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互助暖人心


通讯员 袁晓侠 李清泉

经过10余年的发展,白河县互助保障活动每年能筹集各项互助资金140余万元,建起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和坚实牢固的互助保障体系。2019年度,全县参保单位210个,职工参保25088人次,保费金额1434190元;理赔589人次,理赔金额846268元,互济关爱金45000元。

自2006年职工互助保险工作开展以来,白河县总工会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阵地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强化规范管理,有效履行互助宗旨,切实维护职工利益,职工互助保险工作得到了各级工会领导的高度认可。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合规审计部部长郎琼在白河调研时,对该县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财政供养人员参加职工互助保障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开展初期,由于工作人员少,政策宣传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职工互助保险在绝大多数单位和企业职工之间不被理解和接受,工作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意外事故、突患大病……当意外降临,职工怎样渡过难关?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外,面对大病时,能不能得到更多的保障?这些问题,件件都是涉及民生的大事。从2006年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该县总工会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机制正式运行,10余年来先后建立起住院加意外、意外伤害、女工特殊病、重大疾病等多个互助保障计划,互助保障范围涵盖了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等领域。

2015年,为破解职工互助保险漏报、未保,遇到紧急情况得不到救助的难题,该县总工会多次协调,与县政府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财政全额供养人员参加职工互助保障所需资金纳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有效解决了参保难的问题,开创了该县互助保险工作的新局面。

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以职工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职工互助保险参保率直线上升,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利益,白河县总工会连年荣获“全省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模范县(区)工会”,2018年荣获“全国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模范县(区)工会”。长期以来,该县总工会围绕“强工会、暖职工、求发展、促和谐”的工会工作方针,以“职工娘家人”的工作理念,坚持把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为广大职工构筑起抵御意外、疾病风险的安全屏障。截至目前,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已覆盖全县11个镇总工会,11个县直系统工委,434个基层工会33000名会员。

显著成绩的背后是优质的服务。“妈妈心,婆婆嘴,闲不住的两条腿”,从事互助保障工作多年的张吉海总结出了一道顺口溜。互助保障与职工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张吉海要求工作必须零失误,需要做到“快、实、优”。

2016年5月,白河县职教中心单某明老师在工作的途中突发车祸,急需送到十堰动手术,但几十万元的费用让单某明一家陷入了窘境。张吉海在朋友圈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单某明家属核实情况,与工会领导班子商议后,紧急启动应急帮扶机制,特批帮扶资金5000元,单某明得到了及时救治。

互助保障工作有时候也会面临职工的不了解,破口大骂者有之,蛮横无理者有之。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吉海面带笑容地讲解政策,耐心细致解答问题。他总是告诫工作人员,职工发生意外,本身存在困难,办事员要热心、细心,站在职工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工作,让职工少跑腿。

白河县蚕桑公司职工严某明,因患重大疾病花费巨大导致家庭生活困难,张吉海了解情况后,主动入户宣传政策,使严某明在医疗报销之外还在工会享受了二次报销,并根据严某明家的实际情况,申请了一次性救助款1万元。“在职工遭遇困难时,必须要为他们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使职工感受到温暖。”张吉海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互助保障系统未出现一例因代办点工作失误或工作拖延,导致职工不满上访的事件。

“第一时间完成资料报审,第一时间完成审批手续,第一时间把互助金送到职工手中”成为常态化的要求列入规章制度。根据业务要求和工作实际,该县总工会制订了涉及业务管理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20多项,编印了《政策资料汇编》、《职工互助保障工作文件制度选编》,使白河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的各个层面、各项业务,都处于明确、严谨的制度规范之下。

其实,一份年缴纳100多元的救助项目究竟能带来些什么?这大概是很多职工第一次听说互助保障时脑中闪过的念头。

西营镇中心卫生院护士刘某萍与多数人有着同样的想法。她参加互助活动的动机还是为了帮助其他人,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享受互助金。

2015年暑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他家,丈夫李某在放暑假骑车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遇难,全家人处在极度悲痛之中。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因为李某在单位参加了意外事故互助保险,白河县总工会领导赶到她家里,将3万元互助保障金亲自送到她手上。这笔钱大大缓解了刘某萍家的经济窘况,也让她切身体会到“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互助情”的暖暖关怀。

镇坪县委党校“践行初心使命 争当时代先锋”


本报讯(通讯员 彭亚鑫)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不断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凝聚起强大的组织力和战斗力,6月30日,镇坪县委党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来到包联的城关镇联盟村,开展“践行初心使命 争当时代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此次活动中,全体党员干部走进小曙河敬老院,看望慰问了生活在这里的五保老人。随后又走进了曙坪镇“国心之眼”,参观了镇坪县创新实践“两山”理论的成果展示,深刻感悟镇坪县立足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并举行了“践行初心使命 争当时代先锋”现场签名活动。在联盟村党员活动室,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再次重温入党誓词。县委党校负责人以《新时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农村党员》为题,从新时代农村党员思想觉悟要高、法律政策要懂、发展能力要强、带头作用要好四个方面为党员上了一课。党校驻村干部还就《民法典》的学习做了专题辅导讲解。随后,还开展了党员民主评议和优秀党员评选工作,现场对3名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并入户看望慰问了3名困难党员。

平利政协“六个一”庆“七一”


本报讯(通讯员 何娟)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6月30日,平利县政协机关党支部以“庆七一·守初心·战脱贫”为主题,组织开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再学一次讲话精神、再来一次集中宣讲、讲授一次普法党课、分享一次好人事迹、举办一期道德讲堂的“六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党员干部要带着党性、带着思考、带着责任学。并以“总书记来到咱平利”为主题,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滋养初心,扎实工作。同时,围绕《民法典》从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方面进行解读,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

此外,召开“见义勇为身边好人故事分享会”,集体学习平利县城关第二小学老师汪德斌勇救落水儿童的先进事迹。开展以“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让大家聆听道德故事,沐浴道德洗礼,感悟道德力量。

坚定跟党走,过上好日子


通讯员 陈力 王建春

“天上群星捧月亮,地上葵花向太阳。如今赶上好时代,我扯起嗓子放声唱,如今的日子多风光,老门儿的感谢党。老门儿的感谢党,党的恩深似海洋。经济社会大发展,得益改革和开放,国家富裕民也强,百姓受恩光……”近日,一首平利花鼓《老门儿的感谢党》不经意间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

这首花鼓词是文艺工作者走村入户中,百姓你一句我一句哼唱出来的,最终版本经采风人员整理修改。“老门儿的”是平利方言,用于加重语气,意为“真的”“特别”。百姓简洁质朴的语言,诠释了对党的感恩之情。

平利脱贫攻坚的成果显著。老县镇居民汪显平,过去住在山上,干啥都不方便,穷得叮当响,如今搬到社区,住进了三室两厅,十分敞亮,夫妻俩都找到了工作,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在浙江大学上研究生,学费不用愁。汪显平说:“这样的好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无独有偶,陈封学是平利县长安镇双杨村十二组村民,2002年,正值壮年的他因意外失去了左腿。2014年,陈封学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借着脱贫攻坚的东风,潜下心来搞发展。靠着不服输的劲儿,陈封学种植6亩绞股蓝、4亩魔芋,养殖10余头生猪,每年收入3万多元,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他感慨地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重新站了起来,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就像上楼梯,现在有人不停地拉我,自己还要攒劲儿,把日子过得更好、过得更甜。”

“脱贫攻坚打胜仗,基层干部辛苦了……”平利县正阳镇龙洞河村70多岁的张光德一边种菜,一边又清唱起了他自编的花鼓。7年时间里,张光德家里陆续4个亲人离世,生活拮据,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县镇帮扶干部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拿出了精准扶贫方案,暖人的关怀很快让老人有了过好日子的信心。走出困境的张光德,主动申请加入村里的新时代农民宣传队,通过花鼓、山歌等方式感谢党恩,宣传党的好政策。

成绩源自付出,肯定来自实干。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平利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一号民生工程和最大发展机遇,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截至2019年底,全县79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累计减贫20466户58391人,贫困发生率由22.4%降至1.2%。在省对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6次排名全省第一,连续3年被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

岚皋检察院司法救助解民忧


本报讯(通讯员 魏芳)6月30日,岚皋县石门镇老鸦村赵某新、管某兵收到一份特殊礼物,该县检察院专门到石门镇对其进行司法救助,并分别送去了化肥、鸡苗和猪崽。

近日,老鸦村赵某新、管某兵两名贫困户的钱被偷了,人抓到了但钱追不回来了,这两名贫困户生活和产业发展都陷入了困境,请求县检察院给予司法救助。该院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检察官深入当地派出所、镇政府、村委会调查走访。经调查,二人均为贫困户,赵某新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与村委会联合发展200亩猕猴桃产业基地,解决了12个村民的就业问题,已被该村党支部发展为预备党员,因资金被盗,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管某兵是聋哑人,钱被偷后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案件调查清楚后,该县检察院迅速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经调查核实认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决定对二人进行司法救助。

图片新闻


7月1日,雨后天晴的石泉县上空出现彩虹。近年来,石泉县紧紧围绕“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和省级旅游示范县为目标,以“秦巴水乡,石泉十美”为品牌形象,推进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管理,探索和创新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

耿煜傑 摄

汉滨公安“七一”讲党课


本报讯(通讯员  曹青)6月30日,市公安局汉滨分局举行庆祝建党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分局政委为全体党员民警辅警上了一堂内涵丰富的党课,就如何运用好“双七学习机制”贯彻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双品”培验工程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激发广大党员民警辅警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该局通过讲党课,深化“双七学习机制”,全面推进“双品”培验一号党建引领工程,打造特色品牌、强化目标引领、坚持补齐短板创一流,凝聚追赶超越强大力量。并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对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大力实施“雪亮工程”,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压实管党治警政治责任,努力为汉滨创造安全稳定政治社会环境。

金融扶贫路子宽


通讯员 杨艳

牛棚里的几十头牛正低头进食、林下圈养的一群鸡慵懒地享受阳光、莲菜池的荷叶绿意盎然、李子树上挂满果实……近日,走近旬阳县白柳镇白桑园村二组周福涛的家,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派田园风光。

2015年开始,割草、喂牛、清理牛粪、清洗牛栏成了周福涛的固定日程。尽管每天“行程”满满,周福涛却干劲十足。“去年出栏了10余头左右,今年又将出栏10余头,一头牛可以卖1万余元。加上每年卖土鸡、莲菜、西瓜,家里收入越来越高了。”算起经济账,周福涛和妻子一脸喜气,“真是雪中送炭,感谢党的好政策啊!要是没有当初的扶贫贴息贷款,我这日子也不能这么红火。”

现年44岁的周福涛,妻子是甘肃人,孩子刚满10岁。2015年因缺资金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激励下,周福涛本人也燃起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想通过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而缺资金成为制约发展产业的瓶颈。

镇村帮扶干部在了解到周福涛的困难后,帮助他申请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拿着这笔启动资金,他建起牛棚,买了8头小牛,10余只鸡苗,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产业。几年下来,周福涛家的养牛规模越来越大,原先的牛棚已经容纳不下现在的30余头牛了,他又在家门前的地里新建了一座牛棚。

“我们的牛都是以喂草为主,主打纯天然、无公害。”说起自家养的牛,周福涛津津乐道。他和妻子勤快好学,将自家牛棚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响应禁止秸秆焚烧政策,用自家的牛粪去换邻里的秸秆或者牛草,这样一来,既能节省养牛开支,又能保护环境,还能帮助邻里种植纯天然农产品,可谓一举多得。

和周福涛一样,该村的贫困户朱朝刚抓住流量经济优势,利用小额贴息贷款发展电商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朱朝刚利用区位优势,一直在家门口开着小商店来养家糊口,2013年因妻子患病,孩子上学,无暇照看店面,导致商店生意下滑。

2018年,朱朝刚抓住县经贸局组织电商技能培训班的机会,学习电商运营知识,利用扶贫贴息贷款,购买设备、装修店面、丰富商品,将自家的商店和线上的微店结合起来。这样他既有时间照顾妻子,也有时间继续经营自己的小生意。

朱朝刚的微店主打绿色、无公害的旬阳土特产。像土鸡、干豇豆、竹笋都是热销产品。今年,他还开了抖音直播,仅年初一个月收入就达万余元。“下一步,我还将根据市场需求,与邻镇的电商同行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进一步丰富商品品类,更好地服务群众。”朱朝刚充满信心地说道。

近年来,白柳镇政府和旬阳农商银行白柳支行联手,简化贷款手续,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就能申请到资金。截至目前,共计发放499户2331万贴息贷款,帮助群众发展产业,扩大发展规模。一些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特色产业在白柳镇遍地开花结果,成为脱贫攻坚的强有力支撑。

八仙镇搬迁党员有“新家”


本报讯(通讯员 廖博洋)近日,平利县八仙镇首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党支部在八仙社区正式挂牌成立。

八仙社区地处该镇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该安置区共安置来自全镇16个行政村搬迁群众380户1696人,安置区建成后,镇党委政府着手组建八仙社区,在社区建立起党支部,社区60余名党员有了“新家”。

“社区党支部的成立,为我们这些搬迁党员构筑了坚强的后盾,让我们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原住狮坪村十一组的姜观和在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姜观和一家通过易地搬迁住进了崭新宽敞的楼房,而且夫妻两人务工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发挥好支部在脱贫攻坚中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就学、就医等问题,稳定搬迁户收入水平,真正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社区党支部刚刚成立,责任很重大,任务还很艰巨,但我们有信心带领大家把日子越过越好。”社区党支部书记邹陕青说。

汉阳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本报讯(通讯员 邱静)近日,汉阴县汉阳镇坚持高位推动、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全面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该镇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召开群众会、拉横幅、微信群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对各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动员各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领广大群众分小组、分片区深入各重点区域开展实地检查,发现、解决环境卫生问题,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作为,户户共建干净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掀起了整治行动新高潮。