输。汛情发生后,安康水电厂驻村工作队员配合村“两委”立即开展全村排查,在危险路段设置警戒标志,积极协调帮扶水泥等物资,联系相关部门现场勘查、商讨解决方案,经过多方努力,9月7日金元村主干道全线抢通。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经过3年的定点帮扶和不懈努力,金元村实现整村脱贫退出,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49户456人降至6户16人,贫困发生率由50.63%降至2.13%,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帮扶过程中,安康水电厂不断健全完善防范返贫致贫机制,制定《金元村脱贫攻坚后续帮扶计划》,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行动,完成政策落实。补齐短板,完善村内道路养护、安全饮水、公益事业等管理办法。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开展“卫生人家”评选,彻底改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安康水电厂将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强化责任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持续深入开展扶贫工作,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保证脱贫质量,以更大的决心、更足的干劲、更有效的手段,推动社会扶贫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

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暨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 魏涛 翟本荣)10月20日,我市召开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暨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会议,传达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相关会议精神,研判我市信访工作形势,动员部署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晶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高晶华指出,重复信访问题表面上是信访积案长期未得到妥善化解,实质上是对党员干部信访工作作风和能力的检验,直接影响信访工作公信力和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各县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严格对标党中央要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啃硬骨头、破解难题,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专项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高晶华强调,做好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必须精准发力、对症下药,确保按期清仓见底。一要领导聚力。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联席会议工作职能,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推动形成统分结合、齐抓共管、聚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格局。二要综合施策。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社会关怀等手段和教育、疏导、调解等办法,用足用活“三到位、一处理”治访原则,妥善解决信访问题。三要多元共治。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强化法治保障、德治引领、人文关怀,善于运用信访听证评议、法律援助、协调会办、律师参与化解、复查复核等方法,确保问题依法及时得到化解。

高晶华要求,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必须闻民所盼、真抓实干,紧盯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时段,严格落实集中交办、领导包案、考核通报、源头预防等机制,切实把信访事项化解到位,以优异成绩践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

市审计局举办道德讲堂传承道德精神


本报讯(记者 杨京保 通讯员 邹黄耀)10月20日,市审计局在白河县城关镇安福村举办主题为“庆丰收奔小康 勤俭节约大家倡”的道德讲堂。局机关党员干部和安福村干部群众通过听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学一个模范、谈一段感悟、做一份承诺、送一份祝福,感悟道德力量,传承道德精神。

歌唱新时代祖国繁荣富强的《丰收之歌》拉开了此次道德讲堂的序幕;“懒汉”柯昌全通过自身努力和辛勤劳动过上好日子的短片《努力才会幸福》让在场群众倍受鼓舞;《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经典诵读引起大家共鸣;对“勤劳致富模范”纪德旺、“诚实守信模范”李世才、“敬业奉献模范”施云富、“孝老爱亲模范”石昌凤、“助人为乐模范”许章琴5名道德模范的表彰将活动推向高潮。随后,拒绝餐饮浪费公益短片和《文明餐饮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让参加活动的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倡议内容,共推新民风,共建美丽安福。

据了解,市审计局将以联建、共建的形式,常态化推动道德讲堂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精神面貌,为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和建设模范机关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图片新闻


10月20日,位于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的安康顺巨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作为汉滨区最大的农机生产厂家,该公司将制造各种农业大棚设备、温室骨架、温室大棚配件及微耕机、果蔬烘干机等农机产品,以满足汉滨区广大农村丘陵、川道、山区等经济作物区农业生产的需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图为工人在生产大棚配件。

周濬 摄

市场无涯“企”作舟

——平利力促农产品供销无缝链接


通讯员 陈力 黄莉

9月17日,2020年全国消费扶贫论坛在延安市举行,达成了《巩固拓展消费扶贫成果延安共识》,发布了50个全国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其中,平利县“企业牵手农户 山货飞出深山”消费扶贫经验名列其中。

7月底,平利县在女娲文化广场举行了2020年扶贫产品交易会“安康大集”。同时,由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支持拍摄的脱贫攻坚题材时代报告剧《脱贫十难》剧组在现场取景,平利消费扶贫场景将在今年年底添彩荧屏。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着眼于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与长远发展,把消费扶贫作为发展产业、增强造血能力的重要手段,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多方拓展销售渠道,“以企为媒”搭建小农户与大市场桥梁,实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了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企业主导是长久之计

“这些天我正在为香菇找销路,你们给我解决了不少库存,真是太感谢了。”近日,正阳镇村民黄安邦激动地说道。当天,平利农商银行开展“买产品、献爱心”消费扶贫活动,现场采购香菇,共消费45000元。黄安邦是土生土长的正阳镇人,2015年响应政策号召返乡创业,创业初期,修建厂房遇到了资金难题,平利农商银行主动上门联系,及时为他办理了39万元贷款。经过5年的发展,黄安邦的香菇生意越做越大,发展种植基地20余亩,带动44户贫困户140人就业。

消费扶贫本质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你卖我买”的商品和服务交易行为,平利县充分利用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产业聚集、政策推动、品牌建设等措施培育壮大了一大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将农户手中的“土货”变成市场上的热销货,让贫困户变成积极创业的致富带头人,为消费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强产业,引领企业发展。把抓好市场主体作为推动消费扶贫的重要载体,多途径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合流通渠道、供应链、生产端相关企业主体形成完整消费扶贫全链条。围绕绿茶、绞股蓝、富硒粮油、中药材、生态猪等特色农业“5个10万”的发展目标,实施“一村一业一企”,确保每个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帮扶企业、一个脱贫园区。全县累计发展茶饮产业园25万亩,中药材、富硒粮油等产业园20余万亩,共培育农业企业1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4家、家庭农场82家,建成现代农业园区85个,构建了兴产业、建企业、促脱贫的精准扶贫体系。

政策支持,扶持企业壮大。县财政每年单列3000万元扶持农业产业建设,累计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2.8亿元,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3.5亿元、“5321”产业扶贫贴息贷款34585万元、扶贫支农再贷款5亿元,落实苏陕协作资金10965万元,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共培育重点龙头企业52家,有效带动提升了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

质量管控,打响企业品牌。引进先进科技成果,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提升平利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平利企业的外在竞争力。制定发布《女娲茶标准综合体》《绞股蓝茶标准综合体》2个陕西省地方标准体系,“平利绞股蓝”“平利女娲茶”先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利绞股蓝”被人民网评选为“最受网友欢迎产品”。

利益联结是制胜之招

2019年,平利县政府主动对接拼多多,探索建立了“多多农园+绞股蓝”电商消费扶贫模式,由县内年轻企业家王秀梅带领52户种植绞股蓝的贫困户组成寻梦农园绞股蓝合作社,拼多多出启动金、出技术、出流量,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收购、加工、销售,农户出人、出力、获分红,2019年共带动农户种植绞股蓝255亩,带动就业200余人,增加农户收入100余万元。

如果农户单打独斗,就无法满足消费需求,也不利于贫困村脱贫产业的长足发展。平利县通过土地流转、股权分红、订单合同、劳务用工等方式建立起企业与贫困户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把资源、农民和市场捆绑在一起,实现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利益机制,初步形成“贫困群众跟着经营主体走,经营主体跟着市场走”的消费扶贫路径。

土地流转收租金,坚持依法自愿的原则,鼓励引导13575户农户将13.8万亩土地、产业园等资源,通过流转方式,向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占耕地总面积的35%,年土地流转入股收益达到2172元,户均增收1560元。入股分红收股金,坚持“财政出资、股权量化、按股分红、收益保底”的原则,把财政支农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量化为贫困户持有的资金,累计将10152.5万元财政配股资金投放到效益好的农业经营主体,按每个贫困户5000元量化折股分享收益,累计分红856.2万元。

劳务用工收薪金,出台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奖励办法,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优先吸纳贫困户进厂进园务工就业,签订3至5年劳务用工合同,让贫困户获得稳固的薪金收入,全县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3.1万人就业,常年聘用固定农民工2388人,带动人均年增收1.5万元。订单种养收现金,对于有自主产业的贫困户,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与其签订长期农产品购销合同,通过“订单种植、溢价收购、品牌营销”的模式,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畅通渠道是关键之举

“酒香也怕巷子深”,消费扶贫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产销两端对接,打通供需链条,拓展销售渠道。平利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创新消费扶贫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城市需求与农村供给优势互补,让当地农特产走出大山奔“钱”程。

电子商务营销。大力支持企业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引导企业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全县经营主体、合作社、产业大户累计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网店800多家,年网销农副产品达2亿元。

宣传推介促销。组织县内企业积极参加省市内外各大展销会、博览会,先后在北京、乌鲁木齐、哈尔滨、常州等地举办平利女娲茶(平利绞股蓝)专场推介会,在县内举办“首个国际茶日”“抗疫助农、助力扶贫”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平利农副产品。在“平利特产进武进·百家企业手拉手”招商推介上,50家平利企业与50家常州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品产销合作关系,累计往江苏销售农副产品2653万元,带动1730名贫困群众增收。

文化三产热销。着力把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消费品,充分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刺激带动文化消费、绿色消费、体验消费。长安镇双杨村做足农村杀猪的丰庆文化和仪式感,通过举办“庖汤宴”,让消费者全程参与全程体验,打造了集原生态民俗风情和乡村美食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消费品牌。同时该村深挖农耕文化优势,创新建设云端农场,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市场化办法,线上网络全程直播时令蔬菜传统种植过程,线下建起时令蔬菜直营店,通过“点单+配送”的方式,使贫困群众手中的原生态农产品“俏”起来。

第一书记带销。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便于输送产品、监管质量、收集信息的作用,借助江苏武进、西安交大、西北大学对口帮扶资源,在陕西西安、江苏常州创办第一书记扶贫超市,在县内双杨、金沙河、东山寨等贫困村发展了一批第一书记网上扶贫超市,通过“线下实体展示+线上数据平台”的运营模式,推进扶贫产品进商场、进社区、进高校、进机关,带动11236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910元。

社会组织帮销。创新建立苏陕协作“扶贫超市O2O”数据平台,将贫困家庭农产品销售等实际需求“打包”摆上“超市货架”,动员平利、江苏两地社会组织、工厂企业、爱心人士通过线上认购、线下帮扶,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畅通农产品进城通道,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93万元,带动1456名贫困户增收。

消费扶贫大家帮,共同致富奔小康。平利县深挖居家消费内力、文化消费潜力,广泛利用互联网触达终端用户、结对帮扶资源等优势,大力创新销售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通了农副产品供应链、销售链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送技送岗送真情


通讯员 杨志贵 邱运丽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前夕,紫阳广场上人头攒动,显得比往日更加热闹。在以“稳就业保民生”为主题的“人才扶贫”招聘现场,一个身材中等结实的中年男子,一会儿为咨询人员介绍岗位,一会儿帮企业和求职者牵线搭桥……他是紫阳县人社局劳动仲裁股股长晏家国。

“晏股长。”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晏家国耳旁。

“胡庆宝!”转身望去,原来是4年前晏家国在洞河镇楸园村包联的贫困户。

胡庆宝的父母年迈且身患残疾,妻子体弱多病,两个上学的孩子也需要开销。以前,一家6口全靠他在山坡上刨土豆糊口度日。就在胡庆宝一筹莫展之时,紫阳县人社局扶贫帮困包联工作组进驻到了楸园村。

风尘仆仆的晏家国一入村就到胡庆宝家中,陪两个老人拉家常,和胡庆宝掰起手指头细算他家的开支……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晏家国自己补贴路费,把胡庆宝送到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参加修脚技能培训,结业后安排他在郑远元修脚连锁店上班,第一年收入超过6.8万元,全家当年实现脱贫。

之后,晏家国还动员胡庆宝的妻子、堂兄等9名亲朋好友到县上参加修脚技能培训,从事修脚行业。楸园村村民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已有268人通过修脚足疗、家政月嫂、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并相继脱贫。

现在,胡庆宝当上了修脚店的店长。因为前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店里正缺少修脚员工,所以趁这次招聘机会,赶来紫阳“人才扶贫”招聘现场招人。

自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在紫阳县就业扶贫主战场上,常常能见到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顶酷暑、冒严寒,进村入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晏家国就是其中的一员。

今年56岁的晏家国在紫阳县人社系统工作36年,任紫阳县人社局仲裁股股长已有16年,但他没有因年龄大而退出,而是在股室同志抽调到驻村扶贫第一线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全县劳动仲裁业务和包联贫困户工作。

按照省、市、县精准脱贫工作部署,他认真学习领会精准扶贫政策,坚持下乡入户,深入了解贫困群众实际情况,与包联贫困户商讨制定脱贫规划和措施,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在做好脱贫工作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宣传劳动就业、技能扶贫政策和劳动维权等相关法规,帮助外出务工人员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为使扶贫工作、劳动仲裁股日常业务两不误,晏家国把两者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制定仲裁业务学习计划,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补齐短板。不论是参与脱贫攻坚,还是从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他都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从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16年中,晏家国每年时限内结案率、越级零上访、企业和员工双方满意率均达100%;连续两个三年被评为国家优秀公务员和全省“十佳仲裁员”;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紫阳践行“五个一”、脱贫攻坚“百名好干部”。

全市统战部长座谈会召开


本报讯(通讯员 鄢甲兵)10月14日,全市统战部长座谈会召开,听取各县区年度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明确细化推动重点领域统战工作提质增效和圆满收官的措施要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雷西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雷西明指出,今年以来,全市统战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把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凝聚共识贯穿统战工作始终,把“创新”“落实”作为硬核措施,不断巩固优势、弥补短板、培育亮点、彰显特色,各领域工作扎实推进、富有成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贡献了统战力量,彰显了统战作为。

雷西明强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统战部门的职责所在。要围绕“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加强统战成员的政治引领和形势教育,动员统一战线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参与安康经济社会建设,助力“三个确保”,推动“三个实现”。要对标年度八项重点任务查漏补缺,持续巩固提升乡贤统战和新社会阶层人士等特色亮点工作成果,细化加快补齐宗教团体建设、网络人士统战等工作短板的措施,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年度工作任务落实。要强化统战信息宣传工作,加强统战宣传队伍建设,总结一批典型做法,提炼一批深度报道,推动更多安康统战工作经验“走出去”,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统战工作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基层基础,用好县镇村三级网络,发挥基层统战专干(联络员)积极作用,提高统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大统战工作整体效能,把凝心聚力的成效体现在促发展、保稳定的各个方面,为谱写安康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广泛持久的统战智慧力量。

旬阳农商银行消费扶贫助农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 吕晓兰)10月17日早上,旬阳县麻坪镇寨湾村小广场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来自关垭村、寨湾村的村民向旬阳农商银行员工售卖着自己的农副产品。

当日正值第七个国家扶贫日,旬阳农商银行组织24名党员干部在寨湾村开展“爱心采购 你我同行”消费扶贫一日行活动,现场采购甜杆酒、板栗、土豆、红薯、土鸡、木耳、辣椒等农副产品,活动当天累计消费11478元。

“这几年靠种植烤烟,过上了好日子,每年有上万块钱的纯收入,今年外出务工,土地流转给别人,前几天刚回来就听说包帮咱村的农商银行要来购买农产品,我就把家里的甜杆酒拿来试试,没想到还成了抢手货。”已经稳定脱贫的寨湾村村民陈恩柱开心地说,他从家里带来的240多斤甜杆酒全部被农商银行员工买走,自己赚了2700多元钱。

今年以来,旬阳农商银行共组织开展线上线下集中采购消费活动4次,职工参与度达100%。先后与县内9家扶贫产品销售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消费金额累计达到30余万元。该行还将继续通过消费扶贫系列活动,动员干部职工参与购买、广泛宣传,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让“山货”成为村民增收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